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糖尿病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及中医药干预
糖尿病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及中医药干预
正常成熟的 VSMC 呈分化或收缩表型 ( differentiated or contractile phenotype) ,特异性标 志 基 因 如 SM22α ( SM22 alpha) 、平滑肌 α-肌动蛋白( smooth muscle alpha-actin,α-SMA) 及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 SM myosin heavy chain,SM-MHC) 等呈优势表达; 呈典型纺锤形,含有丰富的肌纤维; 通过表达
·4724·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 包括 STAT1 ~ 6。当 STAT 被磷酸 化后,以二聚体形式进入胞核内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特定 位点结合,促进其转录。最新的研究表明,STAT1 水平的增 加可使 VSMC 去分化[41]。 3 糖尿病中 VSMC 表型转化
[摘要] 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 的增殖和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血压等糖尿 病血管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特征,而 VSMC 表型转化是 VSMC 增殖和迁移的基础,因此研究糖尿病中 VSMC 表型调节及机制,对 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拟介绍 VSMC 表型转化机制及糖尿病中 VSMC 表型的改变,并综述中药复方及单 体干预 VSMC 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
Rho 是 GTP 结合蛋白中 Ras 家族的成员之一,有 RhoA, RhoB,RhoC 3 种异构体,ROCK 是 Rho 相关的蛋白激酶。在 VSMC 中,RhoA 活性是 VSMC 标志基因表达的重要决定因 素,具体表现为 RhoA / ROCK 通路调节了 SRF 从胞质转移进 入胞核 的 过 程,过 度 激 活 的 RhoA 刺 激 α-SMA,SM22α 和 SMMHC 的转录,而与之相对的 是,在 Y27632 ( RhoA / ROCK 通路抑制剂) 的作用下,CArG 依赖的多种 VSMC 的标志基因 的表达降低。现有的研究表明,RhoA / ROCK 影响 VSMC 标 志基因表达表达具体机制与 CPI-17 有关[38]。
研究发现 2 型糖尿病患者 VSMC 相对于正常人形态上 由纺锤形转变为斜方形,且增殖能力增强[42-43]; 糖尿病模型 大鼠原代培 养 VSMC 相 对 于 正 常 大 鼠 α-SMA 表 达 显 著 降 低[44-45]。以上结果提示,糖尿病中存在 VSMC 表型转化,但 高糖诱导 VSMC 表型转化的机制不明。 3. 1 血糖 高糖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 VSMC 表达特 异性核转录因子 RUNX2,减少 α-SMA 的表达,同时上调骨桥蛋 白( osteopontin,OPN) 的表达,表明高糖可导致 VSMC 向成骨细 胞转化[46-47]。此外,高糖还可以增强 TGF-β1 诱导的 VSMC 的骨 化,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激活 ELR-1 和 ALK-5 信号通路[48]。 3. 2 胰岛素 研究表明,胰岛素[49]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 [50]可诱导 VSMC 分化及对抗血小 板衍生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对 VSMC 的去分化作用,该效应由 PI3K 信号通路介导,且与 Foxo4 的磷酸 化和 myocardin 活性有关[39]。然而,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PI3 K 信号通路受到抑制,胰岛素可诱导 VSMC 转分化。
[收稿日期] 2014-04-1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340006) ; 上海市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13ZR1437600)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 ZYD201302) ; 普陀医院科研基金项目 ( 2013SR117 I,2013GQ004 I, 2013QK01) [通信 作 者] * 郑 建 普,博 士,Tel: ( 021 ) 22233222-54310,E-mail: zhengjianpu@ gmail. com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血管并发症; 中药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慢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 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我国成人 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11. 6% ,总数估计超过 1 亿,成为世界第 一糖尿病大国[1]。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已成为我国慢性病 防治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 病患者死亡的 主 要 原 因。然 而,临 床 证 据 显 示,严 格 的 血 糖 控制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因心血管疾病导 致的死亡风险作用有限[2]。因此,深入研究并阐明糖尿病血 管病变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早期干预靶点,对 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3]。