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大学—自然风特性(精)

同济大学—自然风特性(精)


1 极值Ⅱ型: U T b aexp{ln[ ln(1 )] /( )} T 1 极值Ⅲ型: U T b aexp{ln[ ln(1 )] / } T
重现期T 越大、期望风速UT 越大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3.3风速分布
数据抽样: 越界峰值、阶段极值 分布概型: 极值分布、皮尔逊分布、对数正态等 参数估计: 极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矩法等 统计检验: 概率曲线相关系数法PPCC
粗糙层(Roughness Layer):地表层底部10%,厚度10m左右 (地表粗糙元)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Wind Speed (mph)
自然风纪录
60
503 ft. 210 ft.
40
40 ft.
20
0
1
2
3
5 Time (minutes)
4
6
7
8
图2 自然风实测纪录 (1)风速是脉动的,不是平稳的 (2)8分钟内的平均风速变化不大 (3)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大 (4)脉动分量与平均风相比较小
Q S f f ij Si f S j f 2
2
(3)相关函数
互相关函数:
(4)能量与方差
1 Rij Sij exp i df , i, j u , v, w 2
能量:
K j f1 , f 2
(1)水平脉动风谱 Von Karman谱:
Davenport谱:
nS n 4 f 2 2 5/ 6 u* 1 70.8 f x nLu 2 2 f , u u* U nS n 4f 2 2 2 4/3 u* 1 f
1200n f U10
——互谱函数(Co-Spectrum) Q Sij f ——正交谱函数(Quadrature Spectrum)
当 i j时,称为自谱密度 当 i j时,称为互谱密度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5.1紊流功率谱密度(续)
(2)相干函数定义
Cohij
f
C S ij
y ( f ,y ) exp( a y f y / U ) 0.45 u 分量: a 28( y / z ) y v分量:a y 12 11 y / z
z 2,a z 0 z
y ( f ,y )
0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Davenport公式
x 紊流尺度:Lu 5Lu
(Turbulence Scale)
x 200m ~ 250m 自然风:Lu 比例:1:1000~1:500 x 风洞中:Lu 0.2m ~ 0.5m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4相干函数—Spacial Coherence Function(空间相关)
y4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5.脉动风时间特性 5.1紊流功率谱密度
(1)功率谱密度
Sij f j u, v, w 2 Rij exp i d, i,
C Q Sij f iSij f

Sij f
C Sij f
2 j

f2 f1
Sij f df
0
方差:
K j 0 , Sij f df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5.2 Kolmogorov理论
基本理论:
基本条件:
nS z , f u*

2 3
1 Bf
Af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平均风空间特性
2.1风剖面—离地高度特性
(1)指数律模型(Power Profile) 相同场地: U ( z1 ) ( z1 ) U ( z2) z2 不同场地: U1 ( z1 ) ( 2 ) ( z1 ) U 2 ( z2 ) z2 1
1 近似公式: I u U ln z / z0
u
问题: ① u和 U 依赖于时间 ② Iu、I v和 I w之间关系复杂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积分尺度——Integral Scale(相关区域)
x Lu x Lv Lx w y Lu y Lv y Lw z Lu Lz v Lz w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源自 1.4自然风分析模型
U(z,t)=U(z) +u(z,t) U(z) ——随机变量,与时间无关 u(z,t)——随机过程,与时间有关
(1) 脉动风与平均风相比很小
均值 方差
(2) 脉动风低谷特性利用
1 T U ( z ) U ( z , t )dt T=10~60 min T 0 1 T 1 T 2 2 u u ( z , t )dt 0; u u ( z , t )dt T 0 T 0
z ( f ,z ) exp(Cz f z / U ), Cz 7 ~ 21
y ( f ,y) exp(Cy f y / U ), Cy 7 ~ 21
(3)ECCS公式
z ( f ,z ) exp( z / Lz ), Lz 37 z
z y ( f ,y ) exp( y / Ly ), Ly 42 20
对流层
大气层
10
Troposphere
2
Boundary Layer Atmosphere
梯度风高度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1.1地球大气层
大气层(Atmosphere): 地球表面薄层空气,厚度1000km(
1 地球直径) 12
对流层(Troposphere):大气层底部1%厚度,厚度10,000m(飞 行高度,最高山峰) 大气边界层(ABL):对流层底部10%,厚度<1000 m(梯度风 高度,建筑物高度) 地表层(Surface Layer):大气边界层底部10%,厚度100m 左 右(风速剧烈变化)
2.2
场地类别
表1.
幂指数
类 别
场地分类表
Ⅰ Ⅱ Ⅲ Ⅳ
0.01 粗糙度 z0 (m) 梯度风高度 (m) 500
0.12
0.16
0.05 600
0.22
0.30 700
0.30
1.00 700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3
风场环境
稳定层和非稳定层
(1)热力对流
(2)地理位置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桥梁工程系
桥梁及结构风振理论及其控制来自
——之第二讲
自然风特性
主讲教师:
葛耀君
博士.教授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1、边界层自然风 2、平均风空间特性 3、平均风时间特性 4、脉动风空间特性
5、脉动风时间特性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z u 分量: a 12 11 z z z v 分量: a 6 11 z z z w 分量: a 6 18 z z
z 1 ,az 0 z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1)Panofsky & Dutton公式(续)
y 2 z
2
1
2 ——常指数值(无量纲) 1、 2 ——梯度风高度(m); 1、
k z0 U ( z1 ) ln( z1 / z0 ) U ( z2 ) ln( z2 / z0 )
(2)对数律模型(Logarithmic Profile) z 基本公式: U ( z ) * ln( )
相同场地:
z0 ——粗糙高度(m); * ——地表剪切风速 k ≈0.4 k ——Karman 常数,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1风剖面(续)
(3) 复合体模型(Complex Profile)
2 3 4 u* z z z z z U z ln 5.75 1.88 1.33 0.25 k z0
1.边界层自然风 1.1地球大气层
10
4
Free Atmosphere 10
3
gradient height
大气边界层
离地高度(m)
10
Roughness Element
Roughness Layer
粗糙层
地表层
1
Surface Layer
ground surface
图1 大气层分布图
Atmosphere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自然风模型
Macrometeorological Mean Wind Micrometeorological Gusts
Power Spectrum n.s
Storm Breeze
(Cycles / HR) 10 Year
-3
.01 4 Day
.1 Day
区别于相关函数—Time Correlation Function(时间相关) 自相关函数(Auto- correlation) 互相关函数(Cross- correlation)
(1)Panofsky & Dutton公式
z ( f , z) exp(az f z / U )
z 1 z
3.4风向影响
最大风向系数法: 刚性结构的简化计算 联合分布概型法: 现有条件的实用方法 平稳随机过程法: 理论上的精确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