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4No.4[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语言技术研究”(14WYB015)和北京师范大学重大项目“清代译学思想史研究”(2014)的部分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05-10[作者简介]王华树,北京师范大学翻译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应用翻译理论、现代翻译技术、术语管理;张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机器翻译。
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王华树张政(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875)[摘要]随着语言服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术语管理在翻译质量控制和翻译效率提升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释了术语管理的概念和作用,对比分析了传统和现代的术语管理模式,以典型的多语种翻译项目为例,详细论述了翻译项目管理中术语管理的流程、策略、方法及工具等,旨在为今后面向应用的术语研究和术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语言服务;术语管理;翻译项目;翻译质量;语言资产[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4)04-0064-061术语管理的概念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术语管理手册》(Hand-book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 )一书中,术语管理被定义为“任何对术语信息的深思熟虑的加工(Any deliberate manipulation of terminological information )”(Wright &Budin ,2001:1)。
从企业层面来看,“术语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某特定组织机构中与其产品、服务和商标相关的专业名词,能够在其源文档和所有目标翻译文档中保持一致”(Muegge ,2009:2)。
在语言服务实践中,术语管理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对术语资源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术语的收集、描述、处理、存储、编辑、呈现、搜索、维护和分享等。
在翻译项目中,术语管理可以为协作内容和翻译质量的一致性提供保障,通过在项目流程各个环节中借助术语管理系统(Termi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和术语库(Term Database )技术实现。
本文重在讨论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旨在为今后的术语管理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术语管理的作用术语管理是企业的全球知识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是全球化企业语言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企业语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商业全球化、语言服务信息化、企业内容网络化的深入发展,术语管理(包括产品名、技术术语、品牌名称、商标等)在企业信息开发、全球化文档创作、企业内容管理、多语信息处理、翻译和出版、客户沟通、品牌一致性、规避法律风险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从翻译服务视角来看,企业创造的翻译内容越多,对翻译一致性的需求越大。
企业每增加一种语言、一个本地化翻译内容、一个产品或新收购一个企业,需要翻译的数据量就会成倍增长,出现不一致性的可能性就更大(Kelly &DePalma ,2009:8)。
根据国际知名语言服务企业Lionbridge 的估算,翻译和本地化项目总费用的15%由返工所致,而术语不一致是罪魁祸首(Lionbridge ,2009)。
以销往全球市场的数码相机为例,假设在产品文档开发过程中存在术语不一致的地方(如作者将Bat-tery Adapter 与Travel Adapter 通用),这种错误会蔓延到用户手册、帮助文档、网站介绍、产品包装、培训资料、FAQ 等内容,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些文档经过多语种本地化之后,术语不一致的问题将会扩展到多个语种,在最后维护阶段的术语更改成本要比在产品数据设计阶段的术语更改成本高200倍(Childress ,2007:44),如图1所示。
J.D.Edwards 公司的术语管理研究表明,仅在一个本地化语种中更改一个术语的成本将近2000美元(Martin &Kar-sch ,2001:19)。
可见,术语管理实施越早,管理的成本越低,后期整个翻译项目质量越容易控制。
目前盛行于欧洲的翻译服务标准EN 15038:2006也高度重视术语管理,将术语库创建、术语库管理、术语一致性等作为翻译增值服务中的一个重图1术语管理成本金字塔要组成部分,要求译员遵从专业领域的术语、客户的术语或服务购买方提供的术语,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应确保术语的一致性。
有效的术语管理还可提高企业信息的复用率和可恢复性,确保翻译和本地化项目中术语使用的一致性,维护企业品牌和知识产权,同时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
2010年SDL公司的全球术语管理调查表明,92%的调查对象认为术语非常重要,95%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术语不一致会导致翻译质量问题(SDL,2010:7-9)。
《2012年自由译者行业报告》数据显示,术语在促进翻译效率提高因素中所占比例高达58.2%。
译者越早开始术语管理,积累的术语知识和相关经验越丰富,效率就会越来越高(Proz,2012:9)。
