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遗址古墓葬判断题1.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遗址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和大遗址保护片区规划。
150 处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完成率达到 100%。
B.错2.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重大保护示范项目、建设大遗址保护示范园区为着力点,构建“六片、四线、一圈”为重点、150 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
A.对3. 土遗址勘察是为评估土遗址价值及稳定性,查明遗存现状、制作工艺、材料特性、赋存环境、场地工程地质性质、病害类型、成因及不良地质现象等而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活动。
B.错4. 土遗址的现状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土遗址现状测绘和对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遗址本体病害进行记录、制图、建档等工作。
B.错5.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现状勘察文件中现状照片应满足以下条件:-现状照片必须真实、准确、清晰,依序编排。
-重点反映工程对象的整体风貌、时代特征、病害、损伤现象及程度等内容。
-反映环境、整体和残损病害部位的关系。
-与现状实测图、文字说明顺序相符。
A.对6.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历史沿革,主要反映现存石窟、石刻以及附属物的始建年代、使用功能的演变等方面的情况。
B.错7. 一般石质文物的无机保护材料和岩石本身的内部结构规则的晶体结构,可以使用 X 射线衍射分析对它们进行分析。
A.对8. 土体干密度较低时,冻融循环可以增强土体强度。
A.对9. 土遗址本体的勘察成果最终形成勘察报告,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遗址体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
B.错10. 由于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温度对岩石的机械破坏机理,主要表现在白天阳光照射下,岩石表面吸热升温,而岩体里层仍处于较低温度,相对的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差应力,引起的各种裂缝。
B.错11. 水的结晶作用是水对岩石机械性破坏的一种,其主要指结晶盐对岩石的破坏。
B.错12. 溶蚀作用是矿物在水中被分离成离子的过程。
大理石、石灰石主要含有碳酸钙,纯水即可对其造成溶蚀作用。
B.错13. 土遗址病害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因素构成。
A.对14. 风力掏蚀作用在土遗址时,常使土遗址形成中间细上下粗的哑铃型。
B.错15. 裂隙型冲沟是冲沟的一种,其对土遗址的损害一般发生在土遗址的顶部和立面。
B.错16. 在进行土遗址加固的过程中,水玻璃与土之间除了生成沉淀填塞外,还有水玻璃在黏土颗粒间的化学胶结作用,这些作用都能ᨀ高土体强度。
A.对17. 石质文物的页片状风化与水、盐的结晶力破坏以及岩石的膨胀应力破坏有关,主要发生在日照强烈但通风不好的部位。
B.错18.现代有机高分子材料运用于文物保护中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包括较好的粘结性、防水性抗酸碱性以及与文物本体极强的相容性.B.错19. 石质文物保护的基本步骤为表面清洗、表面封护、加固。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B.错20. 石质文物的脱盐处理是指利用电离的方法将石材中的水溶性盐脱出的处理。
B.错21. 石质文物加固后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包括孔隙指数、透气性、孔隙直径与体积的分布规律、固结强度、耐腐蚀强度(抗风沙侵蚀能力)。
B.错22. 对石质文物孔隙率的测试可采用浮力法测定,但选用试样必须为规则形状。
B.错23. 对结固强度的测试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风化引张抗拉强度指数。
A.对24. 表面吸水率又称毛细吸水率。
主要将试样表面接触水面,记录吸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画出曲线。
A.对25. 饱和吸水率又称最大吸水率,是指干燥条件下试样的吸水量与试样干重之比。
B.错26. 用老化试验机进行耐老化性能测试,是检测石质文物保护效果的方法,其模拟的条件包括紫外线、温度、湿度、污染情况。
B.错27. 实验室进行抗冻融试验,温度控制在-17~28℃,一个循环2~4h,融化时间少于整个时间的 1/4,50 个循环后测量重量损失率。
B.错28. 对石质文物耐酸性的实验室测试,可在模拟石质文物所在地空气的器皿中通入二氧化硫(2)气体,形成人工酸雨(雾),隔一定时间观察外表及称重。
B.错29. 对石质文物崩解性测试,无需对所有石质文物进行,只在确定石质具有崩解或膨胀性能时才做。
A.对30. 现场试验与实验室检测项目有所不同。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一般应选择最重要的项目进行监测,并尽量在现场完成试验。
主要有:材料渗透的深度、憎水性、透水性、老化试验等。
B.错31. 对石质文物进行现场试验时,为保证试验的科学性,现场测试的区域与实验室取样检测的区域处于同一区域。
B.错32. 通过使用回弹仪(国外称施密特回弹锤),测试石质文物结固强度,适用于风化表面及强度不高的石质文物。
A.对33. 岩土锚固是通过埋设在地层中的锚杆,将结构物与底层紧紧地连锁在一起,依赖锚杆与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使地层自身得到加固,以保持结构物和岩土体的稳定。
A.对34. 有机硅材料具有一般高聚物的抗水性,又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这使石质文物的保护效果检测主要是对特定的测试项目进行现场取样后,送回实验室进行的检测。
B.错35. 加固壁画前首先应该清除壁画表面的污染物,以免将表面污染物与壁画一起加固,给以后的保护处理造成障碍。
A.对36. 壁画加固的强度越高,加固的效果越好。
B.错37. 壁画的灌浆分为加压灌浆和减压灌浆。
B.错38. 壁画灌浆的主要目的是将空鼓壁画黏结到其下部结构上,因此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不必将空鼓空间全部填满。
A.对39. 壁画揭取是切断壁画与建筑和其原来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处理方法。
