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隔振原理

隔振原理

书:机械振动与噪声学
赵玫,周海亭, 陈光冶,朱蓓丽
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008年1月第三次印刷 P135
隔振:就是在振源和设备或其他物体之间用弹性或阻尼装置连接,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能量由隔振装置吸收,以减小振源对设备的干扰。

分类:主动隔振(积极隔振) 被动隔振(消极隔振) 如图所示,其中:
m —机器的质量
k —弹性装置的刚度
c (或h/ω)—弹性装置的阻尼
当机器的振幅为0X 时,它传递到底座上的力有两部分:一部分通过
弹簧传递到基础上,即弹簧力0kX ;另一部分是由阻尼器传到地基上
的力,即阻尼力0X c ω(或0hX )。

机器的受力分析和力矢量的关系如
图所示,传递到地基上的力幅T F 是上述两力的矢量和。

()()()20202021ωζω+=+=kX X c kX F T
由式(4-23)()()222000
21/ωζωμ+-==kX kX F 代入上式得:()()()222202121ωζωωζ+-+=F F T 定义力传递率为:0F F S
T
==刚性支承传递的力幅幅通过弹性支承传递的力 则()()()222202121ω
ζωωζ+-+===F F S T
刚性支承传递的力幅幅通过弹性支承传递的力
当阻尼忽略不计时,0=ζ
2011ω-==F F S T
将上式画成力传递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1)当1<<ω时,1≈S ,当系统的固有频率远大于激励频率时,隔振效果几乎没有;
(2)当2<ω时,1>S ,不但没有什么隔振效果,反而会将原来的振动放大;
(3)当1=ω时,系统还要产生较大的共振振幅;
(4)当2>ω时,1<S ,振动隔离才有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