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作业1——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与偶犯的是()参考答案:AA: 周公B: 子产C: 荀子D: 杜预2. 将“兼爱”用在政体和行政上,就是墨家所说的()参考答案:BA: 尚贤B: 尚同C: 非攻D: 非乐3. 反对身份等级严格界限,或反对身份尊卑不同而同罪异罚的是()参考答案:AA: 墨子B: 贾谊C: 刘颂D: 杨坚4. 刘颂重新解释了“看人设教”“随时之宜”等观念,将其定义为()参考答案:AA: 立法原则B: 司法原则C: 执法原则D: 审判原则5. 儒家思想真正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独尊地位是()参考答案:DA: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B: 魏晋玄学退出历史舞台后C: 唐朝D: 朱熹将儒家经典哲理化,使其成为完整体系后6. 黄宗羲认为立法的最高原则是()参考答案:DA: 天理B: 三纲C: 平等D: 天下为主,君为客7.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BA: 黄宗羲、王夫之B: 龚自珍魏源C: 刘坤一、张之洞D: 康有为、谭嗣同8. “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参考答案:A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9. 西周时“终”与“非终”是指()参考答案:CA: 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B: 故意与过失C: 惯犯与偶犯D: 既遂与未遂10. 下列说法是《老子》提出的()参考答案:BA: “以天为法”B: “大道废,有仁义”C: “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于物者,终于无为”D: “越名教而任自然”11. 提出“变法乃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CA: 商鞅B: 王安石C: 梁启超D: 谭嗣同12. 经张斐确认,《刑名》置于律首的体例再未改变,这种体例始于()参考答案:CA: 《法经》B: 《九章律》C: 曹魏《新律》D: 《泰始律》13.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参考答案:BA: 程颐B: 朱熹C: 张载D: 王阳明14. 第一个提出立法应该“以天下为主”,保证人民在政治上和官吏平等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D A: 墨子B: 商鞅C: 耶律楚材D: 黄宗羲15. “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是()参考答案:BA: 谭嗣同B: 章太炎C: 邹容D: 孙中山——名词解释——16. 权能分治说17. 学校议政18. 以德配天19. “三不足”理论——简答题——20. 简评《淮南子》的进步意义.21.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特点。
22. 简述沈家本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述题——23. 试论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作业2——单项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礼和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是()参考答案:CA: 管仲B: 子产C: 荀子D: 韩非2. 下列主张是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参考答案:CA: “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B: “庆赏刑罚必以信”C: “君道无为”D: “言事者必究于法”3. 试图将儒家礼治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并力求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人是()参考答案:CA: 荀子B: 陆贾C: 贾谊D: 董仲舒4. 第一个明确阐述儒家、法、道三家学说混杂使用,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是()参考答案:CA: 陆贾B: 刘颂C: 白居易D: 王阳明5. 金世宗为控制外戚势力发展,在法律上主张()参考答案:BA: 严于治吏B: 严于议亲C: 严于议贤D: 严于议宾6. 洪秀全认为造成“农工作苦,岁受其殃”等社会弊端的根源是()参考答案:CA: 受异族统治B: 封建社会固有矛盾C: “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D: 外国侵略者的入侵7. 沈家本确立的修律的原则是()参考答案:C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趋时更新C: 参考古今,博稽中外D: 统一、平等8. “有法以法行,无法以类举”思想的提出者是()参考答案:BA: 邓析B: 荀子C: 杜预D: 沈家本9. 将法、术、势结合起来,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是()参考答案:CA: 李悝B: 申不害C: 韩非D: 李斯10.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的论断出自()参考答案:CA: 《论语》B: 《新书》C: 《春秋繁露》D: 《论衡》11. 礼法结合达到十分完备程度,标志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接近完成的法典是()参考答案:DA: 《北齐律》B: 《开皇律》C: 《贞观律》D: 《永徽律疏》12. 范仲淹“庆历新政”改革官制的措施包括()A: 严明赏罚B: 众建贤才C: 设“明法科”培养司法官吏D: 官吏升黜实行“磨勘制”参考答案:A13. 洪仁旰认为治国的首要措施是()A: 选人才B: 兴民权C: 重教化D: 立法制参考答案:D14. 中华法系的瓦解开始于()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 戊戌变法前夕C: 清末“礼法之争”D: “五权宪法”提出以后参考答案:C15. “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是()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参考答案:A——名词解释——16. “理直刑正”17. “理大罪,赦小过”18. 董仲舒19. “太平之世不立刑”——简答题——20. 简述“礼治”思想的发展过程。
