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摘要:生态型工业园区是依据工业生态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产业链设计理论以及清洁生产理论等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本文以生态工业园区的相关规划和建设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成功的包头市生态铝业园区总体规划实例分析,说明生态工业园区式的规划建设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有引导作用。
abstract: eco-industrial park is a new kind of industrial park which work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ecology theory, circular economy theory, 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 design theory and clearer production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ory of eco-industrial park as foundation, combines study of the successful case of baotou aluminium eco-industrial park,finally explains the mode of eco-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important directive function to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key words: eco-industrial;park;planning;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81-030 引言生态型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eip)是在工业生态学的基础上,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要求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规划建设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它通过能量物质流动传递的方式将各类工厂企业联系起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生态流线,将一家工厂企业的产品或废弃物转化为另一家工厂企业的能量或原料,最终达到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废物的零排放等目标。
本文就生态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进行概述,并结合包头市生态铝业园区分析生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1 规划生态学在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中,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是其建设的依据,而规划生态学则是其生态范畴内的规划指导和规范。
规划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和动态原则、生态位原则(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位置极其机能的关系)、限制因子原则、生态演替原则、生态平衡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
2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的主要形式,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生态学原理,在规划设计的原则指导下,按照规划步骤进行工业园区及其体系的规划设计。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循环性、链接性、多样性、高效性、地域性和进化性,而它的规划设计步骤则是调研、组建专家组、分析和明确指导思想、确定总体目标、分步骤建立任务(包括园区产业定位、企业选择或现有企业改造、生态链设计、园区集成系统方案、重点项目规划和分期实施等)、明确管理制度以及效益评估和监督等步骤组成。
3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目的旨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绿色循环设计、清洁防污生产、高效利用物质能源,并努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
在生态原理和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生态工业园区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原料和废料处理成本、共享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增强自身知名度和竞争力;使社区享受更清洁、高质量的环境,结束工业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负相关情况;帮助政府增加税收、降低市政设施的总需求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区域污染,使资源能量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最终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更新。
4 实证研究——包头铝业园区的规划建设4.1 园区基本情况内蒙古包头铝业产业园区(如图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的东河区东南部,地处“呼包鄂金三角”核心区,北至丹拉高速公路,南至黄河二道坝,西起河北村以东,东至南绕城公路,总用地2843公顷。
2003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创建,包头铝业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成为环保部确定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
4.2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4.2.1 园区产业发展现状铝业园区改变了粗犷的生产和原材料出售方式,以“铝电联营”为核心,通过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铝深加工项目,达到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规模的效果。
园区已引进了一批港台等地区的化成箔、铝轮毂等铝深加工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实现。
4.2.2 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2.2.1 产业结构简单园区产业类型简单,规模较小,集聚效应不强,易受市场、价格和供需等因素的影响。
故而园区应延伸产业链、加强企业转型升级、培育高科技产业,并使各类中小企业多元发展,形成动态的产业链形式,以增强园区抵抗风险的能力。
4.2.2.2 建设资金不足园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园区部分用地尚处于未被征收的情况,而这些用地已将部分建成地分割开来,导致用地联系不紧密以及影响企业用地建成规模等情况。
而随着征地费用的逐年上升,资金不足导致此类问题悬而未决;②修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逐年开展,但仍有部分地区未实施七通一平;③一些公共服务性建筑及设施也尚未实施建设;④对于驻园企业的优惠和鼓励性支出也非常有限。
4.2.2.3 缺少公共服务设施园区也是独立的生活社区,工作生活于园区之中的工人也需要一定的休闲娱乐场所,加之园区距市中心较远,故而园区内部应增设相应的文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只有园区内部环境质量升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的园区的建设中去。
4.2.2.4 缺乏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是指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并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顺利成长。
企业孵化器对于园区企业的成长、员工的培养和人才的募集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园区与本地高校的合作联系,为园区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
4.2.2.5 铁路阻碍南北用地联系京包铁路横贯东西,阻碍南北联系,且南北路只有四个涵洞,宽度高度均不能满足货车通行,无法满足货运要求必然会阻断生态工业园区的南北联系,进而影响工业生产链的连续性。
所以,提高铁路用地的通行能力,建立桥涵、隧道或者迁移铁路,使南北用地加强联系也是很关键的。
4.2.2.6 环境质量有待提升园区白银湖一带的整体环境较差,亟待开发和治理,以提高园区的整体环境和本地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4.3 园区的规划针对以上问题,包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包头生态工业(铝业)园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园区本地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制定了以下园区规划(如图2)。
4.3.1 园区定位规划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基于铝电联营,建设以铝业为主的高科技、高产值、低污染,以发展电力、铝深加工及环保建材等相关产业为重点产业选择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
根据园区的产业链图(如图3),园区将形成五类功能的空间布局:铝业工业区、建材工业区、综合工业区、管理及技术服务区及生活服务区。
4.3.2 设计目标园区设计旨在建设铝电联营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化辐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并创造良好的景观,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4.3.3 规划结构规划结构是整个园区用地的骨骼框架,它直接决定了园区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
园区的空间结构可以归纳为“一核、一心、一轴、三带、五区”。
“一核”为管理服务区,是园区的行政管理中心;“一心”是指生态绿化公园,它是园区绿化建设的“心脏”;“一轴”是园区主要交通干道,也是园区的主要景观轴;“三带”为沿着三条对外交通轴线设计的绿化隔离景观带;“五区”是园区的五个功能区,分别为建材工业区、铝业工业区、综合工业区、管理及技术服务区及生活区。
4.3.4 用地布局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包括产业用地、管理及技术服务用地和生活区用地,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及技术服务用地不仅用于园区的办公、金融活动及信息管理,还可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部门的入驻。
4.3.5 综合交通规划根据园区的结构形态、工业性质和交通设施水平,规划的交通发展模式以自行车和通勤车为主,并适当发展出租车和公交车。
园区内主干道红线宽度分别为40米和30米,40米道路为“三块板”形式,其他30米道路为“一块板”形式。
次干道红线宽度22米,采用“一块板”形式。
支路红线宽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15-20米之间。
4.3.6 绿地系统规划(如图4)园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包括生态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
其中,生态绿地主要布置在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周围,并禁止在其中进行城市建设,它以保留现有植被为主,确保园区整体的绿化生态环境;公共绿地包括园区内的中央公园、绿化广场及街区绿地等;防护绿地包括重工业用地和周围其他用地之间的绿化隔离带、沿高压走廊形成的防护绿地和铁路两侧各50米宽的防护绿带。
园区对绿化景观的重视、对交通用地的详细规划。
不仅将解决园区存在的用地联系及环境问题,其多元的用地设置,也为各类企业的入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合理的规划不仅提高了园区的形象,更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以规划生态学、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能有效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未来工业园主要的发展方向,并带来更多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1]乔琪.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胡俊芳.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吴松毅.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朱长辉.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