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境电商发展中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及海外仓建设研究

跨境电商发展中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及海外仓建设研究

(3)海外仓的风险控制问题 运营成本高,缺乏通晓国内、国外市场的国际化团队、人才,中国企业在国外寻找专业人才、团队 来按照中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做海外仓的搭建是有困难的。 空置风险,仓储行业已经十分发达的中国南方地区便曾多次出现“旺季爆仓淡季空置”的现象,仲量联 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广州非保税仓净吸纳量达 9 万平方米,其中整体空置率达 8.4%。 税收问题,税收问题主要出现在欧洲国家,税号难以注册问题使企业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受到极大 的限制。 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电商企业在海关实行信息对接时,很难实现商品流、支付流、物流的“三流 合一”。信息在通过不同主体传输过程中,其准确性有可能得不到保障,对应的监控风险会加大,信息 的可溯源性难度也相应提高。 知识产权及诚信问题,货物安全、售后服务、货物的真伪都时刻影响着当地消费者或商家对中国产 品的信心。如何在源头上进行出口打假、树立中国外贸企业的诚信,增加各国海关对中国的信任度,是 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海外仓集货问题、海外仓的布点、选址问题都是杭州电商在实行海外仓建设试点时遇到的问题。
3.海外仓建设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海外仓建设中,海外仓的本土化问题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伴随着跨境电商海外本土化服 务水平提升和本土化营销策略的实施,海外仓的本土化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是否有 足够的能力和竞争力充分整合当地储运资源、能否提供符合当地消费者习惯和满意的物流服务、能否获 得与当地企业水平相当的利润率等等问题,不仅将关系到其物流体系本身的成本和效率,也是关系到跨 境电商企业未来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仓储业务开始分化。仓储运营中心虽然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建立,但仓储之间的业务协调正在社会化 分工协作基础上发生演化。正是因为美国的仓库租金和人工居高不下,进来由美国仓库移向中国的趋势, 特别是使用物流合作伙伴设施。更多商品的分类、包装和贴标签工作在离开中国前就完成了。到美国后, 就直接运到零售商或消费者手中。美国仓库永远不会完全消失。将会作为后背仓库确保某些产品 48 小时 内可以补充。 虚拟海外仓。采用大包清关到境外进行拆包派送,唯一好处就是速度快(采用 DDP)清关,如果国外 有贸易公司配合清关那可能更大程度上降低清关成本(针对起征点低的国家),清完关后进行拆包配送, 出现目的国当地的发货信息。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介绍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的现状
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主要分为五大派,分别是邮政包裹派、国际快递派、国内快递派、专线 物流派、海外仓储派。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网站主要以国内最大的物流快递 EMS 作为主要合作伙伴为国 外的客户提供物流支持。而国际上通用的快递公司例如 DHL、UPS、FEDEX 等尽管运输速度快但因其价格 昂贵,很少为海外顾客所使用。杭州则以阿里为例,将重点推进跨境物流服务,带动合作伙伴在海外扩 展业务,顺丰、申通、中通、圆通等国内快递,跟随阿里的国际化布局,走出去开展海外仓储、跨境转 运、海外自提等业务布局。
第二、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 整合跨境物流资源并加强资源整合能力,是未来跨境物流的发展方向。1.整合平台。以兰亭集势为 例,跨境电商兰亭集势退出“兰亭智通”全球跨境物流开发平台,以开放平台的模式为跨境电商卖家整 合全球各地物流配送服务商 2.3.海外仓储。形成战略联盟,通过海外建仓库,运输以降低成本,通过提 高海外仓储能力、降低库存成本、挺高订单效率、优化物流配送的效率,整体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 为跨境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服务,实现双赢。 第二部分,分析杭州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上述发展趋势的若干 不足之处。(主要) 杭州在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中,遇到物流信息化、物流专业化、物流国际化这三方面的问题。在 物流信息化方面,杭州的“单一窗口”已有多年经验累积,想要达成“数据共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的目标并不遥远,但要落实到具体企业,受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信息可溯源性较难,“三流合一” 目前较难实现。国际物流服务平台的自动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跨境电商 物流涉及海量订单及海量 SKU,订单商品分散,并且要快速完成订单拣选配送以及退换货处理,因此,对 物流系统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各种信息系统大显身手。与之相比,多数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时间短,自 身积累不足,物流信息系统相对匮乏,自动化物流设备及技术也引入较少。因此造成订单处理滞后,效 率低下且错误率高,库存管理混乱,甚至丢件问题时有发生。 在物流专业化方面,已经规划了一个深受业内认可的战略目标,企业努力可以找准方向,但具体的 落地还未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未来在寻求切入点和转换对接上还有一个落地的过程。杭州在跨境电 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中遇到无缝对接问题,海外收货及清关、国际运输、国内报关及配送,要实现 整个物流过程的无缝对接,打破时间、空间、成本的约束,对仓储及运输的要求更高。目前报关通关、 检验检疫、出口退税和外汇结算方面的政策性瓶颈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跨境电商物流自身的特点以及现 有物流资源不足,仍是制约整个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发展的瓶颈。 在物流国际化方面,由于跨境电商起步较晚、国内物流水平还不高,类似集货运输、集中分送等先 进模式,更多仍处于创新构想阶段。政府推动的海外仓建设试点这类创新型物流服务平台,无论国家层 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处于规划和起步阶段。还缺乏构建完整的、多维的跨境物流产业链的整体战略布局 和延伸构想,更缺少具有完整生态思考的“链式对接”设计。 在应对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各大企业认定海外仓为缓解国际 物流压力的必然趋势,这是发展趋势带给企业的误解,企业趋之若鹜的在海外大量建仓。企业并没有考 虑到不同国家特殊的政治与法律背景,盲目建仓,最终可能导致更多的资源浪费。例如俄罗斯,由于其 关税和增值税过高,海关杂费和操作费高,仓租,人工,硬件,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等问题,因此俄罗
3. [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课题的亮点及初步政策建议;
