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级语文试卷

10级语文试卷

10/11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那河畔的金柳,;,。

2.我们分担、、。

我们共享、、。

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5.选词填空
A.凝练B.提炼 C.锤炼 D.简练 E.洗练
○1.感此,提倡为文;
○2.言简意赅,是厚重;
○3.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
○4.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5.年轻人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己。

二.将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10分)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夏天,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铬,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4.():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5.():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6.三.根据拼音补全词语(每题1分,共15分)
1 点缀2袅娜3尘xiāo 4 林yīn 5 shē
华 6 拖tà7富商大贾8言简意gāi9毛骨sǒng 然10 招lái11 dān误12慰jiè13青xìng
14 浪è飞舟
15挥斥方qiú
四.根据句意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词语(每题2 分,共10分)1.():美丽的影子。

2.():办事和说话正合分寸。

3.():经过人多的地方故意炫耀自己,以引人注意。

4.():言语或文字不多而表达的意思却很完备。

5.():形容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应付。

五.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5分)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通)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3.君子生非异也。

(通)
六.阅读理解(1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在铜胎的表面上①。

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

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

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②。

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③,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

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④。

(1)本段举例说明掐丝的过程时,所用的动词有。

(3分)(2)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划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②;③;④。

(4分)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文字说明了掐丝的方法及特点。

B. 这段文字说明了掐丝的作用。

C.这段文字说明了掐丝工人对掐丝的认真态度和熟练程度。

D.这段文字说明了掐丝是一项精细的工作。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6分)
必须重视工业的节水和水体污染问题。

资料表明,由于我国多数产业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中期的起始阶段,工艺落后,用水耗损很大,水的重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程度不高。

在我国,生产1吨钢铁需30~80立方米水,而发达国家只需4~10立方米,两者相差悬殊。

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为40%~50%,而日本、美国、德国等都95%以上,比我国高1倍。

我国城市的水体污染十分严重,以我国南方城市为例,南方12城市供水水资源取水量约为每年270亿立方米,其中80%受到污染,这一状况着实令人吃惊。

看来改造工艺落后的工业,加速工业的现代化已刻不容缓。

1.本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

(2分)
A.必须重视工业的节水和水体污染问题。

B.我国多数产业用水耗损很大。

C.发达国家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

D.改造工艺落后的工业,加速工业的现代化已刻不容缓。

2.本段文字所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本题多选,2分)
A.作诠释 B.引资料 C.列数字
D.作比较 E.举例子 F.分类别
3.在“这一状况着实令人吃惊”一句中,“这一状况”指代什么?(2分)
七.作文(任选一题,题目自拟,30分)
写作要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字数在400左右。

1.以“××的制作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2.校园记事。

(内容为校园内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都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