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

收稿日期:2004-02-26作者简介:张庆久(1969-),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工程学院社科部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张庆久(黑龙江工程学院社科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50)摘要: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hule ),简称FH ,此前在我国关于它的研究很多,但由于翻译上的误解,多是把它跟我国的高职、高专放在一起。

实际上,FH 不是专科层次的教育,而是4年制的本科,与我国刚提出不久的应用型本科极为相似,本文在介绍、分析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把它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进行了比较,得出若干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德国;Fachhochshule ;中国;应用型本科;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 64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4)08-0031-03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简介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德文是Fachhochshule ,以下简称FH ,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背景是因为德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社会不仅需要传统大学培养的研究型、发明型人才和各级职业教育培养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同时更需要介于两者之间的高级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

于是在1968年,联邦德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协定,将类似于我国高职的两种学校:工程师学院和中等技术学校,重新组合并充实师资组建FH 。

FH 早就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关于它的研究论文很多,但是由于翻译上的问题,译名没有统一,很多时候都是把FH 跟我国的大专和高等职业教育放在一起谈的。

因为Fachhochshule 这个词是由Fach (专业)和hhochshule(高等学校)两部分组成的,所以有些人在翻译时难免望文生义。

我国各类杂志上出现过的FH 的中文译名有:高等专业学院、专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专、专科高等学校、专科大学、高等专科大学、工业技术大学等。

可见绝大部分是把它当作专科看待的。

实际上,FH 在德国对华的文件中使用的中文名称是“应用科学大学”,德国教育界始终认为FH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大学有同等价值,它是4年制8个学期的本科教育,毕业生授予相当于中国学士的学位。

〔1〕FH 在德国一出现,就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欢迎,仅两年时间就建立130多所,占德全国高校总数的一半。

因为其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倾向,而且能灵活调整以适应变化的就业市场,所以德国工业界在普通大学毕业生和FH 毕业生之间倾向于聘用后者。

1998年,德国三分之二的工程师,近一半的计算机专业和商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自应用科技大学。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培养目标FH 的培养目标的制定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的,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毕业生的岗位和目标。

1968年组建FH 的协定中明确规定:FH 对学生进行一种建立在传统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教育,最后使学生通过国家规定的毕业考试,能够从事独立的职业活动。

它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工程师类职业的实践工作者,从事产品开发、质量检验、核算、设计、生产、装配、维修保养、营销工作等。

其毕业生职业定位为大中型企业技术骨干或小型企业管理者及技术骨干。

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性人才。

”〔2〕这种人才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他们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FH 和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FH 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像综合大学那样广泛,主要侧重于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和应用技术,也2004年第8期总第124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 o.82004serial.N o.124有少量的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专业。

其中有许多新兴的专业和学科,如电子技术、精密仪器、计算机、核技术、能源、生物工程、信息论、控制论、环境保护等。

根据实际生活中职业分工的不同需要,专业划分很细,如食品加工专业就分为肉类加工、蔬菜加工、饮料加工等专业。

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专门化知识淘汰加快,基础知识的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显得更加重要,因此FH出现基础化倾向:窄专业不断并入宽专业,专业口径拓宽后下设许多专业方向。

为加强基础学习避免过早专门化,还通过限制专业设置数对专门化加以限制,使毕业生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好地结合。

FH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长课程,一步一步分化和深入。

基础课程各专业方向开设相同的理论课,如数学、物理等;专业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各有侧重;专长课程在各个专业基础上开设专业加深的专门化课程,主要进行专业深化和拓宽专业面的教学,一般安排在第7、8学期。

一般地说,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占30%,随着前面提到的基础化倾向。

这个比例也在增加;人文、经、管类课程占20%;专业深化方面课程占20%。

还有一些其他大学没开设的侧重应用的课程,如电子印刷技术、红外线摄影技术、电脑设计技术等。

FH的理论教学强调工程应用特色,没有固定教材,教师把理论与实际结合组织教学内容,重点讲工程应用。

在讲授中教学内容跨度大、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

在设置理论课程同时,还设置实验课程,由任课教师和实验室工程师指导,一般两人一组,实验在教学计划中单独列出,都是设计型实验。

(三)培养过程FH学制共4年分8个学期,期间安排2个完整学期的实习。

培养过程相对于课程体系分基础学习阶段、专业学习阶段、专长学习阶段。

2个完整学期的实习是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的,是FH培养模式的精髓。

第一个实习学期安排在专业学习和专长学习之间,即第3学期,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得以拓宽技能和能力,同时对职业有一定了解,获得一定的职业尝试。

