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眼共识2013

干眼共识2013

干眼是涉及眼泪及眼表的多因素疾病,能引起 多种不适、视觉障碍、泪膜不稳定,可对眼表造 成损害。伴有泪膜渗透压增加及眼表炎症
1
流行病学
2
危险因素
2
干眼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干眼流行病学
世界范围
--干眼发病率 5.5%~33.7%不等 --女性>男性 --老年人>青年人 --亚洲人>其他人种
我国
--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 --发病率约为21%~30% --高于美国和欧洲
上皮细胞
染色阳性同虎红结果
泪膜破裂时间(BUT)
5~10μl荧光素钠或荧光素纸条 瞬目3或4次 最后1次瞬目后自然平视睁眼 至角膜出现第1个黑斑的时间 反映泪膜的稳定性, 正常>10 s
荧光素评价眼表损害
• 荧光素染色 • 钴蓝光观察片 • 12分法(4个象限,每象限0~3分)
0分:无着色 1分:1-30个点状着色 2分: >30个点状着色,未融合 3分:点状着色融合、丝状物及溃疡
任意
98
3
97
85
Schirmer
Lucca
<5mm/5min
25
10
90
31
Schirmer Farris
<3mm/5min
10
0
100
100
Schirmer
Bijstervel d
<5.5mm/5min
85
17
83
47
Schirmer Vitali <10mm/5min
83
32
68
31
F BUT
1
干眼的定义
DEWS(2007)对干眼定义
Dry eye is a multifactorial disease of the tears and ocular surface that results in symptoms of discomfort, visual disturbance, and tear instability with potential damage to the ocular surface. it is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osmolarity of the tear film and inflammation of the ocular surface.
裂隙灯
正常泪河切面为凸形 高度为0.3~0.5mm
泪河高度
眼表面活体 细胞染色
反应泪膜稳定性
泪膜 破裂时间
BUT
泪液分泌 试验
Schirmer I试验 Schirmer II试验
荧光素染色
染色阳性 表明角膜上皮完整性破坏
虎红染色
丽丝胺绿染色
染色阳性 表明细胞死亡
退化的角膜上皮细胞 没被正常黏蛋白覆盖的
虎红/丽丝胺绿染色评价眼表损害
• 1%虎红/丽丝胺绿 • 9分
鼻侧/颞侧结膜/角膜 0分-无染色 1分-少量 2分-较多 3分-片状
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 I 试验)
试纸置入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 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 5min取出,测量湿长
无表麻,>10mm/5min 正常 表麻时检测的是基础泪液分泌,>5mm/5min 正常
症状情况
-- 何种症状及严重程度 -- 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 -- 起病过程,发生或加重和缓解因素 -- 全身及局部伴随症状等
选择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辅助诊断方法 对于干眼的诊断非常重要!
试验
研究者
截止值 灵敏度(%) 假阳性率(%) 特异性(%) PPV(阳性预测值)
问卷调查表 McMonnies
68.7%

30.8%



21%
基于症状的调查 现有的流行病学 调查资料保守估
计:我国的干眼 52.4%
患者应在1亿人 口以上

23.5%
1
干眼危险因素
老龄 女性 高海拔 糖尿病 翼状胬肉 空气污染
危险 因素
眼药水滥用 使用视屏终端 角膜屈光手术 过敏性疾病 部分全身疾病
一、干眼检查
病史、症状询问 临床检查 辅助检查 临床检查顺序
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 II 试验)
二、干眼诊断
干眼诊断标准 干眼严重程度诊断
回答:是否干眼? 病因? 分类? 严重程度?
3
干眼的检查和诊断
干眼诊断—病史询问
加重及诱因等 患者工作情况 角膜接触镜佩戴情况
病史 询问
患者全身与眼部疾病史 手术史
全身及眼药物治疗史
干眼诊断—症状询问
常见症状
眼部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针刺感、眼痒、 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
Vitali
<10s
72
38
62
25
NIBUT
Mengher
<10s
83
15
85
49
TMS-BUT
Goto
<5s

98
37
63
32
泪河高度 Mainstone ≤0.35mm
89
22
78
42
DEWS,2007
干眼诊断—临床检查
眼睑、睑缘、睑板腺、泪河高度、角膜、结膜
初步判断泪液分泌量的指标
FL染色下更清楚
(以下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智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邓应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 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李 炜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
杜之渝 张明昌
陈蔚 杨燕宁 洪晶 赵少贞 赵敏 徐建江 晏晓明 黄一飞 黄挺 傅少颖 谢汉平 潘志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刘祖国
谢立信 孙旭光
史伟云 王勤美
王丽娅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 (执笔)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角膜病学组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山东省眼科医院 (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角膜病学组副组长)
眼科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眼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眼科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专家组成员
主要内容
1. 干眼的定义 2. 干眼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3. 干眼的检查和诊断 4. 干眼的分类 5. 干眼的治疗
全国角膜病学组专家共识
干眼是由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 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 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 均统一称为干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