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改增”后餐饮业税务筹划分析

“营改增”后餐饮业税务筹划分析

现代商贸工业“营改增”后餐饮业税务筹划分析高其蒙(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摘要: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生活服务业,营业税正式成为历史。

餐饮业作为生活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分析餐饮业的“营改增”政策及影响,在新的税收环境下提出税务筹划建议,有利于餐饮企业积极顺应改革趋势,调整业务结构,在新税制下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餐饮业;兑务筹划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 cnki. 1672-3198. 2017. 01. 054“营改增”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自试点开 始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我国财税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减轻企业赋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餐饮业在营业税制下一直按销售全额乘以5%的 税率缴税,且不考虑经营成本,对于进入薄利时代的餐饮业而言,显然税负偏高。

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该行业都实行增值税政策,“营改增”与国际接轨,对餐 饮业总体是利好消息,能够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餐饮 企业只有了解“营改增”政策,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税务,促 进自身发展。

1餐饮业的“营改增”政策根据规定,餐饮服务指通过同时提供饮食和饮食场所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饮食消费服务的业务活动,而兼营外卖服务则属于货物销售,通常适用17%的税 率,应分别核算销售额,否则从高适用税率。

纳税人按销售额大小和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连续12个月累计不含税销售额(含减、免税销售额)达500万元的为一般纳税人,执行6%的 税率并享受进项税额抵扣政策,即应纳增值税=销项 税额一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八1十税率)X税率;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 简易办法计税适用3%的征收率,即应纳增值税=含税 销售额八1 +3%) X3%;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小规模纳税人,也可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营改增”后,餐饮业可抵扣发票一般包含增值税专用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农副产品销售发票以及海关完税凭证四类。

抵扣税率按照原材料的种类分为13%和17%,其中当采购农业生产者个人(农户)销售 的自产农产品时可向国税部门申请领取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在收购过程中由企业自行开具作为抵扣凭证,收 购发票和销售发票可直接按照票面金额乘以13%的税 率计算进项;若购买非自产农产品,则计算方法有所不同,此时进项税额=买价八1十13%)乂13%,且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进行抵扣;如果农产品加工程度较高已不符合规定的初级农产品范围以及采购其他非农产品材料,则适用17%的税率。

2 “营改增”对餐饮业的影响2.1有利于降低行业整体税负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税负明显降低。

税改后,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餐饮企业税率降为3%,同时计税 基础为不含税销售额较营业全额有所下降,二者结合直接导致税额减少。

例如,餐馆A月营业额为10万 元,“营改增”前应缴纳营业税为10X5%=0. 5万元;“营改增”后,应缴纳的增值税为10/(1 +3%)X3% = 0.29万元,减税幅度高达42%。

另外,对未达原免征营业税起征点的企业继续免征增值税,但起征点计算有所变化,由按营业额计算的3万元变为按不含税销售收入计算的3万元,实际上提高了 0.09万元。

我国 餐饮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较高,因此 “营改增”对于餐饮业而言实在是众望所归。

而对于一般纳税人,税率由5%上升为6%,看似税负增加实 则 不 然 。

增 值 税 实 行 进 项 税 额 抵 扣 制 度 ,纳税人可以通过取得可抵扣发票降低税额。

例如餐馆B月营业额为80万元,采购农产品等原材料10万元、非农产品原材料5万元,且都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考虑其他因素。

“营改增”之前应缴纳营业税为4 万元,而税改后应缴纳的增值税为80/(1+6%)X6%一10/(1+13%) X 13% —5/(1+17%) X 17% =2. 65 万元,税负降低33. 75%。

2.2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政策全面实施后,首先增加了发票管理的难度。

营业税的开票要求并不高,通常只需开具一张服务业发票即可;而增值税要求企业不仅在取得收入时开具专用发票,发生的购货成本也要凭票抵扣。

这就需要企业在发票管理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一方面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合理规范本单位发票的开具流程,加强 对发票的审核和管控;另一方面养成在采购过程中索作者简介:高其蒙(992 —),女,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第1期113 ►财经管理要发票的意识,及时取得可抵扣发票并加强登记管理以免遗失或毁损,同时锻炼辨别发票真伪的能力降低不可抵扣风险。

