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6月西南大学金融学【0778】大作业答案
2019年6月西南大学金融学【0778】大作业答案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4.试述资金和货币的区别和联系。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②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它既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
5.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6.简述金本位的特点。
从以下6题中任选4题,作简要分析。(每小题25分)
1.简述决定利率的因素。
答:
(1)平均利润率。利息来源于利润,因此,利息率高低首先由利润率高低决定。
(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利率作为借贷资本的价格,也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具体确定。
(3)国家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对利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答:
资金由货币转化而来,但资金与货币有区别。主要表现在:(1) 两者的性质不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贮藏价值的载体和进行各种支付的手段,其活动以等价交换为原则,并遵循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资金则是再生产过程中能够增值的价值,并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推动下不断循环周转。(2) 资金和货币存在的形态不同。资金除货币资金以货币形态直接表现外,还有生产资金、商品资金形态,按照一定规律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货币则始终以货币实体或货币符号存在。(3) 资金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量也不尽相同。货币与资金难以截然分开,主要表现在:(1) 货币是资金存在的一般形式。除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式直接表现外,其他资金形式从其本质上讲,仍然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无论是固定资金或流动资金,都以货币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金额。(2) 资金发挥机能也必须借助于货币有关职能。资金在运动中增值和实现其价值,都需要利用货币的价值尺度核算社会劳动、成本和利润,利用流通手段实现购买和支付,资金积累也以货币为载体。总之,货币与资金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经济范畴。
3.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答: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等。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
④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如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
(4)国际间的协议或默契对利率也有影响
2.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答:
商业银行的主要有四个基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惜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商业银行成为买卖“资本商品”的“大商人”。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2)支付中介职能。
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创造功能。
(4)金融服务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企业的业务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银行间的业务竞争也日益剧烈化,银行由于联系面广,信息比较灵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l一泛应用,使其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咨询服务,对企业“决策支援”等服务应运而生,工商企业生产和流通专业化的发展,又要求把许多原来的属于企业自身的货币业务转交给银行代为办理,如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其他费用等。个人消费也由原来的单纯钱物交易,发展为转帐结算。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己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直接信用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②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会计学2019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金融学【0778】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从以下6题中任选4题,作简要分析。(每小题25分)
1.简述决定利率的因素。
2.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3.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4.试述资金和货币的区别和联系。
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
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机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转帐和支票流通,商业银行。以通过自己的信贷活动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而活期存款是构成贷市供给量的主要剖;分,因玫:商业银行就可以把自己的负债作为货币来流通,具有了信用仓1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