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南非叶种种

关于南非叶种种

关于南非叶种种【名称】南非叶【别名】苦叶树、苦胆叶、苦叶、苦杏叶。

【型态特征】多年生直立小灌木,高可达2~3m,径2~4cm,基部即分枝,单枝一般不分枝或上部多少分枝,嫩枝有明显的皮孔,幼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后脱落。

具叶柄,柄长约1~3.5cm,叶片倒卵形或阔倒卵形,披针形,叶缘呈疏锯齿状,有时近于全缘,长4.5~12cm,宽3.0~8.0cm,基部渐狭成楔形。

顶端钝尖、钝或具锐尖,上表面被粉状短柔,成熟即光滑,背面无毛或沿中脉被疏毛,头状花序径3~5mm,花白色~淡粉白色,花序梗纤细,长3~5mm,被白色短柔毛。

【生境分布】中南部海边、山坡地、农地、荒地及废耕地偶见,部份栽培供药。

原产非洲。

【栽培要点】种子及扦插繁殖。

【采集加工】几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叶含高量的多酚类。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降压降糖。

【用法】鲜用,煮水,晒干泡水。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体质瘦弱,头晕贫血者慎用。

孕妇和月事期间禁用。

【附注】1、本品的叶子虽苦,但回甘的口感很不错,不会死苦,适合煮苦茶或微苦型的青草茶。

2、本品大约在近20年来才开始出现国内,大都当青草药栽种,也有自生于农田、果园附近,因为叶子很苦,农民都知道可以解毒消肿。

3、尼日共和国的人民习惯以南非叶的嫩叶当蔬菜吃,并当成治癌(尤其是乳癌)的食疗蔬菜。

4、近来网络很流行介绍食用本品的叶片。

南非叶嚼在嘴里和苦菜差不多,但一会整个口腔会反馈出丝丝甘甜的感觉,这种味道很有回味感觉;这种味道习惯了还有些舍不得,因为人们总是对先苦后甜的事念念不忘。

南非干叶泡茶也是苦的味道,泡到最后也就不苦了,也有点甘的味道。

生吃南非叶:1.两片面包涂上喜爱的果酱,中间再夹一片南非叶。

2.南非叶洗干净后折叠成一小团即入口咀嚼,凉开水冲服即可,但须能耐其苦涩味;不过只要掌握舌头味觉的分布,着适当的位置咀嚼后再用凉开水吞服也不觉得苦了。

果汁南非叶:用两片南非叶加一个青苹果(红苹果效果不比青苹果好)一起搅成果汁喝。

这种吃法治癌效果最佳。

南非叶荼:将南非叶晒干后当荼来喝,老少皆宜。

生吃南非叶时,建议叶子在摘下来五分钟内吃下,防止抗氧化剂缓慢流失。

建议在饭后一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

南非叶疗效毒性并不明确区内外医生建议不要盲目服用本刊编辑部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前晚连夜安排记者采访多位肿瘤科专家和中医科专家,请他们说说这在南非、马来西亚等地被称为“抗癌名草”的南非叶,是否真有抗癌疗效。

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区人民医院、开发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等区内医院专家,也咨询了各家医院中药房,还电话咨询了鄞州人民医院和省里专家。

他们都表示未听说过南非叶,更不知道其还有抗癌作用。

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南非叶不属于传统中药范畴,网上说法不足信,建议市民不要盲目服用。

中医师:南非叶不属于传统中药范畴,毒性不明,不主张正常人经常摘着吃记者采访区内多名中医师,其中不乏王飞儿等北仑名医,得到的一致回复是,南非叶并不属于传统中药范畴,没有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换句话说,中医领域对此并无研究,也不好断定南非叶是否真有抗癌疗效。

一般来说,抗肿瘤药物的某些成分是有毒性的,用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同时这些毒性物质对正常的细胞也会有损害,因此中医师并不建议正常人服用此类抗癌药物。

