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密度和负荷
(3)课的类型特点 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对运动负荷的要
学校
1 4
6
1、组织
2、练习
2
3、保护帮助
3 4、指导
5 5、浪费
6、休息
年级 上课教师
测定者 等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4)分析与评价
一般密度:越大越好。
专项密度:根据具体情况,客观的作出
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3、调节体育课密度的方法措施 (1)尽可能减少组织工作中不合理的措施; (2)从教法措施上调节; (3)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遵守组织
练习次数、组数
场地器材 气候条距离、高度
量
外 部 因 素
运 动 负 荷
内 部 因 素
练 习 强 度
练习重量、体积 练习速度、方式
机体用力大 小与
紧张程度
休
休息方式
息
休息时间、次数
间
歇
间歇类型
强
度
二、体育课的负荷
3、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依据 (1)学生身心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
体育课的密度和负荷
本次课的内容
体育课的密度及测量、评价 体育课的负荷及测量、评价
本次课的任务
基本了解体育课的密度的分类及界定; 初步掌握体育课密度的测定与评价方法; 大致了解体育课的负荷类型及常用测定方
法; 熟练掌握脉搏测定法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
的方法。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1、体育课的密度类型及界定 一般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 的时间之和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高中生处于体能增长期,适合发展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且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开始细化,个性
初步形成,情绪体验较强烈,自我意识进一步增
强,该阶段要通过练习的密度和强度来提高对技
术的熟练程度,最终使技术定型,负荷量较大,
即:课的平均心率和负荷为中等以上。
二、体育课的负荷
(2)教学内容特点 学习内容是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
不同教学内容的复杂性、难易程度是不同 的,其运动负荷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时,要考虑体 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数量。
二、体育课的负荷
部分体育项目的运动负荷
项目 教学内容
心率
球类 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的各种单个或 大
组合技术,教学比赛及比赛规则;
田径 跑(短跑、长跑、接力跑、障碍跑),跳(跳 较大
纪律,发挥小干部作用,启发学生相互观 察,分析动作和保护帮助等。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4、体育课中练习时间的统计 时间从练习的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具体项目时
间的计算如下:凡在课中有目的的用于学习掌握、巩 固提高技术和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练习时 间,均应算作练习的时间。大体如下: (1)基本体操:包括徒手操、棍棒(绳)操、武术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7)武术:出活动的练习之外,静止动作持续的 时间也算练习时间,其他各种静止用力动作也均 算练习时间。
(8)队列练习:凡是按照口令要求做的任何动作 的时间均算练习时间。
(9)组织教学中,一般的调队,取送器材不算练 习时间。如果距离较远,教师有目的安排学生跑 步进行,则算为练习时间。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2)测定:以秒为单位 一般密度的测定:上课所有的时间均 (综合密度) 要记录;
专项密度的测定 :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3)统计和制图 将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相加; 把课实际用的时间也换算成秒; 计算各专项密度; 绘图。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10)采用循环练习,原则上整个过程都算练习时 间,但如果中间停顿或中断等,不算练习时间。
二、体育课的负荷
1、体育课的负荷类型及界定 是指学生在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和心理负担。
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心理负荷:是指学生在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
二、体育课的负荷
2、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
高、跳远、三级跳),投掷(沙包、实心球)
体操 翻滚、倒立、仰卧起坐、跳箱、跳马;悬 较小
垂、支撑、上下杠、动作组合;
武术 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简单动作组合、 小
套路、武术表演;
密度 强度 运动负荷 大 大大 小 较大 较大 较小 中 中 大 小小
(引自《中国学校体育》2010 年第 9 期)
二、体育课的负荷
特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又有着性别差异 和个体差异,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体 能、运动基础、体质强弱、认知能力和意 志品质等都对课的运动负荷产生影响,因 此,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区别对待。
二、体育课的负荷
例如: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发育期,兴趣广泛、 注意力分散、情绪外露易变化,适合发展柔软性、 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体育课的练习强度 应较小,密度相对大些,即:课的平均心率应设 为小等级,小负荷。
操、身体素质练习等。 如先讲后作,做动作算练习时间,若边讲边练习,
从练习开始到结束都算练习时间,若有 中断,则停留时间不算练习时间。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2)支撑跳跃、单杠、双杠,从开始姿势到结束 姿势算练习时间,如用跑步、正步出入队伍也算 练习时间。
(3)跑:从预备姿势(包括各种起跑姿势)开始, 到终点缓冲结束算练习时间。由终点回队,如要 求跑(或慢跑)回或走跑交替,也算练习时间。
专项密度:是指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 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2、体育课密度的测定步骤
(1)准备工作
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
明确测定者之间的分工;
准备好测定密度的用具(包括登记表格、计时 表、笔、计算器等);
选择好测定对象:
(选一名中等水平具有代表性的学生)
(4)跳跃:从开始姿势到离开沙坑(或垫子)算 练习时间,回队算法同“跑”的教材,如在平地 上跳(没有沙坑、垫子)酌情计算。
一、体育课的密度及测定、评价
(5)投掷:从开始姿势到投出器械后身体恢复正 常姿势算练习时间,出入队列的算法同“跑”的 教材,拾回投掷器材时,如要求跑步也算练习时 间。
(6)球类、游戏比赛:单个动作教学,一般从动 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集体活动、游戏比赛, 原则上整个过程都算练习时间,若因犯规,教师 讲解、示范,学生不积极练习站着不动或中断时, 应酌情扣除或不算练习时间。接力游戏或者接力 比赛,等待接力的时间不算练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