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新广州知识城现代化电网建设策略研究
中新广州知识城现代化电网建设策略研究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部,从全国太阳能分布的基本情况看,广州市属于III类地区。根据知识城总体规划成果,至远景知识城可用建设用地面积约60km2。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总和约为36km2,考虑到各类用地的建筑密度后,建筑屋顶面积共有14.5km2,初步核算所有电池组件功率总和约100万kWp。按年日均峰值日照时间3.69h计算,所有电池组件年发电量可达13.46亿kWh。
图1中新知识城的位置
1.2
知识城的定位,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这里的电网,既要满足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系统的传统要求,又要能体现环境友好、节能环保、智能化、高效互动等与时代相呼应的新要求,还要能紧跟世界智能电网发展的新浪潮,将一切可行的电网新理念、新技术都应用于知识城电网建设之中去。同时,目前全球对智能电网并没有一个既成的路线,是代表着现代电网建设的理念、目标,是一切电力新技术应用的总称。而且,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给推进知识城现代电网建设迎来一场历史未有的挑战。
2.4
知识城现代电网示范区应统一规划、分阶段建设。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项目起步阶段(2010-2011年),本阶段主要是调研、分析国内外现代电网关键技术及应用情况,确立知识城现代电网示范区应具备元素,制定项目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2)初步建设运行阶段(2011-2015年),本阶段主要是在知识城起步区启动试点项目建设,制定各类标准,投入试运行,并对项目试点综合评价,为下一阶段积累经验。(3)推广实施阶段(2016-2020),本阶段主要是在总结初步建设运行阶段的经验基础上,全面推广知识城现代电网建设。
架空线路随路网建设,本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节约,避免对城市用地造成割裂,并且相比于电缆,架空线路在投资方面无疑有绝对的优势。但由于合作方新加坡方面从景观的角度出发,对架空线路持比较否定的态度。为此,知识城内高压线路将不得不采用电缆入地。
为了做好中心知识城的电缆线路建设,避免道路反复开挖,为电缆运行创造比较好的条件,必须努力促成开发区政府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同步完成电缆管廊的建设。对高压电缆走廊而言,应随道路同步建设电缆隧道;对中压电缆走廊而言,应随道路同步建设电缆沟。
2.5
3.
4.
十六大以来,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际提到了战略高度,电网建设应努力饯行。知识城是一片全新的新区,在这片新区的电网建设,应该努力汲取这些年来广州中心城区电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做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友好布局及建设。
4.1
知识城123平方公里范围是一片全新的新区,在这里首先启动的是概念性总体规划,在概念性总体规划通过后,再着手区域总规编制工作以及区域性控制规划。在该区域进行电网规划,应该突破传统的电网规划的概念,从一开始甚至从概念性规划开始就应该同步考虑电网规划的定位与需求。在总规编制过程中,争取将知识城电力专项规划作为其总规之市政专项规划的一部分来开展,在区域性控制规划时将电力专项规划所确定的变电站站点红线、线路走廊、甚至中压电房、中压的线路走廊全部落实到控规之中去。电力专项编制过程应该由开发区政府牵头,供电企业主导。
1.1
知识城位于萝岗区九龙镇西北部,总占地面积123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54万人。所在区域现状基本尚未开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知识城的发展定位是全国创新区域内的重要创新级,与现有科学城共同构建“百里国际科学谷、山水生态知识城”,是体现珠三角区位特色、广州生态地域特色、引领中国新经济的知识型、可持续发展科学城。在规划方案中,知识城定位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识经济高地;汇聚全球精英人才,创造生态型国际化宜居宜业新城。中新知识城最终要成为创新源地、科技高地、知识之城、生态之城、宜住福地、实践基地,将知识城建设成为广州市向世界一流城市看齐的窗口,成为广州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与建设宜居城市”的示范区与先导区。中新知识城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当然,
知识城的现代电网建设,亦面临前难得的机遇。首先,知识城是一片新区,其电网几乎是一张白纸,可以完全按照电力企业的新构想来建设自己的电网;其次,知识城的电网建设得到了网省公司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6月30日,网、省公司领导出席知识城奠基仪式活动,并与开发区管委会、新能源国际咨询私人有限公司及星桥国际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合作在这片未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经济高地上建设智能电网。再次,抓住中新政府合作契机,使新加坡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相融合,在知识城得到成功的运用。
根据国内外经验,优化电压层级,提升中压配电电压是突破电网发展瓶颈的有效方式。目前位于知识城片区的110kV变电站仅有两座,分别是添利和九佛变电站,其中添利还是用户变电站。区现仅有10回10kV线路。就目前情况来看,知识城片区现状电网较为薄弱、规模小,可以结合知识城片区整体规划通盘考虑,电力设施规划方面完全作为新区规划,电网改造实施简单,对于选取一个新电压等级来说无疑具有最佳条件。据分析计算,采用20/0.4kV比采用10/0.4kV的配电网能量损耗下降约20%,节约用地约40%。同时通过经济比较也表明采用20kV作为中压配电也能减少电网总投资。
5.2