假如南非叶真像网上所说,具有某些抗癌成分,那就很大可能具有一些毒性,所以像老贺村乐师傅那样,没有毛病却每天摘着南非叶子吃,或者当茶叶泡水喝,肯定是不可取的。

而且,从中医角度说,中医并不提倡单味药治疗某种疾病,而是提倡用多种复方药来治疗。

其实从中医领域来说,一些比如灵芝、铁皮枫斗等补药在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但是,中医师也不建议大家一窝蜂都去吃这些补药。

因为从中医角度说,中医提倡个性化辩证施治,虽然这些中药材能间接治疗肿瘤,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还是需要看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而定,不可盲目进补。

如果是肿瘤患者,医生也会根据病人体质和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抗肿瘤药物。

“即使真有抗癌的效果,也不是每一种肿瘤都能治。

而且,你不知道服用这类草药的剂量和时间,如果量大了,很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

”一名中医师说。

肿瘤科专家:没有听说过,网上说法不足信,个别文献的研究还不够透彻记者还采访了区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刘朝辉和开发区中心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温宏升,他们都表示此前并没有听说过“南非叶”,也从没有听业内同行谈起还有这个药草。

为了更好的验证“南非叶”在肿瘤界是否是“抗癌名草”,刘朝辉还帮记者联系了宁波市肿瘤专业龙头医院鄞州区人民医院的肿瘤放化疗科主任陈俊,和省内的几名肿瘤专家,他们也都表示没听说过“南非叶”,也不建议大家盲目服用。

“在有些草本植物中,确实提取了一些抗肿瘤成分,比如红豆杉中提取的一些成分有抗癌作用,还被做成了药。

但治疗肿瘤,中草药最多只能起辅助治疗作用。

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某种中药能直接治疗肿瘤的。

”刘朝辉说,即使是某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也不能过度依赖。

我区唯一一名中西结合肿瘤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只找出一份专门记载南非叶的文献《南非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这篇东西并不是出自国人之手,作者是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医学暨保健科学院一名副教授。

这位医生帮记者仔细分析了这篇文献,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她认为,这篇文献确实举例说明了一些人吃了南非叶而产生了抗癌效果,但从严谨的角度来看,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它的作用。

文献虽然证实南非叶含有倍半萜内酯和斑鸠菊苷这两种抗肿瘤成分,但对南非叶的中药性味还不是很明确,对其副作用和毒性也没有做进一步透彻研究。

因此,她和以上几位专家的意见一致,不建议盲目服用南非叶。

南非叶有什么功效?真的抗癌降血压吗?日常食用需要注意吗?【南非叶】保健成分:菊科斑鸠菊属双子叶草本植物扁桃斑鸠菊的叶扁桃斑鸠菊别名桃叶斑鸠菊、杏叶斑鸠菊、神奇叶、尖尾凤、肝连、苦树、苦胆叶,苦叶、苦茶叶、南非树南非叶又称将军叶、苦茶保健内服主要针对:①调理高血压、糖尿病、尿酸和胆固醇②对闪光、老花眼、近视及青光眼也有显著的功效③降血压、降胆固醇、治糖尿病④抗乳腺癌(关于抗其他癌症的记录,在国外专业资料中抱歉没查到)⑤杀疟原虫⑥防辐射护肝内服注意:①由于是味苦性凉,故身体虚弱、胃寒、低血压、手脚麻痹、贫血、骨瘦如柴和经常头晕者慎服或从小剂量服起加观察②孕妇、月事期间禁服③南非叶经过高温烹煮后,抗氧化剂就会削减,因此生用的效果最好。

④一般人每天吃一至两片南非叶已经足够,过量对肾可能带来负荷外用针对:①痔疮肿痛②皮肤搔痒南非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杨早(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医学暨保健科学院,马来西亚南非叶作为抗癌草药在东南亚及台湾等地民间应用较多,而中国大陆则对此较为陌生。

本文就南非叶扁桃斑鸠菊(VernoniaamygdalinaDel.)的品种基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1品种基源南非叶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扁桃斑鸠菊(VernoniaamygdalinaDel.)的叶。

