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分类
Lennox-Gastaut 综合征 Landau- Kleffner综合征(LKS) 早期肌阵挛性脑病 大田原(Ohtahara)综合征 West综合征 Dravet综合征 非进行性脑病中的肌阵挛持续状态* 慢波睡眠中持续棘慢波的癫痫(不含LKS)
2.3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痫见具体的疾病
3.0反射性癫痫 – 特发性光敏性枕叶癫痫 – 其他视觉敏感性癫痫 – 原发性阅读性癫痫 – 惊吓性癫痫
全面性发作(续)
7.痉挛(强直痉挛) 8.肌阵挛 9.眼睑肌阵挛 a.不伴失神 b.伴失神 10.肌阵挛失张力 11.负性肌阵挛 12.失张力 13.全面性癫痫综合征中的反射性发作
1.强直阵挛发作
包括强直及阵挛两个部分,除典型的强直—阵挛 发作外还包括一些变异型,即开始时先出现阵挛或 开始时为肌阵挛,以后发展为强直—阵挛发作
偏侧抽搐偏瘫综合征(HH综合征) 婴儿游走性部分性发作*
2.1特发性全面性癫痫
– 青少年失神癫痫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 仅有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的癫痫 – 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 – 肌阵挛失神癫痫 – 肌阵挛站立不能发作的癫痫 –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癫痫发作 – 儿童失神癫痫
• 2.2癫痫性脑病
– 病因
– 预后
1981年ILAE制定癫痫的临床和脑电 图的分类。
1.根据临床发作形式、发作时脑电图及发作间脑电 图进行分类。 2.摒弃了大发作及小发作两个词义不明的名词。
1.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 2.全身性发作:全面性 强直—阵挛性发作
强直性发作
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有力的肌肉收缩,整个收缩 过程大约为0.2秒。 “电击状”快速的收缩。
9.眼睑肌阵挛
以眼睑频频地肌阵挛发作为特点,眼睑4~6次/秒 抽动,常伴有眼球上视及头后仰,可伴有或不伴有 失神发作。
10.肌阵挛失张力发作
表现为肌阵挛发作,多为轴性发作,点头,两臂 上举。肌阵挛发作后发生失张力发作,出现屈膝、 屈髋、摔倒,由于肌肉失去张力不能维持站立的姿 势而跌倒。
•
1.2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局灶性癫痫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夜间额叶癫痫
家族性颞叶癫痫
不同部位的家族性局灶性癫痫
1.3症状性(或可能为症状性)局灶性癫痫
– 边缘叶癫痫 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痫 根据特定病因确定的内侧颞叶癫痫 根据部位和病因确定的其他类型 – 新皮层癫痫 Rasmussen综合征 表现为根据部位和病因确定的其他的类型
1. 2. 3. 4. 5. 6. 简单性失神,10%左右。 失神伴轻微阵挛,半数左右。 失神伴失张力,20%左右,很少跌倒。 失神伴自动症,60%左右。 失神伴强直,眼球上翻,头后仰。 失神伴植物神经症状。
4.非典型失神发作
表现与典型失神发作类似,但开始及恢复正常的 速度较慢,凝视为主要表现,EEG比典型失神发作 的3Hz棘慢波要慢。
2.阵挛性发作
表现为肢体、躯干或面部肌肉有节律性抽动,有 时有强直成分或无强直成分。
3.典型失神发作
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但不摔倒,两眼凝视前方, 持续数秒钟后意识恢复,对刚才的发作不能回忆, 做过度换气时往往可以诱发发作,脑电图为全导对 称、同步3HZ棘慢波。 又可分为6个亚型。
典型失神的6个亚型
特发性(起病与年龄有关) – 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 – 具有枕叶爆发的儿童癫痫 – 原发性阅读性癫痫
症状性 – 慢性进行性部分性癫痫状态 – 以特殊状态诱发发作为特征的综合征 – 颞叶癫痫 – 额叶癫痫 – 顶叶癫痫 – 枕叶癫痫 隐源性
2.全面性癫痫综合征
特发性(起病与年龄有关) –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 良性新生儿惊厥 – 良性婴儿肌阵挛性癫痫 – 儿童失神癫痫 – 青少年失神癫痫 –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 – 具有大发作的癫痫
阵挛性发作 失神发作与不典型失神发作 肌阵挛性发作 失 张力性发作
3.不能分类的发作
I、部分性发作
最初的临床-EEG改变表明发作从局部开始 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再分为 – 单纯部分性发作(累及一侧半球,无意识障 碍) – 复杂部分性发作(累及双侧半球,有意识障 碍变而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正确反应
部分性发作分为三个基本型
单纯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 – 开始就出现意识丧失 – 单纯部分性发作继之以意识障碍 部分性发作发展至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 – 单纯部分性发作发展为GTC – 复杂部分性发作发展为GTC(包括以单纯部分 性发作开始者)
脑电图
发作期:始于对侧相应皮层代表区的限局性发放 发作间期:限局性对侧发放
3.不能确定为限局性或全身性的 癫痫及综合征
