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影发展史全套课件

中国电影发展史全套课件

与蔡楚生合导了电影《一江 春水向东流》。
代表作有《乌鸦与麻雀》、 《聂耳》、《林则徐》、 《枯木逢春》等。
桑弧
《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 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 片)
《祝福》(1956年,是新中国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魔术师的奇遇》(中国第一 部立体电影,3D电影)
费穆
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变的《祝福》(夏衍编剧)是我国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一批“献礼片”标志着新中国电影 的成就,如《林则徐》、《风暴》、《老兵新传》、 《五朵金花》(白族)《林家铺子》(茅盾)《青春之 歌》(杨沫)
中国第一部禁片《武训传》
60年代前期,中国电影更加成熟,题材更加多 样。优秀影片有《红色娘子军》、《小兵张 嘎》、《早春二月》、《李双双》、《甲午风 云》、《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
这时“左”的东西逐渐抬头,曾发动过对几部 电影的批判。
中国电影奖项
百花奖
百花奖:原名“大众电影百花奖” 始创于1962年 群众性电影奖 奖杯“百花仙子”雕像,寓意“百花齐放” 特点:群众投票,代表观众意见,反应票房价值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2、中国电影奖项 3、中国六代导演 4、其他著名导演 5、中国电影流派 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
1896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播放电影。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播放电影,被中国人 成为“西洋影戏”
金鸡奖
始创于1981年农历鸡年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
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电影奖。 奖杯“金鸡啼晓” 象征“百家争鸣” “专家奖”
华表奖
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 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 “政府奖”
金牛奖 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大奖
骏马奖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奖
1922 年 与 张 石 川 等 创 建 明星影片公司。主要作 品有《孤儿救祖记》、 《姊妹花》、《玉梨魂》 等。
张石川
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1927年 导演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 烧红莲寺》,
1931 年 导 演 中 国 第 一 部 有 声 片 《歌女红牡丹》。
他的影片具有平易、朴实、手法 灵活、故事性强的特点。
代表作有《难夫难妻》、《三 笑》、《燕归来》等。
《歌女红牡丹》
《火烧红莲寺》
第二代导演
主要活动时间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蔡楚生、费 穆、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桑弧等。
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 电影的转变。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从单纯 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 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
孙瑜
电影编剧、导演。他的作品注重 文学性和镜头画面的意境,被誉 为“诗人导演”
代表作《故都春梦》改编自张恨 水《啼笑因缘》
《野草闲花》主演阮玲玉 《武训传》等。 中国电影插曲的首创者 第一首电影插曲《寻兄词》
郑君里
电影演员、导演。
出演了《大路》、《新女 性》、《迷途的羔羊》等影 片,被称为“电影候补皇 帝”。
第 一 家 电 影 制 片 厂 “东北电影制片厂”
第一部纪录片《民主 东北》
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
新中国电影基地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
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66年之间的电影统称为“十七年 电影”
50年代的电影,多歌颂人民革命斗争。《白毛女》、 《钢铁战士》、《南征北战》、《董存瑞》。
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城市之夜》 “国防电影的代表”《狼山喋血记》 《生死恨》;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主演:梅兰芳) 代表作:《小城之春》 东方电影的开荒之作
吴永刚
1934年编导其第一部 影片《神女》,被誉 为“达到了中国默片 的最高峰”。
1980 年 导 演 的 影 片 《巴山夜雨》(与吴 贻弓合作),获得了 第一届中国电影“金 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在艺术上,这类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注意把写 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 律。
蔡楚生
蔡楚生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 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 电影的奠基人”。
《渔光曲》这是我国影片首次 在国际上获奖。
与郑君里合导的作品《一江春 水向东流》创建国前票房最高 纪录,被誉为中国版的《乱世 佳人》。
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 馆拍了中国第一部电 影《定军山》。
导演任景丰,京剧演 员谭鑫培主演黄忠,
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 诞生。
192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创办我国第一所明星学校“明 星影戏学校”
1931年,我国拍了第一部有声故事 片《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蜡 盘发音片
30年代,中国电影出现了一个繁荣期
• 左翼电影硕果累累:《姊妹花》、《渔 光曲》、《神女》、《桃李劫》、《狼 山喋血记》、《压岁钱》、《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等
《姊妹花》创造了连续在一家影院放映 60天的记录
《渔光曲》于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成 为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创造了连续放映 84天的记录
解放区电影突飞猛进,实现了 多项人民电影的“第一”
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
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 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无声故事片。电影内 容多受五四精神影响,有反对封建的倾向,形 式上保留较多的舞台程式,表演上受卓别林影 响。
郑正秋
1913 年 与 张 石 川 合 作 编 写并导演了中国第一部 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爵奖”,世界九 大A类电影之一
长春电影节
珠海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色:“大学生办,大学 生看,大学生评”
华语电影三大奖
大陆的百花奖 香港的金像奖 台湾的金马奖
中国电影三大奖
百花奖 金鸡奖 华表奖
中国电影的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
时间大体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他们是中国 电影的先驱,民族电影的奠基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