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勐库大雪山野生古树茶概述【篇一:临沧茶区茶山知识】临沧茶区茶山知识勐库: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
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有勐库种。
勐库古树茶还有一大特点:持嫩性强,芽叶肥壮重实。
一芽四叶还很柔嫩,不象某些良种茶一芽二叶就显老相(硬叶硬梗)。
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冰岛:冰岛(当地人也称“丙岛”)冰岛村距离勐库镇约四十公里,是双江县著名的古代产茶村,以盛产冰岛大叶种茶而闻名,是该县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
冰岛茶种是著名的勐库大叶种的主要组成部分,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
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叶背隆起,叶脉明显。
毛茶外形粗老,黑条白芽。
春茶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柔和,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以花果香为主。
生津快速,口腔内回甘部位较深。
十分耐泡。
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村芒绿山(忙麓山)。
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
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彌足珍贵。
忙肺:云南省永德县,永德县市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除名气外不输任何名山茶。
难怪多年来一直受台湾普洱茶人重视。
此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叶群体种的百年古树茶为原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厚重,刺激性强,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坝糯: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
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
品茗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不输易武正山。
勐库大雪山:大雪山野生古茶树茶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叶茶种群落。
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部,海拔高度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
此茶采摘极难、产量极低,弥足珍贵。
该茶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霸道。
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懂过:懂过茶山位于勐库茶山的西半山,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森林覆盖指数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懂过的古树茶叶形略小,是否有勐库大雪山野生茶变种而成,有待考证。
属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此茶香高味浓,苦底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协调不若冰岛、坝糯,而质量气强则过之。
在勐库大叶茶中,风格自成一派。
白莺山:位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与无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位于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间,南北纵距6000米,东西横距1.6千米,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分布在12400面山地和村落。
白莺山古茶树种类多样,变异繁多,不仅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而且展示了野生茶树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是茶的起源的历史见证,是开展茶树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凤庆香竹箐:专家考证,香竹箐1号大茶树有明显的人工栽培的迹象,位于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有专家推测树龄超过3200多年。
永德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
【篇二:云南古老的三座普洱茶山】云南古老的三座普洱茶山云南有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也有古老的大雪山、攸乐山和老班章三大古茶山,古老的茶山孕育古老的茶文化。
大雪山正山古树茶:大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地区双江县勐库镇。
若论普洱茶,必言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品种称英豪”,云南双江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
勐库大叶种茶属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在茶业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榜上有名。
大雪山雄踞双江县勐库镇西北,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
在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至2750米,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
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大雪山正山古茶、大雪山正山古树春茶饼均系选用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制成,外观油润呈深墨绿色、无毫。
闻之有浓郁的山野夜来香的香气,茶性劲足霸道,存放时间短不宜多饮,特别适宜长期收藏贮存。
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攸乐山正山古树茶:攸乐山在云南普洱茶历史上“辈分”很高,曾位居六大茶山之首。
现今,攸乐山行政名称为基诺山,主要聚居着基诺族。
攸乐山区属北来势带高原气候,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有栽培著作权,历史上最高产量达到2000担以上。
老茶树一年一生的叶芽呈黄绿色,发芽早,多茸毛,是优良的普洱茶种。
晒青毛茶为棕红色,茶质较硬,条索分明,青茶味酽,生津味甘;熟普醇厚甘滑,沙化怡爽。
攸乐山古茶园毁坏严重,在世不多,只有深入茶区,用心采集,才能采收到为数有限的优质茶叶,偶得一片攸乐正山古树大春饼茶,亦仅够茶友一尝而已。
老班章正山古树茶:“老班章”地处布朗山深处。
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境内,靠近中缅边境,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
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
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
“老班章”所产的茶叶,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初饮如伟岸的汉子,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回味则有刚中有柔、强中有媚的风情。
有茶人称赞老班章茶是普洱茶的王中之王,是最优质的普洱茶原料。
老章班正山古树春茶饼,白毫显著,叶芽肥壮,是绝佳的收藏品,因产量少而一饼难求。
版权所有@yumingtang【篇三:名茶山简介】各大名山简介云南茶山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大产茶区。
即保山,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
每个产茶区,都有很多山头,每个山头的滋味也各不相同。
现如今的普洱市场上,最热的茶山,主要分布在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
南糯山概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是云南省六大茶山之一,山上有古茶树40亩,树龄均在300至800年之间。
名字释义:南糯,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
据传说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哈尼族头人设宴招待,席上的笋酱让土司吃得十分喜欢,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要进贡笋酱,南糯山因此而得名历史背景:爱尼人(哈尼族支系)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代南诏时期,就开始定居南糯山。
而在爱尼人定居南糯山之前,已有浦蛮人在此居住。
浦蛮人即今天的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他们最早在南糯山上开始种植茶叶。
目前南糯茶区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
南糯山历史上就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南糯山古茶树分布:南糯山古树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石头老寨、拔玛、石头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老寨,向阳寨,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
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南糯山中生长的古树茶皆有不同的特点,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实为难得之好茶!南糯山螃蟹脚南糯山的古茶树上面还生长着一种十分珍贵的茶树寄生植物螃蟹脚。
螃蟹脚是一种茶树寄生植物,因其枝条为节状带毫,故被当地人称为“螃蟹脚”。
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才能找到。
新鲜螃蟹脚外观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
的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时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较浓药香味儿。
正宗古茶树上的野生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
即可单独饮用,也可加入普洱茶中一起冲泡,可以大大提升普洱茶的口感;另外还可以用来褒汤,是极佳的食疗佐料!易武概述: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它包括易武正山、慢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
地理环境:易武、曼腊两乡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境内最高海拔2023米,最低海拔630米,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低纬、多雨、湿润、静风、终年温暖之特点,年平均气温17.2℃,年积温7500℃,年平均降雨量1500—1900mm,空气相对湿度89%。
土壤ph值在5.0—6.0之间,易武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
由于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生态条件极好,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
名字释义:易武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
因易武有个花蛇洞地名由此而得历史背景:易武、曼腊是云南省古老茶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易武盛产茶叶,是明清时代滇南六大茶山分布地之一,所产茶叶在六大茶山中位居榜首。
历史上易武曾作为贡茶因此,在乾隆年间,易武曾商贾云集,繁华一时易武茶区:易武茶区包含整个易武乡的产茶区,也包含着过去的慢撒茶山。
易武茶区现在老树茶比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
口感特征:易武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茶叶边缘带有锯齿状,具有条索黑亮、较长、泡条,汤色金黄,叶底鲜活、均匀整齐,苦涩较轻、花果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等特点,新品香扬水柔、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
昔归概述: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
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弥足珍贵。
地理环境:昔归山又名芒绿山,昔归忙麓山位于临沧市临翔区最东面的邦东村民委员会辖区,距邦东村12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土壤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