A.对40. 壁画的复原是通过制作人工地仗使壁画重新获得支撑的处理过程,其目的是便于归安到原位或在博物馆展示。
A.对41. 壁画复原的步骤之一为去薄,去薄的目的是通过减薄支撑体使壁画重量减轻,便于以后的操作和展示。
B.错42. 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应纳入单位或部门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管理要求、使用功能和建设投资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和独立验收。
A.对43. 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应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和在低压电气系统及电子系统中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方法。
A.对单选题1. 根据我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以下选项不属于古遗址类型的是。
B.苑囿园林2. 大遗址保护和展示应以为原则,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B.考古先行3. 考古遗址,特别是大遗址和古墓葬,应以为原则,划定禁止建设的保护区。
D.保存现状4. 土遗址的保护勘察划分为两个阶段:初步勘察阶段与阶段,初步勘察阶段应该满足方案的设计要求,遗址体量较小、级别低或遗址结构简单的保护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
D.详细勘察5. 在土遗址本体勘察的分析评价中,对理论依据不足、实践经验不多的遗址体,可通过现场试验取得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建议采用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A.数值模拟6. 在土遗址本体勘察的初步勘察阶段,现状测绘要求地形测绘比例的深度为。
B.1:2000~1:5007. 在土遗址本体勘察的详细勘察阶段,现状测绘要求地形测绘比例的深度为。
B.1:2000~1:2008. 在土遗址本体勘察中,对重要构件、构造应测绘详图,详图比例的深度要求为。
B.1:20 以上9. 下列哪项不属于石质文物现状勘察文件应包含的内容?C.全要素地形图10. 下列对石质文物现状勘察报告᧿述错误的是。
D.现状描述。
明确工程范围,说明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岩性、石窟的分布,表述文物遗存的形制、年代特征和保存现状,评价不良地质现象、人类工程活动及环境对文物本体的影响11. 根据工程需要,下列哪项可作为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现状勘察文件可增加的附件?B.考古资料调查和研究12. 下列对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现状勘察文件现状实测图纸中的总平面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达文物的平面关系及其他相关遗存、植被、水体和重要地物的位置13. 石质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处理后文物的外观不能发生改变,此时可以采用对石材的颜色是否变化进行考察。
A.色差分析14. 造成我国西北寒冷地区土质文物劣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C.冻融循环15. 土质文物采样进行已溶离子分析实验时可用的实验仪器为。
B.离子色谱仪16. 在石质文物发生化学风化的过程中,可溶盐的危害最大。
在以下何种情况时,结晶盐就会脱落,同时将石质文物表面薄层也一起剥落?C.高湿环境向低湿环境急剧变化17. 自然界中对石质文物最具破坏性的就是水。
下列哪种水与石质文物关系最为密切?A.毛细水18. 岩石内的渗水、外部的凝结水、底部的毛细水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长期对岩石中的矿物进行水合作用和溶解作用,同时将盐类带到岩石表面集聚形成含水的盐类产物。
这些盐类与风化产物被淋掉后,即形成何种风化形态?B.粉状风化形态19. 对石质文物进行现场试验时,首先应根据石质文物的风化成因,确定风化类型。
下列哪项原因是形成石质表面多聚集盐类的主要原因?C.通风差,湿度大20. 土遗址出现粉末状脱落,与土中可溶盐含量和湿度的循环变化有关。
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时,最容易使土遗址表面发生粉化现象?B.含盐量高,地区湿度小、循环大21. 水玻璃凝固形成无机聚合物,其哪种化学键键能远大于其他键能,并与岩石结构相似?A.22. 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中,施工图图纸的遗址区内施工场地控制图比例一般为。
D.1:200~1:200023. 在对裂隙宽大的土质崖体的灌浆技术开始后,进行裂缝灌浆之前,先要对崖体进行。
D.崖体支护24.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是一种应用于土遗址文物保护加固工程中的新型土层锚杆,从材料可分为四个部分,其中承担外拉荷载作用的是?A.钢绞线25. 考古工地,尤其是潮湿环境的考古工地,在靠近探方侧面的地面上会出现何种裂缝?A.平行于侧面边缘的裂缝26. 下列哪项不属于石质文物的基本保护方法?B.脱碱处理27. 以下关于石质文物表面防护与加固,᧿述正确的是?B.需要定期实施表面防护28. 以下灌浆材料中,成本较高、具有腐蚀性的溶液型浆材是?A.丙烯酰胺类浆液29. 对石质文物加固后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B.透气性30. 保护后的石质文物抗风化能力的实验室检测,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D.耐磨蚀强度31. 干湿交替试验是测试抗风化能力的一种方法,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荐用干湿循环法测定,求出指标。
A.湿化耐久性32. 对石质文物耐酸性的实验室测试,可在真空器皿中通入气体,形成人工酸雨(雾),隔一定时间观察外表及称重。
D.二氧化硫33. 对石质文物重涂性的实验室测试,主要检测试样经过处理若干时间后,重涂材料的可能性。
此项实验可在何种试验后进行?B.老化试验34. 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进行。
B.批准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35. 壁画加固一般将加固剂配制成溶液或乳浊液,采用喷、刷、滴、浸等方式应用到壁画表面,加固剂通过渗入壁画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