糖尿病血 管并发症可主要归因于血管系统内皮细胞( endothelial cells, EC) 和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 的结 构及功能障碍。人们在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参与糖尿病血管 并发症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报道[4-5],然而对于 VSMC 在糖尿 病血管病 变 中 的 作 用 尚 不 清 楚。因 此,深 入 研 究 糖 尿 病 中 VSMC 表型转化及机制,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糖 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 VSMC 表型与主要标志基因
磷酯酰肌醇 3 激酶( PI3 K) 是特异性的催化磷酯酰肌醇 3 位羟基磷酸化而产生的具有第二信使作用的激酶,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激酶( Akt) 处于 PI3 K / AKT 通路的中心环节。PI3 K / Akt 信号通路在细胞存活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胰岛素 等生长和存活因子都可以激活 PI3 K / Akt 信号途径。有研究 显示,Foxo4 可以通过其和 myocardin 的相互作用来抑制 myocardin 的活性,而 PI3 K / Akt 调控了这一机制[39]。
第 39 卷第 24 期 2014 年 12 月
Vol. 39,Issue 24 December,2014
糖尿病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及中医药干预
毛晓东1 ,程卓安1 ,郑建普1,2*
(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普陀医院 实验中心,上海 200062;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普陀医院 心内科,上海 200062)
一系列特异的收缩蛋白来调节血管张力、维持组织血流量。 当血管受损或疾病状况下,VSMC 转化为去分化或合成表型 ( dedifferentiated or synthetic phenotype ) ,SM22α,α-SMA 及 SM-MHC 等标志基因表达显著下降; 形态上类似成纤维细 胞,肌纤维骤减,收缩功能降低; 重新获得增殖、迁移及合成 大量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顺 应性降低及血管重构。VSMC 这种由收缩型转化为合成型的 过程,称之为表型转化( phenotypic modulation) [6]。 2 VSMC 标志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2. 1 myocardin / SRF / CArG box 调控机制 VSMC 标志基因 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VSMC 的表型转化程度,而 myocardin / SRF / CArG box 信号途径是 VSMC 标志基因最重 要的表达调控机制。SM22,SMA 及 SM-MHC 等 VSMC 标志 基因启动子上都有一个或几个顺式元件 CArG box [CC( A / T) 6 GG],而 血 清 应 答 因 子 ( serum response factor,SRF) 与 CArG box 的结合是启动 VSMC 特异性标志基因表达的核心 机制。此外,一种强有力的 SRF 辅激活物———myocardin[7]可 通过富含谷氨酰胺( Q-rich) 结构域与 SRF 结合形成三聚体, SRF 再作用于 VSMC 标志基因启动子上的 CArG box 从而启 动 VSMC 标 志 基 因 转 录[8-9]。此 外,SRF 磷 酸 化 水 平[10] 及 myocardin 乙酰化水平[11]均能影响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 2. 2 调节 VSMC 表型转化的其他转录因子 一些转录因子 可通过 SRF 影响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首先发现的是与 SRF 形成三聚体的一些辅激活物,如转录因子 Elk-1( Ets-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1) ,它们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磷酸化后与 SRF 结合从 而影响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另外,一些 Nkx 和 Gata 家族 成员,如 Nkx3. 1,Nkx3. 2 和 Gata-6,它们在平滑肌细胞亚型 有表达,并通过和 SRF 的相互作用来调控 VSMC 分化标志基 因的表达[12]。
TGF-β 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 TRI 和 TRII 结合,并经由 Smad 蛋白发挥作用。在 VSMC 中, TGF-β 可通过 ALK5 增加 Smad2 和 Smad3 的磷酸化水平,使它 们与 Smad4 结合并以复合物的形式进入细胞核,通过与多种不 同的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从而调控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37]。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 包括 ERK1 和 ERK2,是将信号从表面受体传导至 细胞核的关键。myocardin 的激活区可以被 ERK 磷酸化,从 而减少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一些酪氨酸受体如 PDGF 受体 β 的激活可以触发 Ras / Raf / MEK / ERK 通路,导致 Elk-1 的磷酸化、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的减少和 SRF 依赖的生长 基因的上调[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