根据SDL的官方统计,使用SDL MultiTerm术语管理工具,AGFA首次翻译准确率从75%提升到95%,新的医疗解决方案的面市时间缩短60%;Giesecke&Devrient的翻译成本降低15 20%,术语复用率提高30 40%;KYOCERA的翻译专家团队工作效率提高30%,用户手册的本地化所需时间缩短50%(SDL,2013:18),术语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传统的术语管理传统的术语管理是指在落后的管理理念下,采用纯手工或简易的工具,开展的效率低下的术语管理工作。
在传统的翻译公司或翻译管理中,术语管理意识往往比较薄弱,一般只有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术语时才做出临时处理措施,基本上没有术语管理的相关流程。
如果客户有大量的翻译内容和术语需要同时更新,则会陷入无计可施的困境。
根据调查显示,国内大多数语言服务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术语管理机制,只有6%的公司部署了专门的术语管理工具,43%的公司使用Excel等表格文件进行术语管理(王华树,2013:12)。
但是,使用Excel、Ac-cess或文字处理程序管理术语,几乎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如数据完整性损失、数据操作量过大等(Schmitz,2001:539)。
根据SDL的统计,使用纯人工流程管理术语,将会使翻译项目管理的时间延长35%(SDL,2009)。
显然,这样的术语管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专业术语管理的需求,因为它们有诸多缺陷,包括:1)不便记录术语动态属性及使用状态,如设置为未审核、审核通过、作废、锁定等状态;2)不便记录元数据,如条目日期、用户、修改日期等;3)不便添加术语图像、书目、上下文信息等;4)不便按特定标准(如主题字段、语言对、领域)导出术语数据;5)不便添加从一个术语到另一个术语的交叉引用;6)不便定义访问特定术语数据的阅读和/或写入权限;7)不便进行检索、修改和更新;8)不便进行多人协作和共享等。
4现代的术语管理同传统的无意识、无计划的术语管理不同,现代化的项目要求现代化的术语管理流程和术语管理系统。
以一般的大型翻译和本地化项目为例,从立项到结项通常需要十多个主要环节,术语管理则可以从项目立项开始,贯穿项目始终,如图2所示:图2现代术语管理流程大型国际化企业通常比较重视术语管理,在项目立项或产品开发早期阶段已经开始考虑术语的一致性问题,确保术语管理尽早集成到文档和交付产品的流程中,从而消除写作、设计和翻译之间的障碍。
SAP和微软公司在术语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语言服务产业界借鉴。
SAP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语言资产管理战略,组建了包括术语专家、行业专家在内的术语管理团队,开发了专有的术语管理流程和系统。
2013年对外发布了网络版的术语管理系统(SAPterm),方便其客户、合作伙伴、语言服务商和外部用户访问。
SAPterm收录超过400万条术语,其中15万术语被翻译成42种语言,而且术语数据库会及时更新。
微软的语言卓越部门(The Microsoft Lan-guage Excellence Group)专门维护一个多语言的、以概念为导向的术语数据库,其使命是为所有需要微软术语的利益各方(包括本地化合作伙伴和任何从事语言专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资料。
微软语言卓越部门和微软的其他各个部门密切合作,确保能及时准确地为用户提供100多种语言的术语资料。
SAP和微软都创建了术语社区(Terminology Community),让用户积极反馈并讨论术语管理相关的问题。
现代化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决定了必须要用先进的术语管理系统。
术语管理系统能帮助译员完成术语相关的各种任务,确保术语使用的一致性,提高翻译工作效率(Esselink,2000:67;Bowker,2002:77;Quah,2006:105;Sofer,2006:98)。
根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国际上很多翻译技术提供商开发了越来越多的术语管理系统,国外常见的系统如Acrolinx IQ Terminology Manager、AnyLexic、BeeText Term、CATS、Concordance、crossTerm、Heartsome Dictionary Editor、LogiTerm、qTerm、SDL MultiTerm、SDLX Phrase Finder、STARTermStar、T-Manager、TermiDOG、Termi-nology Extractor、UniTerm Pro、Xerox TermFinder等。
国内的东方雅信、传神、朗瑞、雪人、语智云帆等语言服务或语言技术企业也开发了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术语管理系统或模块。
总的看来,当前的术语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可以同国际术语标准对接(MARTIF、OLIF、TBX、ISO704/12620/16642/30042等);2)可以自定义多样化的术语结构,添加包括多媒体等多种术语字段信息;3)可以存储大规模术语条目,响应速度快;4)可以主动识别术语,自定义过滤器,多种检索模式;5)可以支持多语种项目的术语管理;6)可以分权限管理,支持多用户(项目经理、内外部翻译、审校等)同时访问,实时共享;7)可以根据用户习惯灵活调整界面,互操作性强;8)可以兼容第三方系统(写作系统、内容管理、辅助翻译、拼写检查、质量检查系统等)。
5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语言服务需求持续激增,现代翻译项目管理面临诸多问题:(1)翻译文件多,单位时间任务量大,提交周期短,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客户对质量的要求?(2)随着全球市场的膨胀,需要翻译的语种正在从个位数增长至数百种(van der Meer,2013:1),而且翻译领域越来越广,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在多个语种、多个领域之间确保术语的一致性问题?(3)单兵作战或小作坊式的运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大型项目的需求,这样的项目通常需要多个团队和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如何实现不同地区的团队成员实时共享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确保项目质量的一致性?现代术语管理理念和工具能够为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