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B.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C.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2 .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小陈在商丘日月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50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5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5km/h B.1.5km/h C.6km/h D.15km/h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当入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为0°D.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时,反射角是60°4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5 .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6 .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小铁钉受到的重力约为5N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D.黑板的长度约为12m7 .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商店安装大量的玻璃,是利用光的反射增大了店内空间C.放大镜观察邮票是利用光的反射D.东方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8 . 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物理”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物理”两字是()A.颜色变淡的虚像B.颜色变淡的实像C.颜色变深的虚像D.颜色变深的实像9 .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B.沙漠中的“海市蜃楼”C.水中的筷子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10 . 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其中介绍了曾侯乙编钟如图所示。

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木锤敲击编钟使其振动发声B.同一组编钟通过改变钟的大小来改变音调C.编钟具有特殊的音色,雄浑深沉D.用不同力度敲响编钟,响度相同11 . 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12 . 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是因为它们的响度太小C.声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不能传递信息D.声纳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工作的二、填空题13 . 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电铃声音逐渐变小,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乙,秒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_.15 . 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______现象。

16 . 2018年12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火箭升空瞬间,出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17 . 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将温度计放在_____(红/紫)光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比放在可见光区域内还高,此种不可见光具有显著的_____效应.验钞机利用了_____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19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距透镜30cm时,此时能在光屏上成像,物体的像距透镜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cm~15cm。

现将物体向透镜远离5cm,则此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相比原来的像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 . 在天更蓝、水更清的碧阳湖畔,平静的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和煦的阳光洒向湖边茂密的树林,走在树荫下,看到地面上圆形的光斑,这是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21 .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___(上方/下方/左方/右方)指才正确.三、实验题22 . 下表是小明同学做水沸腾的实验数据时间/min1234567温度/℃90949798989898(1)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描绘出水的沸腾图象(________)(2)从表中可知,该同学所在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3)从以上所知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 如图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所用的装置应该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

如下左图所示,将试管放在烧杯中隔水加热,这种加热的方法叫做“水浴”法,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使被加热的物质______,并且温度变化比较______,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在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在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填“物质A”或“物质B”)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像海波这类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2分钟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或“液态”)。

24 . 如图所示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实验.请根据实验在下面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⑴实验A:说明光在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⑵实验B:反映的是__________的工作原理;⑶实验C:验证了____________的存在;⑷实验D:实验中蒸汽顶开软木塞说明内能可以转化为________能.25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AB=_________cm,TBC=_______s,AC= ___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AC 偏____________(填“大”或“小”);26 .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2)请在图甲中画出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_____(选填“偏离”或“靠近”)法线。

(3)如图乙,把纸板NOF向后折,可以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此时反射光____________(选填“仍存在”或“不存在”)。

(4)图甲中,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_。

27 .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光线较_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效果明显。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

28 .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它的焦距是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乙图所示,调整后再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屛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屛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29 .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所用注水玻璃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