其次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增值税下,餐饮企业的会计科目及财务报表均需调整,会计科目中增设“应缴税费一应缴增值税”用于反映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另 外,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的计算需从“含税销售额”调整为“不含税销售额”。

会计核算及财务报表变得更为复杂,也就要求企业更注重人才的管理和培训,使财 务人员充分认识政策的内在要求,掌握增值税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处理原则、核算流程,建立健全账簿管理,同时结合行业特点改善现有财务制度,确保真正抓住“营改增”政策的机会。

3 “营改增”后餐饮业的税务筹划方向3.1培养税务筹划意识为了更好的开展税务筹划工作,企业需要先树立税务筹划意识并将其融入到财务管理及经营决策中,毕竟意识是行为的先导。

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对“营改 增”的相关政策进行全面宣传和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知识普及;同时让全体员工认识到,“营改增”不仅与财务部门相关,而且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协调。

而作为企业领导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依法纳税、合法筹划的意识,而且要积极关注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从组织、人员和经费上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提供支持。

3.2优化进货渠道“营改增”之前,餐饮业进货渠道繁杂,多为无法提供正规发票的个体工商户和农户。

税改后,企业需要对经营不正规、不能提供所需发票的供应商进行剥离,这对提高餐饮行业原材料质量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减少向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他 们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即使申请由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也只能按3%的税率进行抵扣;二是合理选择初级农产品供应商。

购买自产农产品与非自产农产品计算进项税额的方法不同,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税额差异;同时加工程度较高的农产品适用17%的税率增大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因此在采购时不能仅以价格为依据还应考虑抵扣税率的影响。

例如餐馆C具备 一定的原材料加工能力,既可以购买20万元的农产品并花6.5万元自行加工,也可以直接购买28万元的成品。

虽然前者看似节约1.5万元,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1 +13%)X13%=2. 3万元,比购买成品28/ (1 +17%)X17%=4. 07万元少抵扣1. 77万元,总体 多交0. 27万元。

3.3区分经营项目随着“互联网十”与餐饮业的结合,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专门的网络平台提供外卖服务。

由于销售食品与餐饮服务适用不同的税率,如果不分开核算则按高税率计税,因此餐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完善内部制度,明确区分不同的经营项目,以免牵连堂食部分也按17%纳税。

例如,餐馆D同时提供店内点餐与外卖打包服务,当月店内消费收入80万元,外卖销售额为50万元,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万元。

如果未能分别核算,则统一按销售货物适用17%的税率,应纳增 值税为130八1十17%)乂17%—6二12.89万元;当分 别核算时,应纳的增值税为80/(1十6%) X6%+50八1 +17%)X17%—6 =5.79万元;而税改之前应缴纳的营业税为6.5万元。

可见,企业如果存在兼营行为而未区分经营项目的,可能比税改之前缴纳的税款更多,加重企业税负。

3.4转变业务模式一些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采购过程中取得正规的发票,从而限制了进项税额的抵扣。

为解决这类问题,企业可以将采购部门剥离出去,单独成立为一个采购企业,并登记注册为合伙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税 法规定这类企业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也可以核定征收。

由采购企业采购原材料销售给餐饮企业,并开具农副产品销售发票,餐饮企业取得发票便可申请抵扣。

为减少税负,采购企业需控制销售额,保持为小规模纳税人,这样便可按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餐饮企业也可以按13%的税率申请抵扣进行税额,企业整体税负降低。

此外,企业也可将部分非核心业务例如水电安装维修、卫生保洁等外包,不仅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聘请员工的数量,降低企业成本。

3.5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我国税制中有较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企业需合理利用。

根据规定,餐饮企业在新增岗位中,当年新 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与其 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 年内按实招人数予以定额扣减增值税、城建税和企业所得税。

因此,企业可以考虑在不影响经营业绩的情况下聘用退役士兵和下岗失业人员。

其次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安置一些残疾人在厨师和后勤岗位,而无论“营改增”之前还是之后,针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税法均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企业可以在充分了解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安排部分此类人员就业。

参考文献[1]曹志鹏,唐春花.餐饮业“营改增”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会计之友,2016,(14) :113-115.[]李延明,刘洋瑞.“营改增”对餐饮行业是利好还是利空一基于乡村基中国有限公司的分析[].会计之友,2015 ,21):98-101.114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第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