城市的高速发展带动电力负荷强劲增长,导致电网建设与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矛盾日趋严重;同时,降低电网损耗已作为反映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目前,在负荷密度较大的珠江新城,采用传统的220/110/10/0.4kV四级电压供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由于珠江新城负荷密度较大,规划了多个高压变电站,采用10kV向城区内配电。电网经多级降压后,不仅电能损耗增大,而且由于规划变电站数量多,一些站点和线路走廊至今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对新区的供电。因此,在知识城是否应采用20kV代替10kV电压等级,是否以35kV作为中压配电网使用,是否应相应取消110kV高压配电电压等级,优化电压层级是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
2.2
结合
2.3
知识城的定位,分析现有各类电力新技术的实用化情况和实现难易程度。知识城现代电网建设应实现以下五个总体目标:(1)和谐和友好。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高度融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节约和绿色。节约用地,解决全球气候问题,降低碳排放,电网建设更绿色;(3)智能化。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提高电网智能化程度,加强对电网的驾驭能力;(4)高效和可靠。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电网可靠性,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延长资产寿命;(5)优质和互动。优质是更关注电能质量问题并提供更优质的电能,互动是通过高速双向的通信网络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客户也可以参与电网运行。
中新
摘要: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在全球电力行业对智能电网如火如荼地开展研与建设的大背景下,准备进行新开发建设的一个新区。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知识城的电网建设究竟该从哪里着手建设、未来中新知识城究竟该建成一张什么样的电网、这张电网该实现哪些功能、电网企业该如何推进知识城电网建设等问题,在知识城电网建设之初必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内外部环境、实施方向、面临问题和建议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如何将知识城电网打造成智能化、高效可靠、优质互动的电网,以期对中新广州知识城电网建设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尽管该区域太阳能能量还算丰富,但开发的代价也非常惊人,初步估计全部开发出来投资将高达250~300亿元。知识城太阳能全方位的开发,需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政府牵头,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建筑顶面加装太阳发电系统的要求;(2)推动开发区政府积极寻求大型发电企业的合作,由发电企业来主导知识城太阳能开发;(3)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09年以来中央先后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有中央财政的支持,才可能在知识城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发电。
因此,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于创先的开展知识城现代电网建设工作。目前,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正准备抓住智能电网发展的大好时机,结合知识城、珠海横琴岛等新区的建设,积极探索现代电网建设新模式。为了在一张白纸上“画最美最美的图画”,建设出代表先进水平的电网。知识城现代化电网建设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时系统地谋划好电网建设思路、方向和步骤。知识城的电网建设究竟该从哪里着手建设、未来中新知识城究竟要建成一张什么样的电网、这张电网该实现哪些功能、电网企业该如何推进知识城电网建设等问题,是本课题要着重讨论的重点。然后在建设时结合知识城1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这个较小范围或选择具备条件的来实施。
关键词:中新知识城;电网发展方向;对策
Abstract:
Keywords:
1.
2008年,国务院审批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纲要明确,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重点加快广州科学城(北区)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加快科研、标准化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三同步步伐,把广州、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科技园区。 2009年初,在广东省与新加坡政府共同倡导下,决定在广州开发区科学城以北另外设立一区域,由中新方政府共同开发,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由此应运而生。
供电企业深度参与总规并与城市规划同步开展电力专项规划,可以做到:(1)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全方位对接与融合;(2)将供电企业的要求尽可能体现得充分;(3)由政府牵头所编制完成的成果更容易被落实到总规、控规等法定成果之中去。
为了做好电网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的融合,供电企业应该紧密与开发区政府合作,积极参与知识城概念性总规编制,在总规及区域控规编制阶段,力促政府同步开展电力专项规划的编制,并努力做到主导电力专项规划的编制。
2.
2.1
当前,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能源枯竭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建造能源使用的创新体系和以信息技术彻底改造现有的能源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开发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是迎接这一挑战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