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5、集体表演,分成4排,1、3排扮演小顾客,2、4排扮演理发师,再交换。(《理发师》歌曲伴奏)
(3)、表演《理发师》
(4)
1、教唱第一段,师生合作唱(师弹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轻快)
2、
3.学唱第二段,读歌词、跟琴唱。
4.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3知道歌曲的演唱声音和情绪。
4、完整演唱。
四欣赏《劳动最光荣》
2.复听歌曲
3、读歌
4、.学唱
(1)播放范唱带利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
(2)教师放慢速度示范,明确每句的附点。
5、演唱
三、创造表现
沙球: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
木鱼或双响筒:除二分音符是每小节三次,其余都是每小节一次。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四歌表演《猴子蒸糕》
1.观看动作、激发兴趣。由于本课歌曲的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极易理解。而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创编,并合作表演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可对此作必要的铺垫(教师可提示学生观看自己表演的几个动作,让学生分辨:如背着重物行走、推磨、推门)。
幼儿结伴表演,通过相互指着唱,体验歌曲的风趣。
4、幼儿戴上自制的大头娃娃表演唱。
T:“我们也来做一做大头娃娃吧!”(教师带领幼儿戴上大头娃娃,一起表演一遍,结束活动)
二欣赏《舞龙》
1通过视频观看了解
2.练习节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劳动最光荣》《理发师》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6学生说出不同点
1、初听乐曲,熟悉乐曲。
2、复听乐曲,巩固拓展。
3、学生根据乐曲描绘的音乐形象来表演和想象。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大头娃娃><舞龙>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中的跳音,唱跳音时能控制好气息。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
2、通过相互指唱,体验风趣、滑稽的情趣。
布老虎身上的图案色彩鲜明,眼睛很大,额头还有一个”王”字,但并没有过于凶猛的样子,相反,它能使孩子们爱不释手。
3.复听《布老虎》,引导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
4.初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5.请学生仔细观赏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大鹿》《永远住在童话里》《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教具准备
二组织新课
?(一)、听范唱,听完回答问题。
1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中速)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二拍子)
??(二)、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一遍歌曲,用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思考:
?(1)、这时刻小红帽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开心、快乐的)
(2)、故事发生在哪里?(去外婆家的路上)
导学过程
6.教师随音乐作示范。
7.这个练习的难点是既要做动作,又要念出声音,两者要密切配合,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可带领学生先随音乐学做动作,再同时念出声音。
这段音乐一共有八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如只做一遍动作,可用第1、2、7、8乐句,即:
如连续做两遍动作,可用整首曲子。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8.可以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整齐。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弹律动旋律,学生拍手进入教室。
2、同学们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他们愉快的劳动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用甜美的歌声召唤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二、寓教于乐
1.听范唱带《种玉米》(教师播放磁带)
师: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除草、施肥、撒种、浇水、)
1完整欣赏
2提问式回答
3创编动作
五森林中的铁匠
欣赏乐曲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种玉米》《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7、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感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2.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3、附点音符及两拍长音的准确演唱。
教学重难点
1.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2.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节奏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音乐活动
1活动准备:1、一个扎着朝天辫子的大头娃娃2、幼儿每人自制一个纸袋的大头娃娃
2活动过程:1、看哑剧表演,了解歌词内容
T:“看!我们今天请来了谁啊?”(教师出示大头娃娃)
T;“他今天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领?”(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
(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学唱歌曲
(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2)难点处理师:“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
4.歌词处理
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后讨论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小兔当时的紧张心情。
5.分角色演唱并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
2.提出问题,引导听赏。通过简短谈话,导入本歌欣赏,并引导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歌词、听录音演唱。
3.组织讨论后,让每组派一同学归纳歌词的大意。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趣,作第二遍完整听赏。
5.设计提何,傲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歌曲塑造的角色形象、性格、态度的体验,并商量创编表演动作。
问题方向:
A.歌曲中有几个角色,分别是谁?
(生:高音低音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六学习练习柯尔文手势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数蛤蟆》《花蛤蟆》《布老虎》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数蛤蟆》
2、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3、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
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儿童的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手中拿着布老虎,睡觉时还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谣唱道:“小猴孩,你别哭,你别闹,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麻胡”是民间传说中专门残害儿童的恶鬼,让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驱恶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二次备课
?(三)、按节奏、轻声高位置地朗读歌词;
师:下面请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边读的时候边拍节奏。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朗读一遍。
?(四)、听范唱—跟唱—全体跟琴唱
?(五).歌曲处理
(1)以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2)连线处理??(3)有感情的完整演唱一遍。?
四、舞蹈创编?
五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9.教师弹琴,部分学生做动作,部分学生列队行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将掀起本
节课的高潮。
2.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二歌曲学唱《读童谣》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3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4、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5、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根据自己知道的回答
2、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3、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
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1)、组织教学
律动(《理发师》歌曲伴奏)
(二)、导入:
1、理发都用哪些工具?它们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你的声音配合老师)
教学重难点
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谁来说一说你听过看过什么通话故事?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音乐童话《小红帽》。同学们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吧?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机智、勇敢、不怕困难、亲切、善良、善恶分明的孩子),你喜欢她吗?作曲家把《小红帽》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学唱呢?(想)那让我们一同进入今天的音乐童话《小红帽》。
六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观看芭蕾舞剧片段,了解柴可夫斯基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小红帽》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