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误差校正
误差校正的意义
在图件数字化输入的过程中,通常由于操作误差,数字化设备精度、图纸变形等因素,使输入后的图形与实际图形所在的位置往往有偏差,即存在误差。
因图纸变形和数字化过程的随机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必须经过几何校正,才能消除。
因此,误差校正操作系统的操作对象是由图形矢量化后形成的Mapgis可识别的点、线、面等Mapgis文件。
误差校正就是利用已知的理论标准文件,对矢量化后得到的Mapgis文件进行校正,使Mapgis文件获得与理论标准文件同样的坐标参数和精度。
误差校正与镶嵌配准的不同之处:误差校正的操作对象是由对图片矢量化后形成的Mapgis可识别的点、线、面等Mapgis文件;而镶嵌配准的操作对象是图片文件msi文件。
误差校正与镶嵌配准的相同之处:无论是误差校正还是镶嵌配准操作,都需要有作为参照的标准文件;操作过程中,都需要找对找准控制点。
总之,可以这样说,误差校正的处理能力比不上镶嵌配准处理能力,因为图片文件中包含多种要素,若是存在图片文件的标准文件,对图片文件进行镶嵌配准之后,得到校正后的图片文件msi文件,这个文件是含有坐标参数和精度的msi文件,对其矢量化后形成的点、线、面等Mapgis文件,也就含有相应的坐标参数和精度,就不用再进行误差校正了。
若是没有图片文件的标准文件,就只能先对图片文件中的要素进行矢量化,之后再对矢量化后的文件,找到其标准文件,并进行误差校正。
每张图片包含多种要素,若是不对图片进行镶嵌配准,可能需要多次误差校正,每次矢量化都需要进行误差校正:有时只需要图片某个要素时,只对其进行矢量化,然后进行误差校正,而用到别的要素时,还得再对这个要素矢量化,然后还得再进行误差校正。
但是,若是对图片文件msi文件进行镶嵌配准了,就不必每次矢量化后,再进行误差校正了。
误差校正举例如下:蔚县1:10万底图中缺少高程点,需要对图片蔚县底图.msi中的高程点进行矢量化,之后对矢量化后得到的文件进行误差校正。
做图思路如下:由于需要进行误差校正操作,所以得考虑选好控制点、需要有作为参照的理论标准图框。
控制点选择公里网的交叉点,并使其在蔚县周边均匀分布,为此,不但对高程点矢量化,而且还要对蔚县周边公里网交叉点进行矢量化;作为参照的理论标准图框是1:10万的蔚县底图的边框,这个不用重新生成标准图框了。
1、建立高程点文件,对高程点进行矢量化,得到高程点.wt文件。
2、选好图片的控制点(公里网的交叉点),建立线文件,对控制点进行矢量化,得到控制点线文件——公里网.wl。
3、生成或者选好理论标准文件,作为参照文件,在这儿是“边框及公里网”线文件,并且在“边框及公里网.wl”线文件中,对相应的控制点(公里网的交叉点)做标记(以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
4、利用误差校正系统,对“高程点.wt文件和公里网.wl”进行误差校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打开[MAPGI]主程序,进入[实用服务]模块,点击[误差校正],即可打开图形误差校正菜单
B在[文件]菜单中,点击[打开文件],打开“高程点.wt文件和公里网.wl”等需要被校正的文件,以及“边框及公里网.wl”等参照标准文件。
C在[文件]菜单中,点击[打开控制点],会提醒文件名,你输入随意的一个文件名,系统会提示:“本文件不存在,是否新建”,点“是”,确定。
D点击[文件]界面左侧菜单栏上的1:1按钮,对“高程点.wt文件和公里网.wl”等需要被校正的实际文件,进行1:1的显示。
E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设置控制点参数],{采集数据类型}先选实际值,点确定,即对“高程点.wt文件和公里网.wl”等需要被校正的实际文件,先进行控制点的添加。
F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选择采集文件],将“高程点.wt文件和公里网.wl”等需要被校正的实际文件选中,点击确定
G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A添加校正控制点],在窗口中依次点击先前选好的控制点(如坐标点、标志点、公里网或经纬网的交叉点等),一般是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依次添加控制点系统会按顺序自动编号,在这儿是“公里网.wl”文件的交叉点。