这一学期学生主要去工厂,进行本专业基础工种(如机械专业的车、铣、刨、磨,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实习等)和工厂一线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实习,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工程技能,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过程。

实习由企业内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指导,实习结束由企业指导者鉴定,并完成60页的实习报告。

第二个实习学期安排在第7或8学期进行,要求学生到企业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或经营管理者指导完成一定的工程设计任务,教师与指导员联系密切共同协调指导学生完成实习。

有的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一般是解决实践中的真实课题,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确定选题,在相应岗位上进行实验探索,最后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这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相当于完成一种科研项目或课题。

FH的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数的7Π16,接近1Π2。

(四)评价方式FH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考试、鉴定、毕业设计答辩等方式,其特点是重视实践能力评价、有企业人员参与。

在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学习之后,即第3学期,安排一次考试,叫中间考试。

考试形式有口试、笔试(分开卷、闭卷)和完成大作业并答辩等形式。

考试不及格的科目要重修。

教学中学生可以不听课、不完成作业,但实验必须完成,考试必须通过。

因为有两个完整学期的实习,所以实习期间的评价很重要。

因为这期间的评价重点在实践能力,所以主要靠企业指导人员或带班师傅的鉴定和企业出具的证明来进行。

学生只有在全部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完合格之后,才能进入毕业设计,可以在国内外企业做,也可以在校内实验室做,最后通过由教师和指导人员组成的答辩会。

(五)对师生的要求FH对入学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要求都别具一格,因此在这里专门介绍一下。

FH对入学的学生除要求相当于高中的学历水平外,还要求实践经历。

必须有与所申报专业相一致的企业实践经历,时间至少半年以上。

中专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有实践经历可直接报考,其他中学的学生必须自己寻找企业参加生产劳动实习,补上实践经历这一课,并取得带班师傅的鉴定,方可进入FH。

FH对教师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实践能力方面,必须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有至少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除艺术类专业外,必须有博士学位才能取得教授头衔。

一般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二次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才可应聘去FH任教。

学校还要求四年中必须有半年时间到工厂、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中聘任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

三、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借鉴和启示(一)产学结合:企业也是学习地点产学合作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这一点已成共识。

但产学怎么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却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在这方面FH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前面提到,FH有两个学期的实习,是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完成的。

这种与企业的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进行的,而且实习过程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在德国,企业参与工程师后备力量的培养是一种义务。

企业既可以通过接收实习生扩大影响,又可以在实习中物色高水平人才。

1996年德国科学委员会通过“对应用科技大学双轨制改革的建议”的决议,决议中首次承认企业也是应用科技23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 o.82004大学的学习地点,在企业中学习是应用科技大学学习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所谓双轨教学是指教学活动一部分在企业实施,另一部分在学校实施的教学模式。

企业以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入参与教学。

其中企业实习是主要形式,此外还有项目形式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由企业出题目,学生通过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来解决。

还有一种专题讨论形式,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代表共同根据专业内容提出具体问题,学生通常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并且采用口头报告形式在教师和企业代表面前展示解决方案。

企业参与教学还体现在把师傅、技工引入课堂,定期聘用他们来讲课,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

FH 的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共同协调合作完成教学工作。

这些做法都使实践教学得到切实的加强,保证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比较而言,我们产学合作的方式方法、力度都有待提高。

聘请行业、企业第一线的专家来学校参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授课和指导实践环节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只有和企业进行实质性合作,才能使实践教学得到真正实现。

(二)实践教学:完整学期的实习FH 有两个完整学期的实习,相对而言我们现有的个把月的实习就犹如蜻蜓点水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