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25
理疗
其他还可采用远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理疗等方法处理 。当药物外渗经处理无效、外渗致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应 及时行切开减压术。一旦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则应将其广泛 切除,并换药或植皮。
26
药物方法:
硫酸镁湿敷: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 是25 %硫酸镁,分别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 渗液、脑垂体后叶素、氯化钙、氯化钾等药物外 渗。硫酸镁遇冷后容易结晶,对高渗性液体渗漏 者可加重组织脱水,因此只能用于血管通透性高 引起的外渗。
3
国内外静脉输液现状比较
国内 INS(美国静脉输液协会)
IV-TEAM 静疗护士 戴手套操作 螺旋式连接
观念:保护病员和医护人员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完全密闭式输液 并发症少
国外 静脉输液委员会 很少,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 任何护士都可以操作
基本不戴 个别医院使用 比较关注经济,安全,质量意识不足 较少针对性选择 半封闭式输液
13
1. 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是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 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 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 复穿刺。
14
2. 血管的选择 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 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 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 般由远端到近端。小儿、意识障碍、病危的患者尽 量使用留置针,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 ,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 ~4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2.血管活性药物
3.化疗药物
10
外渗药物分类(对组织的损伤程度) 1.发泡性、刺激性药物
2.高浓度、刺激性药物
3.普通药物
11
液体外渗的分级

临床分级标准

Ⅰ 皮肤苍白,水肿小于2.5cm,皮肤冷,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级
Ⅱ 皮肤苍白,水肿在2.5-15cm,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级
Ⅲ 皮肤苍白,水肿大于15cm,轻度一中度疼痛,可能伴有麻木 级 感。
20
重要
护士应做到六及时
➢及时巡视 ➢及时发现 ➢及时报告 ➢及时处理 ➢及时记录 ➢及时沟通
患者损伤 降到最低, 避免医疗 纠纷的发生。
21
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
•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组织的毒性作用 。
22
紧急处理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 立即停止注射, 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 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 用干棉球按压3 min左右。
23
冷敷
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 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主要用于抗肿瘤药 物。如化疗药物外渗用2 %一4 %碳酸氢钠冷敷治 疗,取得较好效果,可用于渗漏早期,因可使血管 收缩,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灭活,使损伤的部位局限, 但小儿冷敷掌握不当易发生冻伤。可以局部用冰袋 冷敷(4℃~6℃) 48~72 h, 1次/6 h,每次20~30 min。(冷敷使用于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
并发症多
4
目录
定义
原因
机制
临床表现
预防
处理
5
6
药液外渗 • 腐蚀性药液 药液渗出 • 非腐蚀性药液
7
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 患者因素
解剖因素
药物因素
技术因素 疾病因素
8
输液外渗的机制
1.血管受到化学药物的刺激 2.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 3.液体晶压增加 4.继发感染
9
药液外渗临床表现 1.高渗透压药物
16
4. 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输液前告诉病人药
物外渗透后导致的后果 ,输上液后交待注意事 项,勿动静脉肢体,嘱 病人有疼痛感、烧灼感 等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 。
17
5. 加强责任心、多 巡视 特别是危重 患者,巡视时发现 药物外渗,立即更 换注射部位;输注 化疗药物或其他容 易引起组织坏死的 药物时,要密切观 察注射部位,要进 行床头交接班。
15
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 物的浓度及速度,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 理盐水冲管。高渗液如20%的甘露醇、营养液、脂 肪乳、氨基酸、能量合剂及缩血管药物等对血管刺 激性大,易引起静脉炎,缩短留置时间,在输入这 些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同时应在输液过程的中间 输入,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必 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1
国内输液现状
•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死亡的 人数在39万以上。目前“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 专家调查,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的危害 。
2
国内输液现状 2011年公布:我国总输液 量与国际人均2.5-3.3瓶的水 平。
Ⅳ 皮肤苍白,伴皮肤紧绷,渗出,变色,瘀瘢,或肿胀,较深的凹 级 陷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一重度疼痛,任何血制品、刺激性、
腐蚀性药物的渗出。
Ⅴ 包括所有四级的表现和范围较大的伤口;包括大部分肢体或者伤 级 口非常深。
12
输液外渗的预防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 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 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 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 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 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18
4. 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输液前告诉病人药
物外渗透后导致的后果 ,输上液后交待注意事 项,勿动静脉肢体,嘱 病人有疼痛感、烧灼感 等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 。
19
6. 做好患者的宣教 交待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
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 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 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24
热敷
只能用于一般性药物渗漏,因其只能改善早期缺 血情况,对已发生的严重缺血反而有害,而且热敷 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掌握不当易烫伤皮肤。热 敷可用于血管收缩剂、阳离子溶液、高渗液及化疗 药外渗治疗,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阿拉明 、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甘露醇、长春新 碱等外渗治疗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热敷使用于血 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变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