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住人口统计方法

常住人口统计方法

关于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解释
在我省现行人口计生统计口径中,“常住人口”有其特定含义,包括以下四部分人:
(一)户口在本地,常住在本地的人。

通俗地说,就是户在人在、人户一致的人,这部分人由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是毫无疑义的;
(二)户口在本地,因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离开户籍所在地的人。

这部分人特指人户分离中户在人不在、而不在的原因是外出务工经商或者躲避计划生育的人。

这部分人虽然流出,有的流出时间已超过3个月甚至数年,但最终还要(或可能)回乡居住,其常住趋势是现户籍地,所以要由户籍地统计。

当然,在流动人口统计中,这部分人如果外出3个月以上,又成为了流出人口。

因此,这部分人既是我们的常住人口,又可能是流动人口,如果具有双重身份,就应作双重统计;
(三)因婚姻、工作等原因常住在本地,户口未迁入的人。

这部分人特指人户分离中人在户不在、而人在的原因是婚嫁进来和工作调动进来、已经在现居住地世居的人。

这部分人虽然户口暂时未迁入,但不是流动人口,应由现居住地管理,所以要由现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

从户籍地的角度,这部分人也属人户分离中的户在人不在,但不在的原因不是外出务工经商或者躲避计划生育,所以户籍地就不需统计,而应作迁出处理。

为了不重不漏,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应进行协调处理,特别是在城区(包括城区之间和农村嫁往城区),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更需要协调处理;
(四)常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已经世
居本地,暂时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户口的人,这部分人由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

WIS操作中的常见错误及避错、纠错方法
一、总人口、育龄妇女重复统计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1.人户分离、婚迁导致的重复
由于人户分离、婚迁等统计口径把握不准,容易造成户籍地、居住地重复统计。

解决办法:在WIS里有注销功能,各地应该按照统计口径要求,注销不属于本地管理的对象。

WIS的迁入、迁出不能理解为户籍的迁入、迁出,而是根据统计口径判定是否应该由当地管理,据此决定是否迁入、迁出。

2.首次录入、旧软件导入导致的重复
首次录入时收集信息不准确,如姓名同音不同字等容易导致重复录入。

解决办法:全面核实,删除多余信息。

旧软件重复导入一个村组,导致该村组总人口、育龄妇女成倍增加。

解决办法:与省人口计生信息中心联系,删除重复信息。

3.人员类别标注不清导致的重复
在WIS里,只要录入的人口信息其人员类别不是“外来”,而且没有注销(死亡、迁出),都会进入期初、期末人口。

因此,如果流动人口没有标注“外来”,将导致把流动人口统入当地总人口。

解决办法:对流动人口进行清理,将流入人口的人员类别标注为“外来”。

为帮助各地清理重复的总人口、育龄妇女信息,省人口计生信息中心已经针对总人口、育龄妇女重复问题定制了专门的查询,各地可从该中心网站上下载。

二、在信息录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新建户的信息录入
录入新的总人口或育龄妇女信息,应该按照先育龄妇女卡片、后总人口的顺序,因为录入育龄妇女卡片时,丈夫、子女会自动进入总人口,最后再到总人口页面补充其他总人口即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某育龄妇女的丈夫(子女)的户口、居住均不在当地,录入后应立即在总人口信息中删除其丈夫(子女)的总人口信息,否则会导致总人口重复。

如果先录入了总人口信息,录入育龄妇女卡片时应在丈夫(子女)姓名处按F1直接调出该户总人口信息,通过选择确定。

如果再手工录入丈夫(子女)信息,当录入的丈夫(子女)姓名与已录的总人口姓名完全相同时,WIS会用新录入丈夫(子女)信息覆盖原来信息,当姓名有任何差异时,WIS会再增加一个总人口,导致总人口重复。

如果先录入了总人口信息,15岁女性到龄后WIS会自动新建育龄妇女卡片,不用再手工新建,否则会导致育龄妇女的重复。

如果出现了重复的总人口信息,可以直接在总人口修改处删除。

2.女初婚男入女户的信息录入
对于女初婚男入女户的情况,可以直接进入育龄妇女卡片修改,在卡片上改变婚姻情况,录入丈夫信息。

注意根据丈夫实际情况,正确设臵丈夫的人员类别(缺省是常住)。

3.男初婚的信息录入
对于男初婚情况,可以直接新建卡片,录入育龄妇女信息,并通过在丈夫(子女)姓名处按F1,选择丈夫(子女)录入信息。

注意根据育龄妇女实际情况,正确设臵育龄妇女的人员类别(缺省是“常住”)。

4.单身男性领养子女的信息录入
对于单身男性领养子女,在总人口修改窗口中找到该单身男性,用鼠标单击左边有一个“子”字的图标,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完成录入。

5.“外出”人员返回的信息录入
对于本地“外出”人员返回的,直接将人员类别改为“常住”即可。

6.“外来”人员离开的信息录入
对于“外来”人员离开的,直接将育龄妇女退出原因(总人口变动类型)臵为“迁出”,并输入相应的退出(变动)日期。

7.人员注销的信息录入
对于死亡、迁出等注销的人员,应该在育龄妇女退出原因(总人口变动类型)处注明,不要删除数据,否则会导致不同时间输出同一时间段报表不一致。

8.流动人口的信息处理
人员类别为外来时,流入日期必填,不要在迁入日期处填写,否则流入人口不作统计。

9.现孕信息的处理
对于已经上报出生的育龄妇女,除了在生养情况中录入生养信息外,还应该在相应的怀孕情况中录入怀孕结果,否则系统认为还是现孕。

10.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人数大于总人口数问题的处理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人数大于总人口数,主要是由于原单机软件下总人口没有流动信息、而育龄妇女有流动信息。

这种情况需要检查核对总人口记录的人员类别、流入(出)信息。

建议流动人口信息直接在流动人口管理模块中录入。

11.保持数据一致性问题的处理
虽然WIS已经处理了育龄妇女卡片与总人口数据相互一致的问题,还是修改育龄妇女信息最好在育龄妇女卡片上进行,修改总人口信息在总人口卡片上进行。

三、关于查询列表的使用
各地在清理WIS中会根据需要排列、打印相关名单和信息,请使用WIS的查询列表。

WIS中所有录入、查询界面都有一个类似于电子表格的列表,该列表支持排序、显示行号、添加/减少显示列、复制到Excel等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排序:用鼠标双击要排序的列表表头。

显示行号:在列表表头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显示行号”。

添加/减少显示列:在列表表头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管理可见列”。

复制到Excel:用鼠标拖动选择需要复制的列(Ctrl+A键全选),按Ctrl+C键,然后启动Excel,选择“粘贴”( Ctrl+V 键)(单元格格式的数字分类选择文本类型,这样编码字段就不会科学计数)。

所有临时查询均可自行定制。

进入查询窗口,选择“自定义”
可以临时增加查询条件(退出该窗口后就失效),条件之间是并且关系。

具体做法是在要添加的条件上双击鼠标左键。

查询输出记录数可以设定,在查询记录数后输入限制记录数,可以提高速度,防止由于一次打开过多记录导致系统变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