兼有全身性和限局性发作 – 新生儿发作 – 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 – 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的癫痫 – 获得性癫痫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 – 其他不能确定的癫痫 未能确定为全身性或限局性发作 – 阵挛发作,如很多睡眠的GTCS
发作时无原因地出现笑容,有时会发出笑声, 持续30秒钟左右,常合并其他类型发作。 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痴笑可一日发作数次。
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和名词委员会推荐 1989
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类
全身性:
特发性 隐源性 症状性
部分性:
特发性 隐源性 症状性
1.与部位相关(部分性)的癫痫及综合征
11.负性肌阵挛
表现为肌肉快速的松弛,上肢突然下垂,手中物 品落地,发作期同步肌电图显示,在棘慢波之后 15~50ms出现短暂的肌电活动消失,持续 50~400ms。
12.失张力发作
发作时肌肉张力不能维持,如在站立或坐位时发 作则可引起摔倒。往往是缓缓摔倒。
癫痫发作类型和 反射性癫痫的诱发刺激
Engel, 2001
癫痫发作类型(ILAE,2001年)
一.自限性发作 1.全面性发作 2.局灶性发作 二.持续性发作 1.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 2.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
全面性发作
1.强直阵挛发作(包括开始于阵挛期或肌阵挛期的变异型) 2.阵挛性发作 3.典型失神发作 4.非典型失神发作 5.肌阵挛性失神发作 6.强直发作 (未完)
4.0有癫痫发作但不需诊断为癫痫的情况 – – – – – – – – 良性新生儿惊厥 高热惊厥 反射性发作 酒精戒断性发作 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诱发的发作 外伤后即刻或早发性发作 单次发作或单次簇性发作 极少反复的发作(Oligoepilepsy)
2001年以Engel为首的工作组在2004年国际癫痫 学术会议上提出新的分类建议,打破了1981, 1989 ILAE分类的体系
1.将癫痫发作类型分为:自限性发作;持续性发 作;反射性发作的刺激因素,三大类 首次将持续状态及反射性发作做为一个独立的发 作类型 2.取消了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二 分法 3.将部分性(partial)发作改为局灶性(focal) 发作
4.认为Convulsion一词没有特异性,常常使用不 当。用Seizure代替Convulsion(在中文表达有困 难,所以febrile seizure仍译为热性惊厥) 5.提出一些新概念如边缘叶发作和新皮层癫痫 6.提出一些新发作类型如眼睑阵挛、负性肌阵挛, 持续性先兆 7.提出一些新的综合征如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 加症,病灶多变的家族性局灶性癫痫,婴儿游走性 部分性发作等。
11.负性肌阵挛
表现为肌肉快速的松弛,上肢突然下垂,手中物 品落地,发作期同步肌电图显示,在棘慢波之后 15~50ms出现短暂的肌电活动消失,持续 50~400ms。
9.眼睑肌阵挛
以眼睑频频地肌阵挛发作为特点,眼睑4~6次/秒 抽动,常伴有眼球上视及头后仰,可伴有或不伴有 失神发作。
3.痴笑发作
1.将癫痫发作类型分为:自限性发作;持续性发 作;反射性发作的刺激因素,三大类 首次将持续状态及反射性发作做为一个独立的发 作类型 2.取消了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二 分法 3.将部分性(partial)发作改为局灶性(focal) 发作
4.认为Convulsion一词没有特异性,常常使用不 当。用Seizure代替Convulsion(在中文表达有困 难,所以febrile seizure仍译为热性惊厥) 5.提出一些新概念如边缘叶发作和新皮层癫痫 6.提出一些新发作类型如眼睑阵挛、负性肌阵挛, 持续性先兆 7.提出一些新的综合征如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 加症,病灶多变的家族性局灶性癫痫,婴儿游走性 部分性发作等。
– 觉醒时具有大发作的癫痫 – 其他全身性特发性癫痫 – 以特殊状态诱发发作的癫痫 隐源性或症状性 – West综合征 – Lennox-Gastaut综合征 – 肌阵挛站立不能性癫痫 – 肌阵挛失神性癫痫
症状性 – 非特殊性病因 – 早期肌阵挛性脑病 – 早期婴儿伴有爆发抑制脑电图的癫痫性脑病 – 其他症状性全身性癫痫 特殊综合征 – 合并于其他疾病的癫痫发作,包括有发作及以发 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癫痫发作类型(ILAE,2001年)
一.自限性发作 1.全面性发作 2.局灶性发作 二.持续性发作 1.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 2.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
7.痉挛(spasms)
这种发作最常见于婴儿痉挛(West综合征),其 肌肉收缩的整个过程大约1-3秒,其速度比肌阵挛 发作(0.2秒)要慢,比强直发作(5-20秒)要快。 又称此等发作为强直性痉挛(tonic spasm)。常 表现为成簇的发作,其他婴儿的的临床变化表明发作开始即侵犯两半球 意识可以有障碍并可以是首发症状 运动症状是双侧性的 发作时的脑电图时双侧性的,反映神经元发放遍及 两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