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2013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2013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题5:图示结构中各杆重力均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试画 出AO、AB、CD及整体的受力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1)CD受力图
(3)AB受力图
F´Ay
FE
F FAy FAx
F´Ax ′ FE FBy FBx
FC
(2)AO受力图
C A E G D H B
P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十
FC FT C FG
FDy
C A E G D H B
D B FEy FAy FAx FEx' FB' P FT'
FDx
FB
FEx
FC'
P
FDx' FH FDy' FEy'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十一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五
题:
构架由杆AB、杆CE、杆CD 铰接而成。如图所示,E点作用一个向下 的力P。 各杆 自重不 计,试画出: (1)整体的受力图; (2)杆OD的受力图; (3)杆CE的受力图。
正确的受力图 通过动画过程演示。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结构如图所示,不计各构件的自重,A,D,C,E处为铰 链,画出结构整体及各构件受力图。
E
P D C
A
B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十一
E FEx P D C D FDy FDx FAy A FAx FB FEy' FEx' P FCx FCy C FDx' FCx'
E FEy
A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二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三
题:图示构架由三根无重杆子和一个滑轮铰接而 成。在 AB 杆的下端 B 作用一水平力F,跨过 滑轮的细绳挂一重 P 的重物。试画出构架整体 及杆AB、杆CE、杆HK 带滑轮的受力图。
解:分别以整体、杆AB、杆CE、杆HK 带滑轮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图所示。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思考题
题1:不计自重楔形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接触面mm’,nn’光 滑,沿其轴线作用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力F,F’,系统能否平衡?
F
m n A m' n' B
F'
题2:无摩擦情况下,不计未画出力的构件的重量,各物体是否平衡?
F F F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题3:4根无重杆件铰接如图所示,现在BD两点加上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此系
统是否能够平衡?为什么?
A B FB
FD
D
C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思考题
理 论 力 学
题4: 力的可传性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题5: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题6: 刚体上A点受力F作用,如图所示,问能否在B点加上一个力使得刚 体平衡?为什么?
′ FC
FOy FOx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通过以上几个例题,我们大致了解受力图的画法。 请小结画受力图步骤、应注意的问题。 画受力图是本章的重点!一定要重视!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正确地画出物体的受力图,是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画受力图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A F
B
A
B
F
题7: 已知力F的适量表达式F=Fxi+Fyj+Fzk,则可以完整地表达出力 的三要素吗?为什么?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思考题
理 论 力 学
题8:物体在某个力系作用下平衡,由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此物体上 加上一个平衡力系,该物体一定还处于平衡状态吗?为什么? 题9: 如图所示,一个F从A物体上沿力的作用线传递到B物体上,不影 响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九
杆AB和BC在B端用光滑圆柱铰链连接,A,C是固定铰链支座,如图 所示。已知力F作用在铰销B上,杆重力不计,试分别画出杆AB、杆 BC和铰销B的受力图。
C
θ
β
A
B F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九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B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3节 约束和约束反力
理 论 力 学
二力构件
不计图中所示三铰拱各构件重量,系统在点B受一平面汇交力系作用, 构件AB,BC是不是二力构件?为什么?
F2 F1 B Fn A C
F3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受力分析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求出未知的约束反力,需根据已知力, 应用平衡条件求得。为此首先要确定物体受了几个力的作 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这个分析过程称为物体的受 力分析。
A
思考:AB杆受力图还有其它画法?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八
F
FC'
FA
一般地,在受力分析时,对于比较简单的系统,应用三力平衡汇交定 理采用此图,从而使受力图更为简洁、准确,也便于用几何法求解平 衡问题。但是在比较复杂的物体系中,我们一般采用解析法求解平衡 问题,正交分力表示约束力更加方便有效。采用三力汇交定理受力分 析的结果并不能带来方便。
按步骤画受力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六
正确的受力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六
错误的受力图
请指出错误之处,并说明错误原因。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七
这是二力杆!
F B C FC
B
F
C D D A FD
FC’
FAx FAy
C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本章小结
理 论 力 学
(1) 讲了那些主要概念? (2) 静力学公理?每个公理适用条件? (3) 常见约束?约束反力性质? (4) 画受力图步骤?应注意那些问题?
重点
(1)力、刚体、平衡、约束和约束力的概念。 (2)静力学公理及其应用。 (3)基本约束的特征及其约束力的画法。 (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三
注意:受力图中有错!请大家找错!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四
图所示梯子AB重P,在C处用绳CD拉住,A、B处分别搁在光滑的 墙及地面上。画出梯子的受力图。
A
D
C B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四
FA
A
P TC
例五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五
错误的受力图
错误原因: (1)二力杆不识别;(2)整体图中不应画内力。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六
题: 构架由杆AB、杆BC 及两滑轮铰接,如图所示。 试画出 (1)整体的受力图; (2)杆BC 的受力图; (3)杆AB 带两轮的受力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一
正确受力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例二
已知:折梯如图所示,C 处为光滑铰链, D、E 两点用水平绳连接,地面光 滑,K 点作用一铅直力F,AC和BC自重为P 试分别画出整体及左、右两部分受 力图。
步骤:
1.分别取整体及左、右两部分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单独画出; 2.画出主动力:F、P 3.画约束反力:A、B处为光滑接触,FA、FB 铅直向上;D、E 处 为绳约束,FD 、FE 水平受拉;C 处为光滑铰链,用FC 表示,或 用两正交分力FCX 、FCY 表示。如图所示:
为了清晰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需要把所研究的物体(受 力体-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施力体)中分离出来,单 独画出它的简图(取研究对象或取分离体),然后根据解除 约束原理,将作用于研究对象的所有约束力和主动力在计算 简图上画出来,这种计算简图称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题3:图示各结构中,不计各构件自重,各连接处均为铰链连接,画出 AB杆的受力图。
P
P
A
B
A
B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题4: 对如图所示不计自重的三铰拱进行受力分析
F
C
A
B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4节 受力图
理 论 力 学
F C -FC A FA C FC B FB
题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视为刚体。 B)变形微小的物体可视为刚体。 C)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物体的变形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甚微, 此时物体可视为刚体。 D)在任何情况下,任意两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为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