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中药对脾肾两虚,痰瘀内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观察,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符合上述中医证型的72例早期dn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加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每日两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健脾补肾,活血化痰中药。

两组治疗3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微量白蛋白(u-alb)等检测指标。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

早期糖尿病肾病按照megensen分期标准[2],均为dn3期患者。

尿微量蛋白≥20mg/l,血液中肌酐、尿素氮均属正常范围。

中医辨证[3]属于脾肾两虚,痰瘀内阻,症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脘腹胀满,纳呆便溏,肢体重着或麻木刺痛,舌暗淡,边齿痕,苔薄白腻少津,脉细。

1.3病例选择标准。

1.3.1纳入标准。

72例患者均符合上述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及中医辩证标准。

1.3.2排除标准。

泌尿系感染;酮症酸中毒;发热病人;严重心功能不全;原发性肾脏疾病;年龄在30岁以下和70岁以上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

1.3.3中止观察标准。

服马来酸依那普利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干咳者,及时停药。

按无效病例计入观察病例。

2治疗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予格列喹酮30mg 3/日、拜糖平50mg 3/日,对照组加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 2/日。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健脾补肾,活血化痰中药。

方药组成:生芪20g,茯苓10g,白术10g,苍术10g,玄参20g,山茱萸10g,熟地10g,山药10g,丹参20g,陈皮10个,炙甘草6g。

随症加减:合并糖尿病眼病,视物昏渺,加枸杞子10g,白菊花10g;合并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加鸡血藤30g,木瓜10g;合并胃轻瘫,脘腹胀满,加香橼10g,枳壳10;合并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便秘,加麻子仁10g,郁李仁10g。

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

三个月为一疗程。

2.2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一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用二两馒头法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pbg),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尿微量蛋白(u-alb)。

2.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制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定量下降1/2以上或排泄率降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较前好转,尿蛋白和常规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但不及显效;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未达有效标准者。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36例,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36例,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86,p0.05)。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表明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有效降低血糖、血脂、u-alb。

有报道,除高血糖可导致代谢紊乱,引起肾脏功能结构发生改变外,血脂异常在dn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9]。

故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法有效降低u-alb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有关。

临床应用无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who dept.of noncommunicable servei uance.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2]megesen ce,chrietenzen ck.the diabetic kidney from hyperfilfration
[3]林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断标准(草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25):94-95
[4]吴深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辩治.第一版,天津:天津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60
[5]关子安,孙茂欣,关大顺等.现代糖尿病学.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74
[6]林善锬.糖尿病肾病研究的几个关键.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2):69-70
[7]关子安,孙茂欣,关大顺等.现代糖尿病学.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76
[8]祁忠华,林善锬,贾宇峰.黄芪改善糖尿病早期神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3):147-149
[9]李惊子,王海燕,脂质与肾脏.见: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