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项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先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再用健那绿染色以观察线粒体B.用卡诺氏液处理洋葱根尖后,需用清水冲洗后才能用于制作观察细胞分裂的装片C.使用取样器取样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需将培养液混合均匀后再取出D.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高时,用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统计的方法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研究蝾螈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受精卵分为有核和无核是该实验的自变量3.下列有关“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加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B.点样画线应细且直C.加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D.最上面的色素带呈黄绿色4.下列关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能从植物的叶片中提取到类胡萝卜素B.研磨时,加入少许碳酸钙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层析时,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层析液液面D.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距离最远,原因是其在提取液中的含量最多5.下列关于“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2,4-D是生长素的化学本质B.从同一植株上剪下长势相同的枝条属于控制无关变量C.只设置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处理的实验组即可D.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促进插枝生根的作用一定不同6.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对某种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黑藻等量分成5组,各组藻液温度分别设置为15 ℃、20 ℃、25 ℃、30 ℃、35 ℃,然后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培养,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得到下列表格数据。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光照、pH控制相同且适宜,这是控制自变量B.表格中的黑藻氧气释放量可表示其净光合速率C.若要进一步确定最适温度,需要在25 ℃和30 ℃之间设置对照组D.若给黑藻提供H18O2,释放的C O2中不可能含有18O7.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摇匀后再加双缩脲试剂BB.在检测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后即出现砖红色沉淀C.在检测脂肪时,加入1~2滴50%的酒精溶液,是为了洗去多余的染料D.苹果与梨可用于检测还原糖的实验8.下列属于孟德尔演绎推理内容的是A.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母本,另一个来自父本B.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C.F1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带有基因D,另一种带有基因d,其比例为1∶1D.测交预期的结果是高茎∶矮茎接近于1∶19.以下措施中,能有效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B.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C.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计数并求平均值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连续七天,每天在不同培养时间抽样检测10.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或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C.检测酒精时,必须先向待测样本中加入稀硫酸,再加入重铬酸钾溶液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可用于CO2的检测11.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扦插枝条生根数目不同B.每根扦插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C.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D.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12.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健那绿染色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内膜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嵴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可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C.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13.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恩格尔曼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C.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生长素1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口腔上皮细胞需要经过盐酸处理后才能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B.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将变浅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时不加二氧化硅将使滤纸条上色素带条数减少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需全部计数15.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的催化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或者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检测效果均可C.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D.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操作合理的顺序应为: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16.下列各选项描述的科研方法、试剂使用、观察现象、实验条件等,与相应的实验不符合的是17.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使其带上标记B.图示实验所用噬菌体是用32P 标记的C.图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图示实验结果可证明噬菌体的DNA 进入到细菌18.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 、Ab 、aB 、ab 的比值接近1:1:1:1。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19.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lcm 、 2cm 、3cm 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NaOH 溶液10min 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 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脂块中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

关于该实验及相关推论叙述正确的是 A.浸泡时用勺子翻动琼脂若挖动其表面对实验结果亦无影响B.NaOH 在边长3cm 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C.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D.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20.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21.下列与生物实验操作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用健那绿染色后,数小时内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其内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C.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统计时,应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盖上盖玻片后再计数D.用苏丹Ⅲ染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应用50%酒精洗去浮色2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实验中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B.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中,常用鸡蛋清作为对照组实验中的材料C.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为防止蛋清粘在试管壁上,最好对其进行稀释处理D.在物质鉴定实验中,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细胞核23.在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若要固定小动物,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24.下列关于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幼根作实验材料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B.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都需要染色C.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D.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25.关于光学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猫叫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结构变异B.借助光学显微镜可以粗略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实际上细胞质则是逆时针流动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可用含有叶绿体的黑藻细胞代替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26.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无关变量包括温度、有无O2和培养液浓度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则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对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27.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色素时不加碳酸钙,分离的结果是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变窄B.提取色素时,如没有无水乙醇可用生理盐水代替,对提取效果影响不大C.分离色素时,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慢可反映出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D.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可能的原因是没有重复画滤液细线28.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若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C.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29.人蛔虫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适宜材料,受精后的蛔虫子宫中游离着许多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受精卵。

某同学进行“观察人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不需要用龙胆紫溶液等进行染色B.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不需要解离、漂洗实验操作C.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 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生理盐水D.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观察过程仍需要先使用低倍镜30.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B.人鼠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同位素标记法C.孟德尔提出遗传规律——假说演绎法D.萨顿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31.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D.在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中,可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32.下列有关清水或蒸馏水在实验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蒸馏水中的红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B.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观察细胞分裂时,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离液C.制作花生子叶装片检测脂肪时,苏丹Ⅲ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放在清水中保持活性33.下列科学研究中,采用相似核心技术的是①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③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4.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C.将枝条下端削成斜面是为了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的面积D.该实验的检测指标可以是枝条生根的平均数量或枝条生根的平均长度3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试剂、材料、方法、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与斐林试剂时都需现配现用B.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C.为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所调查的患者数量应该足够多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RNA是烟草的遗传物质37.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