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发展史 PPT
实际上,1903年改制前的岳麓书院不具备现代大学的任何特 征,湖北自强学堂虽有高等学堂的性质但仍不属于大学,京师 大学堂则诞生于北洋和南洋之后。
中国真正的第一所现代大学1879年由两所诞生于60年代的 教会学院合并而成的外国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书院,于 1905年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学模 式设立的,这所实力雄厚的大学最终在解放后被强行解体,有 关系科并入在沪其他高校,校址在今华东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发展史
中国大学发展史 一、古代的“大学” 二、1870-1922年的大学 三、1922—1949年的大学 四、1949—1978年的大学 五、1978年以后的大学
一、古代的“大学”
溯流而上,纵向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中国古代高 等教育有两千年的发展历程,其虽没有“大学”之形,但 却有“大学”之实。
二、1870-1922的大学
北洋大学堂(1895年由天津中西学堂改办)是中国近 代官办最早的大学,今天的天津大学。
京师大学堂(首任校长严复),1898年在戊戌变法应运 而生,是光绪帝变法设立的清朝最高学府,是政府设立的第一 所国立大学。
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时设京师、北洋、山西三所国 立大学堂,并先后创立南京两江、武昌两湖、广州两广、北京 京师四大优级师范学堂。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
宋代书院的出现意谓 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
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 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 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市嵩山南麓) 并称宋朝四大书院。
一、古代的“大学”
观书有感二首 宋代: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福建南溪书院)
文献记载,“五帝”时代,“大学”一词已经已经用来 指较高等级的学校。
《大学》开宗明义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古代的“大学”
西汉时,汉武帝从大儒董仲舒之请,创立太学,设置五经 博士,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其太学生在东汉臻极盛时。
从汉代的太学,到隋朝、魏晋、明、清的国子学(国 子监),都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
四、1949--1978的大学
1949年,中国大学经历第二次重大转型。全国共有高 等学校205所,在校生11.65万人;除延安时期解放区的大学, 共产党开始接收旧国立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 学。国立大学取消国立二字。北洋大学更名天津大学。所有 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改造为公立大学。
1949年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干部 人才。
2、1999年前后,又开始了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 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的“985工程”,北大、清华、复旦、 上交、西交、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首批入选。
各校都开始合并,新浙江大学组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 、门类最全的大学。 清华大学合并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则合并北京医科大学 ,
华中理工与武大谈崩,自辟炉灶,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武汉 城建学院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则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 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1952年进行了院校调整,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除 北平大学(北京大学)之外,民国几所名校都被拆的七零八 散。包括教会大学在内的原私立大学几乎全部取消。
清华、交大等校还支援东北建立起了专门学习苏联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军工(现在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哈尔 滨工程大学等校)。
五、1978年以后的大学
1978年,共有高等学校598所,在校生86万人;1993 年,高等学校已达1075所,在校生279万人。80年代中期,曾 有每三天出现一所大学、年增100多所的盛况。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数年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观念调整后, 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为标志, 中国大学开始了百年来的第三次重要转型发展,即以欧美高 教模式为主,参照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经验,走上自主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模式的道路。
五、1978年以后的大学
1、1995年开始了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的“211工程” 。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上交大、浙大、西交大、中科大 共8所大学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国立北京大 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五所中 国顶尖学府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五大名校联考。 此即民国五大名校名称的来历。
三、1922--1949的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 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 浙大迁到贵州; 武大迁到四川乐山, 中山大学颠簸三南, 东北大学辗转陕川, 同济大学流落至四川宜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为标志,中国大学开始了百年发 展历史中第一次重要的转型。1922年新学制的制定最终主要 参照美国教育体系来完成构建。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国民党定都南京,国内形势 趋向稳定。国民政府纪念先总理孙中山,于依次捷占的四大 古城(广州、武汉、南京、浙江)建设国立中山大学、国立 武汉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国立浙江大学。
2000年,中国高校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吉林大学合并长春科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二、1870-1922的大学
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哪一所?长期以来一直 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有千年历史的湖南大学前身岳麓书院; 有的说是创办于1893年的武汉大学的前身湖北自强学堂; 有的说是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学; 有的说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
二、1870-1922的大学
在推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方面,上海南洋公学、清华留 学预备学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先后成为早期的三大留 学预备学校。
清华大学始于1911年庚款兴学而创立的清华学堂,初 期为留美预备学堂。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 年制大学生,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三、1922--1949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