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群落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群落结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3 节群落的结构
壱、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壱)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
1、课程标准要求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课程标准解读
群落的结构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
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属于高中生物必修3 第四章种群与群落中第三节,是之后要学习的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不同版本的比较
弐、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 群落的结构特征;
2) 丰富度的概念;
3) 生物种群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4) 种群的空间特征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 生物种群内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2) 种群的空间特征及应用。

(三)学生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种群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

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
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三、教学目标
1、阅读课本71 页,举例说明什么是群落,说出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解释丰富度。

2、阅读教材72-74 页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分析种间关系曲线图,分别判断
不同曲线图代表的种间关系。

3、阅读教材74 页,问题引领,归纳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四、评价设计
目标一、依据池塘图片判断归纳群落概念。

目标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填写导学案、完成达标检测。

目标三、学生回答问题,完成相关判断进行辨析。

五、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等。

五.教学流程设计
1、课型:新授课。

2、课时:1 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教学
意图
种间关系怎么样的关系?如何体现?互利共生:两种生物
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例如:
过渡:科学家们进步通过实验数据反应种间
关系的实例,阅读课本P72-73 资料分析
1、2,回答课本1-4 个问题。

1. 如何解释
资料1 中的
实验结果?
2. 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
现什么规律?
对基
本规
律和
方法
的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

教学
意图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
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
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
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资料1
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相
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
最终灭亡。

资料2 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
直接地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
量相对稳定。

在学案相应的位置,坐标系内自主画出各
种间关系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要求:用铅
笔作图
相结合。


实践,
应用
到生
活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

教学
意图
问题
6:画出的四种种间关系概念图的依据是什么问
题7:给出四种种间曲线关系,学生
判断代表哪些生物关系?归纳群落种间关系包
括:种间斗争、种间互助。

板书
同种生物也存在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如同学
之间学习和生活上互帮互助等;大鲈鱼吃小鲈鱼
关系为?
问题8:学习生物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

六、 板书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意义
规律
种间关系:捕食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概念:
实例:
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