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差计的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色差计的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色差计的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徐小力 郑维娜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机电系统测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摘要对测色色差计的原理误差的校正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研究了一种用神经网络处理数据的方法对 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反应特性进行拟合,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公式,使其与观察者在标准照明体下的光谱反应达到 最佳,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测量数值结果证明该方法是误差校正的准确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误差;神经网络;测色;色差计 、 

0 引言 目前,颜色的测量与控制愈来愈受到现代工业 制造者的重视,测色仪器也倍受青睐。适用于染料 和颜料测色的仪器,有分光光度计和光电测色仪两 大类。现代分光光度计具有测色和计算的快速性、 测量准确度高的特点,但价格昂贵、体积大、速度慢。 光电测色仪是仿照人眼感色的原理制成的,采用了 能感受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受光器,将各自所感受 光电的光电流加以放大处理,得出各色的刺激量,从 而获得这一颜色信号,具有轻便、灵活、成本低的优 点。测色色差计是典型的光电测色仪,其测量准确 度主要取决于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特性与标准观 察者在标准照明条件下的光谱响应特性曲线一致的 程度。与传统的用滤色片对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反应 特性进行校正的方法不同,本文所述的方法是用神 经网络处理数据的方法对其光谱反应特性进行拟 合,使它的光谱响应很像人眼的视觉系统。 1色差计的基本原理 测色色差计一般均采用滤色片校正仪器光源, 使它的光谱分布与标准照明体的光谱分布呈比例; 校正光电探测器使它的相对光谱灵敏度比例于标准 观察者。为此,校正滤色器的模拟准确度决定了该 类仪器原理误差的大小,提高滤色器的模拟准确度 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滤色器的模拟准确度,校 正滤色器的设计必须以卢瑟条件为基础,根据色度 学原理和选定的标准照明光源,仪器的总体光谱响 应特性(光源、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的综合响应特性) 应符合卢瑟条件(Luther condition),在D65光源10。 视场下的卢瑟条件: KxS( )rX( )y( )=¥65( )Xlo( ) KyS( )ry( )y( )=S65( )ylo(a) (1) KzS( )r.g( )y( )=¥65( )Zto( ) 式中,S( )为仪器所用的标准光源光谱功率分布; 0( )、 】0( )、 】0( )为10。视场补充标准色度观 察者光谱三刺激值;rx(a)、ry( )、rz( )为仪器特 定滤色器的光谱透过率:y( )为仪器探测器的相对 光谱灵敏度;Kx、Ky、Kz为与波长无关的常数。 在仪器的生产中,各滤色器的光谱曲线是通过 各种滤色片的组合匹配而形成,实际的光谱曲线不 可能完全符合式(1)的要求,只能近似的接近。示意 图如图1所示,这种不符合在颜色测量中带来的误 差便是这类仪器的原理误差,仪器的精度取决于接 近卢瑟条件的程度。正是这种原理误差给仪器带来 了一些弊病,如绝对测量误差较大,同类仪器之间的 测量误差较大等。由于神经网络具有高度非线性映 射能力,能方便地实现两曲线的非线性变换并提高 拟合精度,故本文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这两条曲线 的非线性拟合问题,以提高色差计的测量准确度。 

2数据处理 *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KZ200311232014]机电系统测控北蔚{亍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项目 实际匹配的滤色片与卢瑟条件的符合程度直接 

 ̄":KZ040323] 关系到颜色测量准确度。由于滤色片的匹配不可能 

6· 量蕉 ! 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 1.5 萎1 o 米. 

O.5 O.O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A rram) 

图1光谱曲线误差 

完全满足卢瑟条件而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其匹配 误差体现为在大部分光谱波长处非常接近,而在部 分光谱波长处误差较大,使得测量有些颜色时的误 差小,而测量另一些颜色时误差较大,因此需要进行 色度修正。也就是说实际匹配的校正滤色器的光谱 曲线和10。视场D65光源CIE标准观察者三刺激值 曲线存在差异。为此本文提出采用三层前馈神经网 络实现两种曲线的非线性拟合,网络的输入层的输 入是经过线性变换计算出物体色的三刺激值归一化 处理后的数据:输出训练后的测量数据,然后进行还 原计算,得到物体色的三刺激值。 神经网络的结构对整个神经网络系统的特性具 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测色系统中采用三层前馈网络 结构如图2,输入层有3个节点,输出层有3个节 点。根据Kolmogomv定理(连续函数表示定理),中 间隐层的节点数取2M+1=2×3+1=7个为最 佳。因此,本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定为3—7—3。 

