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概论与科技论文写作上篇科学研究概论第一章科学与技术第一节科学与技术的概念一、科学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3.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由此可见,科学已不再只是“知识体系”,而是一种建制,一项事业,是与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科学的定义应深化为“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它在社会总体活动中表现出认识世界和发生世界两方面的功能。
前者是科学的认识功能,后者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
二、技术技术是人类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它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 从如能看,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提供物化现实,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2> 从研究的性质和成果形式来看,科学是发现,是创造知识的研究,其成果表现为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新法则;技术是发明,是综合利用知识于生产需要的研究,其成果表现为工具、设备、工艺、方法的发明。
(3> 从认识论来看,科学主要属于由实践到理论转化的领域,而技术主要属于同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领域。
(4>从选题来说,科学的选题主要来自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的需要;而技术的选题则来自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问题的需要。
(5> 从社会功能来看,科学对客观事实及其规律的探索和概括,往往具有长远的、根本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技术则追求实用性,具有提高生产率的现实意义,常常产生宏大的、直接的经济效益。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反映出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与生产合为一体的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显著的特点。
(1> 科学理念的重大突破,是技术进步的前提。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 技术的进步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实验手段。
现代科学研究绝大多数离不开实验与观察,而实验与观察则依赖于技术所提供的强有力的手段,这种科学发展依赖于技术进步的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化的趋势,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3> 技术是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和桥梁。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性,在于认识世界。
然而,科学研究成果并不能自觉地转化为生产力,只有通过技术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应用于生产,物化为生产力。
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新技术是保证生产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一切新技术都来自于科学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这样就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体系。
这种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趋势,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产物,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三个显著特点。
综上所述,科学与技术本身具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科学产生技术,技术也产生科学;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注重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考虑技术;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与生产合为一体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三大特点。
第二节高技术一、高技术的概念与特征“高技术是指正在迅速发展的、处于最前沿的、超越于传统研究方式和工艺技术的新兴技术”。
它的主要特征是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
简言之,高技术是指基本原理建立在当时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
因为高技术从总体上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高技术竞争已成为当前国际间激烈竞争的热点。
谁能在发展高技术方面领先,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可以这样说,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争夺战。
二、高技术领域1.生物技术:是应用于有生命物质的技术的总称,又称生物项目,包括基因项目、细胞项目、酶项目和发酵项目四个方面。
它综合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生化项目理论以及基因重组、细胞融合、核移植技术来改造生物、创造新物种,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畜牧业、医药卫生事业等的发展,而且对环保、能源技术有很强的渗透力,因而生物技术是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支柱技术。
2.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是高技术的先导,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3.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项目技术,是人类沿宏观领域扩展的新技术之一,包括对大型运载火箭、巨型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永久空间站、空间资源、空间工业、空间运输和空间军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航天技术的发展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可以预见,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及空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必将对人类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4.新材料技术:是所有高技术的基础。
包括对超导材料、耐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陶瓷材料、非晶体材料、单晶材料、纤维材料、超微粒材料、高性能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的和利用。
5.新能源技术:是新发展的利用先进技术所获得的能源的总称,是高技术的支柱。
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地热技术、海洋能技术、风能技术等。
其中核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是背后能源技术的主要标志。
6.海洋技术:又称海洋项目,也是人类沿宏观领域扩展的新技术,包括深海挖掘、海水淡化以及海洋中生物、矿产、化学和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是海洋技术的主要标志。
三、我国的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1986年3月,我国制订了《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简称“863计划”。
该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为缩短我国在高技术领域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首先在一些重要领域对世界先进水平进行跟踪,力争有所突破。
“863计划”提出了以下7个领域的15个主要项目作为研究开发的目标。
1.生物技术:研制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提供防治肝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新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蛋白质项目等。
2.航天技术:研制性能先进的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为和平目的的空间研究与开发(如载人空间站及其应用>。
3.信息技术:研制能满足多领域应用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光电子器件、光电子系统集成技术、信息的获取、传递与处理技术。
4.激光技术:研制高性能、高质量的激光器及其在加工、生产、医疗和国防上的应用。
5.自动化技术:包括对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6.新能源技术:开发高效低污染的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开发能大幅度提高核燃料利用率的先进核反应堆技术,研究、建成项目性反应堆等。
7.新技术:开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四、高技术产业是指应用高技术生产电子、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激光、科学仪器、生物项目等方面产品的产业。
因为这种产业高度依赖知识,故又称“立足科学的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第二章科学研究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概念一、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研究实质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创造知识,即创新、发明和发现,是探索未知事实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另一部分是整理知识,即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使其规范化、系统化,是知识继承的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给科学研究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未知事实或未完全了解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的实践活动。
前半部分是科学研究的创新活动,后半部分是其继承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了探索未知的创造知识部分,又包括整理知识的继承前人知识部分。
在科学研究中,整理知识与创造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
例如:门捷列夫的早期研究工作只是对前人已经发现的诸多元素进行排序,可以说是整理已有知识的实践活动。
然而,当他按原子量、原子价大小不同排列之后,发现元素有周期性变化,原子量与元素性质之间有函数关系。
并且有的排序断裂表明还有元素有待发现,从而提出元素周期律理论。
这就成为创造了前人未知知识的实践活动。
二、科学研究的内容1.观察或探索未知事实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
2.验证与发展有关事实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
3.对已有知识的分析、整理、综合以及规范化、系统化的实践活动。
第1个内容是探索未知,创造知识的实践活动;第2个内容是验证与完善知识的实践活动,既有对已有知识的继承问题,又有对已有知识的创新问题;第3个内容是整理知识,继承知识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类型根据研究过程、研究性质、研究方法区分。
一、按研究过程分类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三类。
1.基础研究的概念(1>基础研究的概念:没有特定的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的研究,称为基础研究。
通常是指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6大基础学科中的纯理论研究。
在基础研究中还包括一种有特定目标,但运用基础研究方法的基础研究,称为定向基础研究或目标基础研究,又称应用基础研究,通常是指定向的基础理论研究,或项目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科学方面的基础理念研究。
此类基础研究多数在企业进行。
(2> 基础研究的特点:①没有特定的实际要求和应用目的,但探索性强;②研究周期长,一般没有时间限制;③不急于评价;④研究成败的关键是学术带头人的水平;⑤多数情况对费用没有固定要求;⑥一般没有保密要求;⑦成功率小,一般不到5%-10%,实现商业化、企业化的占2%-3%。
然而一旦成功,其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⑧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
2.应用研究(1>应用研究的概念: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有,称为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一种解决当前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应用研究对象的核心是技术,它在整个科学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起着使科学理念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相结合的作用。
(2>应用研究的特点:①有明确的目的;②有时间限制;但有一定的弹性;③在适当时候作出评价;④研究的选题和组织工作起重要作用;⑤需要的费用较多,但控制较松;⑥有一定的保密性;⑦成功率在50-60%之间,实现商业化、企业化的可能性较大;⑧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专利、原理、模型。
3.开发研究(1>开发研究的概念: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统称为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