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标准
系(部):经济与管理系
教研室: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
日期:2010年9月1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11040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总学时数:72学时(理论课学时数:54,实践课时数:18)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1课程概述
课程的性质
1.1.1必修课
1.1.2专业核心课
课程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和特殊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

《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就是针对企业中人力这一特殊资源的规划和设计、选拔和获取、保持和激励、控制和协调以及培训和开发等内容展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掌握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业务,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奠定“管人”的基础。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术、技巧。

使学生不仅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面向专业岗位,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

基于此,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以下几点:
一是操作性是本课程的重点。

针对企业实际,重点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将相应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为此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案例;
二是实用性和实效性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要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强调学以致用,要关注本学科新技术的发展,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方向;
三是理论性是本课程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重基本理论的讲授,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课程基本目标
知识目标
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供需分析、编制与实施。

3、人力资源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程序、分析方法。

4、人力资源的获取
5、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
6、绩效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7、薪酬福利管理的内容及内涵
8、劳动关系管理
9、职业生涯的规划
职业技能目标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能针对某个企业分析出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特点以及优缺点,并能简要制定出适合于该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的能力。

职业证书
学习完这门课程,为考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奠定基础。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讲述了有关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种职能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成了这类课程的基本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职能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上,我们选取了以下主要课程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的获取、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个体分析。

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本课程共安排学时72学时,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

因此,授课中,重视理论传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本学科实践操作的基本技术,提高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在学生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

通过案例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力求兼顾基础理论、方法技术与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既注重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注重较多的案例分析。

课程教学内容
4实施建议
教学组织建议
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

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

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4、对本课程的教学,一般适合采用以下方法和形式:教师讲述、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模拟实验和到企业、事业单位调查实习,并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评价建议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及其分析应用等综合技能,考核方式采用平时、笔试相结合的考核。

2、教学过程评价
(1)教学理念先进,注重以人为本。

(2)考核方式较为合理,注重平时考查;
(3)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考核成绩(满分100分)=平时(20%)+笔试(80%)
教材选用
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教学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结合。

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本课程主讲教师需要具备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并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实践技能,具备双师素质。

教学团队3-5人。

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求有一定得实习实训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方法、流程,对相关理论有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要求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

在学院宽带信息网的支持下,应通过学院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

其它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管理学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学习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人员素质测评》、《员工招聘与培训》等课程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制人:
编制单位: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
编制日期:
教研室主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