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感觉与知觉
(六)运动觉
感受器:肌肉、筋腱、关节中的神经末梢
(七)平衡觉
感受器:内耳道的前庭器官
(八)机体觉
感受器:内脏器官壁上的神经末梢
三、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感觉的能力):是感觉器官
对刺激物的 感受能力。
2,特点:局限性,可变性,个别差异性
绝对感受性 (E)
局限性
绝对感觉阈限(R)
E=1/R
韦伯定律 差别感受性 K=△I/I 差别感觉阈限(△I)
问题一:大夫的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
问题二:足球表面的皮子通常情况下是黑 白相间,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三:宇航员在训练过程中,其中有一 项是忍受孤独训练,请问人在剥夺感觉的 情况下,人最多能忍受几天?
问题四: 飞机上的黑匣子是什么颜色的?
第四章
感觉 知觉 观察
感觉、知觉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感 觉
一、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一)视觉(vision)-----1.
主导感觉
适宜刺激:400 —— 760毫微米(nm)的光波
宇宙 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红外线
雷达
无线电波 电视 短波 广播
交流电
条平行线看起来不 平行了。
中间矩形的四条边看起 来是弯曲的。
中间的四边形是矩形, 而不是顶边比底边宽的 四角形。
一公斤铁和一公斤棉花的物理重量相 同,但人们用手掂量时会觉得一公斤 铁比一公斤棉花重得多
焦急地期待、通宵地失眠、百无聊赖、无事可干 等都会使人感到时间过得很慢,有所谓“度日如 年”“一日三秋”之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事业 或欢乐的活动,会使人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有所 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感 。
苦 咸 酸 甜
你好
你好
由于箭头方向不 同,两条等长的 线段看起来不一 样长。
由于圆的位置不 同,两条等长的 线段看起来不一 样长。
两条等长的线段因 为两条附加线的干 扰看起包 围看起来变得大小 不同
由于线条的分割两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
观察
一、什么是观察和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
从现实中获得感性材料的积极主动方式。
观察力是观察的能力。 二、发展观察力的意义 三、良好观察力的特点 1.客观性 2.全面性 3.准确性 4.敏捷性 5.创造性
四、观察力的培养
(一)在观察前做好准备活动
图一
图二
(三) 知觉的理解性
1.含义: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 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 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2.影响因素: 知识经验,言语提示,情绪态度
柱 子 是 圆 的 还 是 方 的 ?
不 可 能 图 形
(四) 知觉的恒常性
1.含义: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 的时候,个体对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 变。 2. 种类: 3.影响因素:经验
可变性
1.感觉的适应: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
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规律:强刺激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引起感受性提高 常见:视觉的明适应,暗适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时对比
(1)感觉对比
继时对比 正后像
(2)不同感觉间相互影响:联觉
3.感觉后像
负后像
闪光融合
个别差异性
感觉补偿 特殊职业 年龄,主体状态
可见光谱 紫 400 蓝 500 绿 黄 600 红 700
光波图
2. 视觉器官:眼睛(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视椎细胞)
3.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 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混合---- 三原色:红黄蓝 4. 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全色盲
(二)听觉
适宜刺激:16——2万HZ之间的声波
在海上飞行时,海天一色,找不到地 标,海上飞行经验不够丰富的飞行员因分 不清上下方位,往往产生“倒飞错觉”, 造成飞入海中的事故。
当你坐在行驶的车里,看车窗外 的景物时会以为景物在移动。
30
:
33
:
37
线AB和线CD长度完全相等,虽然它们看起来相差很大
谢泼德桌面:这两个桌面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 如果你不信,量量桌面轮廓,看看是不是
米勒· 莱尔幻觉:哪条红线更长?【解析】信不信由你,两条红 线完全等长。透视的运用大大地增强了传统的米勒· 莱尔幻觉版 本的效果。相形之下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苦
酸
咸
甜
做天明表 今师起日
明日师表 今天做起
发展体盲运动
做天明表 今师起日
明日师表 今天做起
发展体盲运动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感觉、知觉、观察、晕轮效应、近因 效应、刻板印象 2.举例说明:明适应与暗适应、继时对比、后像
3.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分别包括哪些?
4.从知觉对象划分,可以把知觉分为哪些种?
5.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举例加以说明。
6.常见的错觉有哪些?举例说明。
7.什么是社会知觉?在社会知觉中容易出现哪些偏 差?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偏差?
感受器官:耳朵(耳蜗)
声音的三种属性:音调、音强、音色 (三) 味觉 感受器:舌(味蕾 ) 适宜刺激: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四)嗅觉
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感受器: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适宜刺激:机械的,温度的,伤害的刺激 感受器:皮肤和粘膜上的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五)皮肤觉
2. 种类
对别人的知觉 自我知觉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3.在社会知觉中容易出现的偏差
(1 )首因效应:初次打交道给人留下的印象
(2) 晕轮效应:对某人某些特点印象深刻从而掩 盖了其它特点的现象 (3) 刻板印象:对社会上某类人的固定看法
(4)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 印象
(四). 错觉
1.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2.要有相应知识准备
(二)在观察中,进行观察方法指导, 培养观察技能
(三)观察后,对观察结果进行处理, 分析,总结,运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直观教学中感知规律的运用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容易出现的 社会知觉偏差 1.认真对待第一印象 2.防止发生晕轮效应 3.消除刻板印象 4.重视运用近因效应
知觉
一、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 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一) 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感官不同
视知觉 听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 触摸觉
(二)根据知觉对象不同
空间知觉:大小、形状、距离、方位 时间知觉:顺序性、延续性 运动知觉:物体在空间位移
(三) 社会知觉
1. 定义: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 别人、对自己以及对群体的知觉 .
(1).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2). 个体主观因素
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你好! 你好
图二
图一
对象的运动
距离上接近、形状上相似、空间上连续
图一:距离上接近
图二:形状上相似
图三:空间上连续
(二) 知觉的整体性
1.含义:在刺激不完整时人们仍能保持 对刺激物的完整认识。(整体与部分)
2.影响因素:知识经验
1.含义: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 歪曲的知觉 2.种类
(2)时间错觉
(3)运动错觉
(1)空间错觉(大小,形状,方位等)
(4)形重错觉 (5)颜色错觉 (6)对比错觉
(7)视听错觉
三、知觉的特性(规律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1.含义: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 择出知觉对象(对象与背景)
2.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