在这个步骤中,可以用笔记录下来控制点的位置、序号、添加顺序、以及控制点的个数。
可以通过放大功能,把图放大了,添加的准确一点。
可以通过菜单栏上的“添加控制点的快捷键”,添加控制点。
H实际文件的控制点添加完毕后,按照从E——G的步骤,对理论值进行添加。
即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设置控制点参数],{采集数据类型}先选理论值,点确定,即对“边框及公里网.wl”等参照标准文件,后进行控制点的添加。
I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选择采集文件],将“边框及公里网.wl”等参照标准文件选中,点击确定
J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A添加校正控制点],在窗口中按顺序对应着添加控制点,此时需要输入实际控制点的序号。
在这儿是在“边框及公里网.wl”等参照标准文件中,添加控制点,这时需要按照G步骤添加控制点的顺序,对应
着添加控制点,并写上与之相对应的一样的序号。
在这个步骤中,可以用笔记录下来控制点的位置、序号、添加顺序、以及控制点的个数。
可以通过放大功能,把图放大了,添加的准确一点。
可以通过菜单栏上的“添加控制点的快捷键”,添加控制点。
K关闭参照的理论图框文件,在这儿是“边框及公里网.wl”等参照标准文件。
L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S编辑校正控制点],会弹出对话框,选择“误差校正方法”——“分块校正”,点击确定,即完成对“高程点.wt文件和公里网.wl”等需要被校正的实际文件的校正,这时需要对“高程点.wt文件和公里网.wl”等需要被校正的实际文件进行另存,才能保存校正后的文件。
这一步也可以通过[数据校正]菜单中的,[I线文件校正转换]、[N点文件校正转换]、[区文件校正转换]等来完成对线文件、点文件、区文件的校正转换,这时的校正转换,系统会自动形成新的点线面文件,即“NEWPNT.WT、NEWLIN.WL、NEWREG.WP”,保存即完成对校正后的数据的保存。
MapGis误差校正步骤
首先,打开[MAPGI]主程序,进入[实用服务]模块,点击[误差校正],即可打开图形误差校正菜单:
1、在[文件]菜单中,点击[打开文件],打开被校正及校准文件的点、线、区所有文件。
2、在[文件]菜单中,点击[打开控制点],会提醒文件名,你输入随意的一个文件名,系统会提示:“本文件不存在,是否新建”,点“是”,确定。
3、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设置控制点参数],{采集数据类型}先选实际值,(如果要校正为理论数据,不采集校准控制点就把最下面的[采集实际值时是否输入理论值]的前面打上勾),点确定。
4、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选择采集文件],将用来采集的被校准图的点及线文件选黑,点确定。
5、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添加校正控制点],在窗口中依次点击校正点(如坐标点及标志点等),系统会按顺序自动编号。
6、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设置控制点参数],{采集数据类型}先选理论值,此后采集的是校准点(即模板)。
如果是直接输入理论值,在上一步采集校正点时直接输入坐标值就可以了,不必有这一步。
直接校正就可以。
7、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选择采集文件],将用来采集的校准图的点或线文件选黑,点确定。
8、在[控制点]菜单中,点击[添加校正控制点],在窗口中依次点击校准点(顺序与第五步对应),系统会让你输入序号,按原来顺序输入相同编号。
9、在[数据校正]菜单中,分别进行点、线、区文件校正转换,当系统询问时,你选中要被校准的文件确定。
10、在[文件]菜单中,点击[另存文件],将打开窗口中的“NEWPNT.WT、NEWLIN.WL、NEWREG.WP”,分别取名另存,即为校正后的文件了。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