输入层 图2 盐量蕉 鱼: 璺 隐层 输出层 神经网络结构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前 向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在实用中BP算法存在收敛 速度慢和目标函数存在局部极小点两个重要问题。 Vogl提出了批处理思想:每一个样本对网络并不立 即产生作用,而是等到全部输入样本到齐,将全部误 差求和累加,然后集中修改权值一次。则总的的平 均误差是: 

E ( ) (2) 式中,E为总平均误差;N为训练样本个数:M为 网络输山向量维数,即输出个数;E(7/)为第7/个训 练样本下,输出层第 个单元的误差。 BP网络要求采用非线性的连续可导的激发函 数,通常采用S型函数作为激发函数: 

,(z) ≥ (3) 设 “是前一层第i个神经单元输入到后一层第 个神经单元的权重,则在第咒个样本下具有P个输 入的单元J净输ANet ̄(咒)表示为: 上 Netj( )= (,z)Oi(,z) (4) 

第咒个样本下单元J的输出O (咒) OJ(咒) f(Netj(咒)) (5) 第1"1个样本下单元 期望输出为d (1"1),则网 络学习规则是E在每次训练中的下降梯度,对于输 出层(即第三层)单元: 

(咒)= ∑( (咒)一q(咒))q(咒)(1一Q( )) (6) 对于中间的隐层单元: 盟 ( )=q( )(1一q( )) ( ) (7) 

权值调节: hwji(t+1)= (7"/)q(7"/)+口△ ( )(8) 且有 { r/ =r#, a=一O, 

式中,△lE=E(t)一E(t一1), >1, <1。 网络中42个权值以及10阈值的初始值选均匀 分布的较小的数,这些数在(一1.732--7,732)之间, 经多次训练,确定步长 =0.32,Il9=0.49, =1.6, 口=0.87的数值。选取50个有代表性的色样样本, 能够代表整个色域。当样本总数增加时,收敛性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遍变差。 3—7—3三层前向网络的Vogl快速算法的步 骤: ①初始化,设置所有可调参数(权值、阈值和步 长参数)的初始值; ②提供50个训练样本;对每个样本进行下面 步骤3到步骤5的迭代; ③根据式(5)计算输出层3个单元和隐层7个 单元的输出; ④根据式(6)和(7)计算输出层3个单元和隐 层7个单元的训练误差; ⑤根据式(8)修正权值; ⑥判断指标是否满足精度要求:E< ,精度 0.O1; ⑦结束。 学习过程的流程图如图3。 i 输入全部样本, 计算各层输出 计算输出层的总的 平均误差 H计算输 刚”练 修轰 H计算 训练 图3 Volg算法流程图 根据Vogl算法的步骤和流程图3,编写C语言 程序,在PC上训练样本数据,确定出权值和阀值等 参数。把确定参数后的网络程序移植到单片机系统 中,对测量的三刺激值进行训练,输出训练后的测量 数据,然后进行还原计算,得到三刺激值;进而计算 各种颜色参数。 3测量与实验结果 实验中采用了80组具有代表性实际测量数据 样本,这些样本都选自于《设计色彩分类手册》中的 R · 2360种颜色,所选取的颜色分布在色品图的整个色 域,能够代表整个色域,其中50组数据与对应的光 谱法测试结果构成学习样本对,用于训练网络,另 30组数据用于网络的泛化性能测验。网络经过训 练学习后,把30组非学习样本也输入网络,进行泛 化性能检验。结果(以Y值为例)如图4所示,具有 较强的泛化能力。匹配出滤色器后,测色系统加神 经网络校正前后对5块标准色板和用于显色指数计 算的5种标准色样(它们能代表通常遇到的各种颜 色)作为测试对象进行颜色测量的数值比较表如表 1所示。 

0 5 l0 l5 2O 25 3O 样本点 

图4网络输出与标准数据的比较 由表1可见:用上述神经网络对测色系统进行 修正后,色差计的测量准确度大大提高,误差明显 变小。说明用神经网络来进行误差修正的方案是 可行的。如选用数目较多的隐层神经元,非线性 拟合的精度仍有望提高,但提高是有限的,还受学 习样本数量和仪器其他方面的限制。个人认为利 用神经网络来修正误差是非常有限的,虽然它可 以不考虑误差的引起是何种原因,但是比较消耗 系统的资源。 

4结论 本文避免了利用光学硬件——滤色片对光电探 测器进行反复修正的过程,而代之以利用软件—— 采用神经网络对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反应进行拟合的 方法,来提高测色色差计的测量准确度,对开发光电 积分型测色仪器具有一定的意义。 

量 鱼! 

∞ 舳 ∞ ∞ 加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