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3.31•【文号】国资厅发法规[2011]27号•【施行日期】2011.03.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的通知(国资厅发法规[201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局),委指导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以及全国国资委系统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的统一部署,为加强对地方国资工作的指导监督,提高指导监督工作的规范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制定了《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现印发给你们。

2011年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的重点是:指导推进面上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指导地方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指导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

各地国资委可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实施本地区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

请你们将本通知传达到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各个处(室)。

本通知贯彻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情况、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二0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为加强对地方国资工作的指导监督,提高指导监督工作的规范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明确的工作重点,现将国务院国资委2011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和具体分工通知如下:一、指导推进面上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一)组织召开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

(办公厅,时间初定为年底)(二)组织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会,研讨国有资产监管的重点问题。

(办公厅,时间初定为年中)(三)组织召开地方国资委办公室主任会议,加强与地方国资委工作沟通交流,推动地方国资委信息报送工作,推进地方国资委信息公开、保密管理、信访等工作。

(办公厅,年内完成)(四)组织召开第二次全国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意见,做好国资监管一期工程建设工作,将国资委视频会议系统延伸至各地方国资委。

(办公厅,年内完成)(五)修订印发《地方国资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15号),建立健全指导监督工作机制,细化指导监督具体事项,规范指导监督的方式和途径。

(政策法规局,时间初定为3月份)(六)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地)、县级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市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市县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科学发展。

(政策法规局,年内完成)(七)组织召开2011年度国资委系统指导监督工作会议,对2010年指导监督工作进行总结,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开展指导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政策法规局,时间初定为上半年)(八)组织地方国资委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国资委机构建设、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与面上监管职能关系、加强市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等重大共性问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政策法规局、研究局,不定期)(九)全面了解和综合分析地方国资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动态趋势,起草上报有关综合信息。

建立健全地方国资监管工作基础情况数据库,编印《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简报》及地方国资监管重点规章规范性文件汇编。

(政策法规局,不定期)(十)建立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备案制度,对地方国资委起草制定的国有资产监管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汇总,发现与上位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相冲突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建议。

(政策法规局,常项工作)(十一)建立法规实施督查制度,对地方国资委贯彻实施国有资产监管政策法规的情况开展调研指导和监督检查,保障国有资产监管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

发现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提出改进措施和纠正意见。

(政策法规局及相关厅局,常项工作)(十二)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于地方国资委的机构设置、职责定位、监管范围发生重大变动等重大事项,以及地方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等重要情况,督促地方国资委以专项报告、统计报告、统计报表、月度及年度财务报告等形式及时报告或备案。

对地方报告的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根据需要以适当形式报告国务院。

(政策法规局、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及其他相关厅局,常项工作)(十三)研究制订《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推进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规则的统一和完善。

(政策法规局、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产权管理局,年内完成)(十四)加快研究修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推进监事会工作法制化建设。

(监事会工作局、政策法规局,年内完成)(十五)召开全国国资委监事会工作研讨会,开展地方国资委境外资产监事会监督工作调研,组织部分省市国资委参加的境外国有资产监事会监督课题研讨,指导地方国资委加强和改进监事会监督工作。

(监事会工作局,年内完成) (十六)召开全国国资委系统研究工作座谈会,研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思路。

(研究局,时间初定为11月份)二、指导地方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十七)分片召开地区财务监督工作交流座谈会和专业培训会,交流先进工作经验,研讨工作思路,改进监管方法,推动各地方国资委不断深化财务监管工作。

(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每半年一次)(十八)建立覆盖全国的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的月度快报统计体系,组织开展预算管理、金融衍生品业务、绩效评价、风险监控等专项业务培训,提高国资委系统财务监督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

(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年内完成) (十九)根据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组织做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初定为上半年) (二十)组织召开企业国有产权管理暨产权交易机构工作会议,总结“十一五”期间各级国资委产权监管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工作。

(产权管理局,年内完成)(二十一)组织地方国资委产权管理业务培训,提高产权管理制度在地方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产权管理局,年内完成)(二十二)建立地方产权管理信息报送制度,定期汇总地方国资委产权管理动态数据,形成信息产品,供领导决策参考。

通过信息化加强对地方产权管理工作的指导,包括扩大国有产权交易信息检测系统的连通范围、完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动态监测系统、开展产权登记网络版试点、研发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监测系统。

(产权管理局,年内完成)(二十三)组织召开国资委系统年度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工作会议,对地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企业年金和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职务消费、中长期激励等重大事项进行指导。

推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数据库建设,建立收入分配信息体系。

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备案管理。

(企业分配局,年内完成)(二十四)组织召开全国国资委系统业绩考核培训座谈会,指导完善地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介绍推广中央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调研指导。

(综合局,年内完成)(二十五)组织召开国资委系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会,总结交流各地实行资本预算工作的经验,对地方国资委开展资本预算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收益管理局,时间初定为9月份)(二十六)开展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问题调研,指导规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决算、执行等。

建立地方国有资本预算统计制度,全面掌握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开展情况。

组织地方国资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培训。

(收益管理局,年内完成)(二十七)根据地方国资委的需要,从中央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中推荐合适人选到地方国有企业担任外部董事。

(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不定期)(二十八)联合地方国资委共同开展《企业家成长规律问题研究》专项课题研究,并就地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

(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年内完成)三、指导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二十九)建立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合作发展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重组。

(规划发展局,常项工作)(三十)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工作的指导,鼓励民间资本以市场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

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规范改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进各地方和企业建立重大改革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对清理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

(企业改革局,年内完成)(三十一)邀请部分地方国资委参加中央企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工作。

(企业改革局,时间初定为上半年)(三十二)指导建立健全地方国有企业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职工民主监督等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改革局、政策法规局、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群众工作局,常项工作)(三十三)加强与地方国资委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适时将董事培训机制延伸到地方国资委及所监管企业。

(企业改组局,不定期)(三十四)对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进行全面调研,指导地方国资委做好所监管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

(企业改组局,不定期)(三十五)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委规范有序实施存续的政策性破产项目,研究推动国有企业依法破产、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和困难企业退出通道,指导地方国资委做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

(企业改组局,不定期)(三十六)指导做好地方国有企业股权回购、军工企业债转股等政策性债务处理后续工作。

(企业改组局,不定期)四、指导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三十七)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平台作用,与地方国资委共同研究如何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总结推广各地企业党建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督促和指导地方国有企业开展“创先争优”等党内集中教育活动。

(党建工作局,不定期)(三十八)组织国资委系统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以及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的明显成效等,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宣传。

(宣传工作局,不定期)(三十九)召开地方国资委群众工作交流研讨会,指导地方国资委加强国有企业工会、青年、妇女、统战及职工队伍建设等群众工作,吸收地方国有企业参与中央企业职工技能比武、劳动竞赛。

(群众工作局,不定期)(四十)组织召开地方国资委纪委书记研讨会,指导地方国资委开展惩防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工作,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