21. 简述韩愈“性三品”学说。
22. 简述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法律思想——论述题——23. 论述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作业3——单项选择题——1.管仲的治国总方针是()参考答案:CA: “赏足以劝善”B: “令顺民心,与民分货”C: “作内政而寄军令”D: “已威治民”2.我国最早的自然法思想的提出者是()参考答案:BA: 墨子B: 老子C: 庄子D: 王弼3.法家提出以权术加强“法治”的方法,主要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参考答案:A A: “君人南面”之术B: “无为”之术C: “循名责实”之术D: “潜御群臣”之术4.韩愈《道统论》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贯提倡的()参考答案:CA: 为国以礼B: 为政在人C: 仁义道德D: 君尊臣卑5.王安石认为天下能否富强安定关键在于()参考答案:BA: 君主能否守法B: 能否有法度和法度是否合理C: 是否有“贤才”来执法D: 能否作到“刑平而公6.对幕僚专擅司法权这一腐朽现象予以深刻揭露的是()参考答案:BA: 王夫之B: 龚自珍C: 林则徐D: 魏源7.谭嗣同对“变法”的主张是()参考答案:DA: 法与理“相须为用”B: 变法是复兴国家的最好途径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 改定修律,“尽学西法”8.为法家“一断于法”思想创造前提条件的是()参考答案:DA: 周公的“中罚”思想B: 管子“以法理政”思想C: 荀子严格执法思想D: 子产铸刑鼎9.先秦法家诸子中,也主张“无为而治”的是()参考答案:DA: 齐国法家B: 商鞅C: 韩非D: 慎到10.董仲舒提出“更化”论,“更化”的途径是()参考答案:BA: “一统乎天子”B: “五常之道”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原心论罪”11.隋文帝的立法思想是()参考答案:BA: 深督轻罪B: 以轻代重C: 约法省禁D: 安人宁国12.“熙宁新法”中不包括()参考答案:DA: 保甲法B: 方田均税法C: 市易法D: 一条鞭法13.在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中,开始接触到外国资产阶级法律意识并意识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优于封建君主制度的是()参考答案:CA: 林则徐B: 王夫之C: 魏源D: 谭嗣同14.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是()参考答案:CA: 曾国藩B: 李鸿章C: 张之洞D: 左宗棠15.孙中山认为“五权宪法”的核心是()参考答案:CA: 五权分立B: 民有、民享、民治C: 直接民权D: 宪法之治——名词解释——16.原心论罪17.“以礼自治,以礼治人”18. 张杜律——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参考答案:BA: 唐虞B: 夏C: 商D: 西周2.荀子所说的“法教”是()参考答案:BA: 法的基本原则B: 法的具体规定C: 法的术语、概念D: 案例类推3.先秦思想家中有了初步的君主集权和专制主义法律概念,成为后来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前奏的是()参考答案:DA: 管仲“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法令”B: 孔丘“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 荀子“君子者法之源也”D: 墨子“古者圣王为五刑……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上同其上也”4.标志汉初黄老思想达到顶峰的著作是()参考答案:BA: 《新语》B: 《淮南子》C: 《新书》D: 《春秋繁露》5.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学术是()参考答案:BA: 经学B: 理学C: 心学D: 显学6.我国古代唯物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参考答案:DA: 王充B: 王安石C: 王守仁D: 王夫之7.曾国藩讲“一秉于礼”主张()参考答案:CA: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B: 存天理,灭人欲C: 以礼自治,以礼治人D: 太平之世不立刑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用罪刑法定原则的刑律是()参考答案:BA: 《大清律例》B: 《大清现行刑律》C: 《大清新律例》D: 《大清刑律草案》9.周公为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的学说是()参考答案:CA: “惟命不于常”B: 大命文王”C: 以德陪天”D: “永吉配命,自求多福”10.战国中后期,.与儒家并列为“显学”的著名学派的创始人是()参考答案:CA: 申不害B: 李耳C: 墨翟D: 杨朱11.对传统的秋冬行刑制度持反对意见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BA: 韩愈、黄宗羲B: 柳宗元、王夫之C: 刘颂、龚自珍D: 洪仁旰、谭嗣同12.杜预认为立法的一条根本途径是()参考答案:CA: “应经合义”B: 区分律令C: “简直”D: “三纲”13.上承孔孟,博引杨朱,在理学立场上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进行总结和发挥的是()参考答案:BA: 陈亮B: 丘睿C: 黄宗羲D: 龚自珍14.不属于金世宗破格选用人才的措施的是()参考答案:BA: 取一技之长,不待全才B: 不循资资历,多用年轻人C: 改革官吏终身制,劝说年老官吏退休D: 用人“试之以事”15.张之洞认为法律的作用是()参考答案:DA: 万民兴利除害B: 补充“礼”的不足C: 一同天下之义D: 强制人民服从统治——名词解释——16.“存留养亲”17. 谋反18.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18.道统论——简答题——19.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法律思想。
20.简述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法律思想。
21.简述龚自珍对司法制度的批判。
——论述题——23. 试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