4. [研究基础] 课题申请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一、选题依据:本课题研究中杭州的政策现状、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杭州关于支持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和海外仓建设的政策现状及工作进展 2015 年首批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与公共海外仓建设试点名单公布,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 (含下城园区、下沙园区),及杭州全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的俄罗斯莫斯科等 7 个海外仓、浙江点 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的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外仓顺利入选。为了使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推进工作全面展 开,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在清关、物流方面有所创新。杭州海关总署出台综试区《海关监管方案》,对 跨境电子商务实行“清单核放、集中纳税、代扣代缴”的通关新模式,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 B2B、B2C 试 点模式全覆盖,同时申报模式将更加简化。质检总局按便利、创新、超前、有效原则,制定《中国(杭 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检验检疫申报和放行流程管理办法》(试行)。综合试验区已制定实施人才培 训计划。推动部分在杭高校开设跨境电商课程,依托阿里巴巴开展“百城千校”人才培育计划。 (二)在推行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和海外仓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杭州在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及国际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中做出很多贡献,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流信息化方面,杭州的“单一窗口”已有多年经验累积,想要达成“数据共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的目标并不遥远,但要落实到具体企业,受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信息可溯源性较难,“三流合一” 目前较难实现。在物流专业化方面,已经规划了一个深受业内认可的战略目标,企业努力可以找准方向, 但具体的落地还未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未来在寻求切入点和转换对接上还有一个落地的过程。物流 国际化方面,由于跨境电商起步较晚、国内物流水平还不高,类似集货运输、集中分送等先进模式,更 多仍处于创新构想阶段。政府推动的海外仓建设试点这类创新型物流服务平台,无论国家层面还是企业 层面,都处于规划和起步阶段。还缺乏构建完整的、多维的跨境物流产业链的整体战略布局和延伸构想, 更缺少具有完整生态思考的“链式对接”设计。海外仓建设存在运营管理问题、物流成本控制问题、风 险控制问题,其中风险控制问题又包括运营成本高、海外仓的布点、选址问题、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空置风险等。
斯便适合建立边境仓而不是盲目推崇的海外仓。此外,在海外仓模式下,未来会受到进口国传统商业的 利益相关者的抵制,从而引起大量贸易纠纷。
第三部分,杭州跨境电商物流平台的延伸研究:海外仓建设。 1、杭州海外仓建设的现状。 作为国际物流服务平台的一部分,伴随着杭州国际物流服务平台的建设,延伸到海外仓的建设。2015 年首批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与公共海外仓建设试点名单公布,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含下城 园区、下沙园区),及杭州全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的俄罗斯莫斯科等 7 个海外仓、浙江点库电子商 务有限公司建设的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外仓顺利入选。浙江点库电子商务、物产电商等企业在海外仓领域 开疆拓土,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设立据点,将零散的国际间运输转化为大宗运输,降低企业的 物流成本;跨境电商的特殊运输需求,让物流供应链服务行业蓬勃而兴。 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公司,已经着手建立覆盖全球 5 大洲的海外仓储网络和航空干线资源能力, 在全球各个重要城市设置仓库节点。快递企业中,2014 年 6 月初,顺丰与立陶宛邮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内容除涉足中欧间传统商务文件包裹递送业务外,还包括设立欧洲区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开通邮政转运、 设立海外仓储等,发展重心进一步向跨境电商业务倾斜。 下城园区以建设“跨贸小镇”为目标,推进“产城融合”,启动 334 亩核心区块建设,形成区域性 产业集聚业态;下沙园区定位于打造“跨境电商创业新城”,加快仓储规划与建设,优化配套服务;空 港园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航空、高速公路资源,建设“跨境电商现代物流中心”。 公共海外仓建设是国家跨境电商“网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驿站”,是空港跨境电商园国际物 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空港跨境电商园已在全球布局了 20 个海外仓,美国洛杉矶仓、日本京东 仓、德国法兰克福仓、英国曼城仓、德国科隆仓、澳大利亚悉尼仓、台湾桃园仓等海外仓已经投入使用。 预计到 2016 年底,空港跨境电商园海外仓数量将达到 40 个左右。空港跨境电商园已经构建了从国内快 递配送、国内保税仓、国际航空干线物流、公共海外仓等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跨境电商国际供应链体 系。鉴于此,国家对此高度关注,2014 年,园区被授予中国快递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近期,园区又被认 定为浙江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国家重点物流园区。 2、在海外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海外仓储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海外市场价格的调配,还能降低物流成本,缩短送货时间,解决跨境物 流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跨境电商行业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和差异正在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已经转向服务竞 争,跨境电商平台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海外电商要求电商税务合法化,外贸消费者越来越注重 服务质量,以及商品运输配送的时效性。这使得海外仓储成为缓解国际物流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海外仓 储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很多问题: (1)海外仓的运营管理问题 在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海外仓中,货物转仓、越仓后信息登记不及时,各户查看不便,客服应答敷 衍;客户寻求解决方案时,在问题申报和方案解决之间,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为自保利益,不断要求客户 支付解决成本,导致客户解决问题的支出越来越大。此外虚假发货、买家地址发错、仓库与客服信息衔 接不畅等一系列运营管理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