扁桃斑鸠菊别名桃叶斑鸠菊、杏叶斑鸠菊、神奇叶、尖尾凤、肝连、苦树、苦胆叶,苦叶、苦茶叶、南非树等[1],原产于热带非洲,在尼日利亚等地被当做一种蔬菜。

虽在东南亚名之为南非叶,其实最多见于西非,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赤道非洲地区,一般生长在接近水源的草原及森林地区,也可以生长在海拔高达2000m的地带。

需要充足的阳光,虽然比较耐旱,不过更适宜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适应所有土壤类型,为多年生乔木或小灌木。

在非洲可高达10m,直径不超过40cm,树皮呈灰色或褐色,光滑,可有纵向裂隙;茎被短柔毛,具叶柄;树叶呈椭圆形、披针形或椭圆形,一般长4~15cm,最长达28cm,宽1.2~4cm,最宽者15cm,基部楔形或圆形,上被薄短柔毛,头状花序可见10~24朵小花,花冠白色,少数略带淡紫色、紫红色或粉红色[2]。

扁桃斑鸠菊可以长成大树,但栽培状态下它更多是被修剪为灌木或作为篱笆,可以采摘南非叶7年。

在东南亚地区,多为直立小灌木,高可达3m,直径2~4cm,基部即分枝,单枝一般不分枝或上部有一些分枝,嫩枝有明显的皮孔,幼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后脱落。

具叶柄,柄长约1~3.5cm,叶片呈倒卵形或阔倒卵形、披针形,叶缘呈疏锯齿状。

顶端钝尖、钝或具锐尖,上表面被粉状短柔,成熟即光滑,背面无毛或沿中脉被疏毛[2]。

由于叶子具有独特的气味和苦涩感,因而经常被称之为苦叶。

热带雨水充沛环境下,南非叶生长茂盛,可以地下根蔓延,或简单的扦插,甚至盆栽,在1~2个月内即长至1m高。

2化学成分扁桃斑鸠菊化学成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活性成分有皂苷、生物碱、萜类、类固醇、香豆素类、黄酮类、酚酸类、木酚素、氧杂蒽酮、蒽醌类和倍半萜等。

目前,已从扁桃斑鸠菊分离得到5类共32个化合物。

它们是1个甾醇类化合物、3个黄酮类化合物、6个倍半萜烯内酯类化合物、10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和12个脂肪酸类化合物[3]。

其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甾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见图1,倍半萜烯内酯类化合物见图2,甾体皂苷类化合物见图3。

3药理研究南非叶中的倍半萜内酯(如vernodalin和vermomyg-din)和斑鸠菊苷(如venoniosides)都有很强的抗癌药理活性[4]。

南非叶的抗癌报告自1969年开始出现,有研究者发现其氯仿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从中分离得到2个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Vernodalin和Vernomygdin[5]。

1993年,日本的研究人员观察到被野生黑猩猩作为草药使用的南非叶有防癌、抗癌和抗菌作用[6],同一年,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包括南非叶在内的几种热带植物的提取物都具有抗突变作用[7],埃塞俄比亚学者研究发现,南非叶的部分氯仿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8],继之尼日利亚的学者们又观察到南非叶对亚硝胺类致癌物有拮抗性[9-10]。

----注:此处有图表,因无法粘贴而省略!2000年起,很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南非叶抗肿瘤机制和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工作[11-12],分别从南非叶水提取物、氯仿等部位发现其具有干扰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DNA合成的作用,在体外可影响单信号蛋白酶ERKs的活性,并对人乳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13-14]。

2006年,尼日利亚学者再次证实南非叶有拮抗亚硝酸盐所致突变的作用,并发现其可减少胃癌发病率[15]。

2008年,美国杰克逊大学的研究人员以MTT法检测证实南非叶提取物在体外对MCF-7细胞有抑制作用[16],并可干扰人乳腺癌BT-549细胞DNA的合成[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