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2020高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渴望建功立业、 抗金报国
对比问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 心未死壮”志未与酬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 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 何异同?(3分)
(三)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 感情的比较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1、比较表现手法 求“同”关键词 拟人 2、比较情感 存“异”关键词-- 回首 背 低 藏
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步骤一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 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步沉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 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三
▪ 答题指导 ▪ ①正面回答,观点要鲜明,至于孰优孰劣,一般可自由
选择。 ▪ ②比较鉴赏时应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
鉴赏,得出一有一无的结论。 ▪ 答题步骤 ▪ 词语比较题: ▪ ( 表态)度 ①析词义。②描画境。③点作用。( 比)较词劣势 ▪ 诗句比较题: ▪ ( 表态)度 ①析词义。②明妙处。③点作用。( 比)较句劣势
▪ 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 么感情”。
12
方法:整体把握,求同存异。
辽宁卷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 客航收浦月黄昏,
小店无灯欲闭门。 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船应有去年痕。 系舟犹有去年痕。
▪ 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 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莲曲
采莲曲 白居易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 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这里要求赏析两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 什么?请简要赏析。
示例解析
①“绕”字好,围绕。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村民安静生活 的场景。此词使之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拂晓。清晨,燕子自由自在飞翔,绿水缓缓流淌。 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 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寻隐者不遇 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对比问题: 这两首诗都以《寻隐者不遇》为题,意境、主题也相似, 都是写寻隐者终未得遇。请从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 析二诗的不同之处。
命题考点
▪ 1、所写内容的异 同 ▪ 2、所抒情感的异 同 ▪ 3、表现手法的异 同 ▪ ▪ ▪ 4、语言风格的异 同
强化训练
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两诗中为什么都写到雁。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悠。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这里要求分析意象“雁”的内涵,两首诗借助“雁”表 达了相同的情感。因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 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 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 简要分析。(4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披襟拦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 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低面深藏 碧伞中。
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 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4.立意的比较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 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 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 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
4
(一)不同诗歌同一意象比较
9
▪ 【类题支招】 比较诗歌的意象、意境要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 个方面去考察。
▪ 自然属性从三个角度去鉴赏,即 ▪ 意象间的远近关系,品味哪些是作为背景的远景,哪
些是作为主体的近景;
▪ 意象间的动静关系,品味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是以动衬静,还是以静衬动;
▪ 意象间的色彩情况。 ▪ 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 是指品味景物中所包涵的思想.情感、寓意、象征等。
19
7.语言比较鉴赏
▪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 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可从 词法(词类活用)、句法(特殊句式)、修辞 (拟人等辞格)、意境、音韵、心理感受等角 度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 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 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 挫,或悲壮慷慨等。


2014全国2卷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 宿渔家 [宋]郭震 ▪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 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 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 析。(4分)
1、求“同”关键词: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
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 下了基本色调。步骤一:总论。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 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 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
意象意境 修辞用语 写作角度
8
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人 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与意象的设题形式表现为 判断人物的言行、心情、品质、追求, 判断人物身份,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的 分析, 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 价等。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白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尽枯黄。
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你认为两首诗的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前一首含蓄曲折,后一首明快直接。
《观祈雨》第二句表面写农民吹奏箫管、表演节目,恭迎龙神,场 面热热闹闹,其实热闹之下不难看出百姓的心急如焚,焦虑不已, 语句表达比较含蓄。后一首诗第三句用比喻形象描绘农夫焦急忧虑
古诗词对比阅读练习 (一)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邮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问题: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溪 水”?请指出两首诗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 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0高考诗歌鉴赏之 比较阅读
2015全国1卷
高考试题回顾
▪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岑参
▪ 阅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 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题材相同,都写梅花。请比较两首诗在主题上的不 同之处。
前者通过对梅花凌寒开放的坚强、独立性格的赞赏, 流露出诗人坚强高洁的人格,后者通过赞美梅花 不争艳、淡雅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鄙薄流俗,不求 功勋的品格和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5.手法的比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步骤三:体味情感
方法: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3.情感的比较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
惆怅阶前红牡丹,
香雾空濛月转廊。
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
明朝风起应吹尽,
故烧高烛照红妆。
▪ 6、比较意境的营造: ▪ 对诗词意境的揣摩,不仅要把握客观形象,
还要感悟作者主观感受,从而把握作品所 传达的情感。 ▪ 解答意境赏析题,可以按照 ▪ “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 感情”的格式进行。
18
▪ 简要说明下面两首都写了“山中”景色的唐诗 各有什么特点,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山中 王勃
山中 王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