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九年《其他简单机械》word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其他简单机械》word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
学案补充《其他简单机械》word 学案
【小测】
1.杠杆的平稳条件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2、依照平稳条件能够得出:当L1>L2时,平稳时动力_______阻力,是
杠杆;当L1<L2时,平稳时动力________阻力,是杠杆;当L1
〓L2时,平稳时动力_______阻力,是杠杆;
3、假如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N,动力臂是40cm,阻力臂是10cm,杠杆
平稳时,阻力时 N。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明白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3)、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4)、能综合运用滑轮、滑轮组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方法:能综合运用滑轮、滑轮组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能综合运用滑轮、滑轮组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难点:滑轮组的特点
活动一、1、想一想:楼梯不够宽,如何样把又重又长的木料运上楼?
做一做:你有哪些方法完成那个任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吗?
活动二、1、使用滑轮时,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滑轮称为动滑轮。

2、使用定滑轮时不能但能够;使用动滑轮
时不能但能够。

使用滑轮组即能够,又能
够。

活动三、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在一起叫。

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
擦,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确实是。

若吊起动滑
轮的绳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课堂例题】
1、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变形杠杆,定滑轮实质
是个____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杠杆.
2、使用定滑轮_______省力,然而能
_________________,给工作带来方便。

3、使用动滑轮能___________,但不能
___________,且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升
高距离的_____。

例1、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的三种拉法,
所用拉力F1、F2、F3,下列式中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例1
例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16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2m,
则他至少要用_______N的拉力,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
距离为__________m.
【达标检测】
1、在下图中,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要求
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向下,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请在图中画出绳
的绕法。

学情反馈
图1 图 2
2、在图2中,一个站在地面上
.....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画出
滑轮组的绕线.
3、一根绳子能承担的最大拉力为250N,现用这根绳子来提起900N的物体,
并要求拉力方向向下。

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在图的方框中画出
其装配图。

4、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
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
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
= ;
F2=;
F
3=。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中考链接】
9.(09·青岛)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摩

忽略不计),所用拉力为
A.120N B.60N C.240N D.30N
答案:B
(09温州)1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答案:D
(09丽水). 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
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
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
发觉,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
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
..可取
..
的是
A. 与同学分析可能缘故
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N
1 1.0 0.65
2 1.5 0.90
3 2.0 1.15
教学反思
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答案:B
(09四川自贡).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答案:B
(09河南)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
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A.500N B.250N C.300N D.800N
答案:C
3.(09·聊城)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
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答案:C
6.(09·新疆)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图1
答案:C
25.(09·孝感)如右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
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A的重力G=100N,重物A上升
速度为0.2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
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50N 0.4m/s B.50N 0.1m/s C.200N 0.4m/s
D.200N 0.1m/s
答案:D
(09江苏).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工人用的拉
力为N,木箱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答案:200 增大
(09·湖北宜昌市)20.物体重1000N,假如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要用__________N的力。

假如用一个动滑轮提起它,要用_________N的力。

(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答案:1000;500
17. (09·天津)物体重l 000 N,假如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N的力;假如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的力(不计摩擦滑轮自重).
答案:1000;500
15. (09·广东茂名)成人正常体温约℃,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
约kg。

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1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37;50;大于
(09山东平原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下图中画出拉力F =G /3的绳子的绕法。

(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32. (09·凉山州)在图中画出拉动汽车时,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答案:
25.(09·广西玉林)如图13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

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
所示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假如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觉什么规律?(说明分析或运算什么,得到什么结论。

写出一个即可)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甲 0.98 0.2 0.98 0.2 乙 0.98 0.2 1.02 0.2 丙
0.98
0.2
0.55
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