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1)多义性
比较:从同一个词来看,古代的义项多于 现代。单音词过去的部分义项,现代也往 往保留在现代复音词的语素义中。
提示:
在阅读古书时要谨慎地选择意义对当或者基 本对等的现代复音词(双音词)去理解。
2020/4/6
(2)灵活性
①单音词意义较多,而每一个意义的表达 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如:
2020/4/6
3.缀加式复合词
(1)后缀:
①名词的后附加成分:子、者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孟子·离娄上》) 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项羽本纪》) ②形容词、副词的后加成分“然”“若”“尔”。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论语·先进》) 夫子莞尔而笑(《阳货》)
(3)区分:叠音词、重叠式复合词、词的重叠、重 复
2020/4/6
二、单纯词
2.联绵词 (1)定义:联绵词是由两个语音上有联系的音节
来表示一个整体意义的单纯词。 (2)产生:与叠音词有关 (3)类别:
双声联绵词:参差 黾勉 踌躇 踯躅 匍匐 憔悴 叠韵联绵词:依稀 望洋 逍遥 窈窕 须臾 扑朔 双声兼叠韵联绵词:辗转 优游 缱绻 非双声非叠韵联绵词:狼藉 扶摇 芙蓉☆
天也轻慢不敬。”
2020/4/6
古今词语比较
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 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意义有继承性。 同样的意义,古代用一个词,现代用另外的
词或短语来表示。
如:畴-谁;胤子-嗣子;启明-开明
同样的词,古代表示一种意义,现代表示另 一种意义。
古今词义有联系(如讼:争辩-诉讼) 古今词义截然不同(如克:能够-攻克)☆
2020/4/6
《尧典》《五帝本纪》及现代汉语比较
帝曰:「疇咨若予采?」 堯又曰:“誰可者?” 尧帝说:“谁善于处理政务呢?”
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 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 驩兜说:“嗯,共工防救水灾,已具功绩。”
帝曰:「吁!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尧帝说:“哼!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其实对上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 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范畴的 转移)
2020/4/6
(3)能产性
构词能力强
和与之有同义、近义、反义、类义、上下义 关系的单音语素构成复合词:
2020/4/6
4.复合词和单音词连用的区分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辞) 言者所以得意,得意而忘言。(《庄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
味不同。(《晏子春秋》) 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
(《世说新语》) 寡君闻吾子将出于敝邑。(《左传》)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2020/4/6
比较:举
《辞源》: ①擎,向上托。《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
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②起来,飞起。《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qu而
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③推荐,选用。《吕氏》: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
之中而进之。 ④称引,提出。《礼记·曲礼》上:主人不问,客
不先举。 ⑤行动,举动。《左传》:君举必书,书而不法,
2、6词与字的关系:多种对应。
2020/4/6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二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以重要性划分:基本词 一般词 以应用率划分:常用词 非常用词 以音节划分:单音词 复音词 以词义的多寡分:单义词 多义词 以词的来源分:本族词 外来语词/同源 异源 以语素划分:单纯词 合成词 功能:实词 虚词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国语·周语下》)☆
2020/4/6
1.联合式复合词
(2)对义复词: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春秋: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
定也。(《战国策·楚策》)
比较: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周礼》)
消息:遣所亲二人诈降嶷,实取消息。 (《三国 志·蜀志·张嶷传》 )
比较: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 况于人乎? (《周易·彖辞》)
当两个语素意义有好坏之分时,偏义复词往往偏向贬义或消 极意义。如: △例外:善恶:孰云察余之善恶。(《离骚》) ☆
2020/4/6
*(3)偏义复词
产生原因
为了使语气表达得委婉 受同义对义单音词常常连用的语言习惯的影响 为了使语句对仗,音节和谐
2020/4/6
2.主从式复合词
(1)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 语素,意义上以后一个语素为主。
后嗣何观?
2020/4/6
比较
⑥立,兴办。《左传》:楚国之举,恒在 少者。
⑦养育,抚养。《孟尝君列传》:(田) 婴告其母曰:“勿举也。”
⑧攻克,拔取。《孟子》:以万乘之国, 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⑨没收。《周礼》:凡财物犯禁者举之。 ⑩皆,全。《左传》:君举不信群臣乎?
2020/4/6
追逐 饥饿 始终 矛盾 妇女
以之为中心语素构成复合词
兵器 兵法 兵权 尖兵 甲兵 士兵 书信 书札 书简 书启 派生
2020/4/6
(二)复音词
古汉语中复音词大多是双音节的。可分为两 类:
1.复合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 素复合而成的词。
2.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020/4/6
一.复合词
1.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 对或相反。如:
国家: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左传·僖公十三年》) 比较: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 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衣裳: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 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 比较: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诗·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绿衣黄里。 ( 《绿衣》)
2020/4/6
1.联合式复合词
(3)*偏义复词
风雨: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下》)
车马: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 作息: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
南飞》) 嫁娶: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白头吟》) 定义(P93)☆
2020/4/6
讲义: 《南史·梁武帝纪》:“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将军: 《左·桓公五年》:“虢公林父将右军。” 战国以至秦汉,将军成为率领军队的武官的名称,如“大 将军”“上将军”等。
执事: 《论语》:“居处恭,执事敬。” 《国语·吴语》:“王总其百执事,以奉其社稷之祭。”
2020/4/6
2.主从式复合词
整体,具有单纯性。
2020/4/6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2.3从结构上看
是构成句子的建筑材料单位;作为造句的单位,它们 是不可再分的
2.4从功能上看
能在语法规则支配下自由运用
2.5 词与字的区分
字不等于词,两者性质不同。研究古汉语词汇要以词 为单位,而不能以字为单位。
但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多数,表现在书面文献中, 就是一个个的“字”。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儒者博 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 墨家俭而难遵,是其事不可偏循;……法家 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 矣。……(太史公论六家之要指) (程度的 不别)
2020/4/6
(2)灵活性
②在具体的语境中往往产生特殊的意义, 表现出词义的灵活性。如:
《尧典》《五帝本纪》及现代汉语比较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 堯曰:“誰可順此事?” 尧帝说:“谁能顺应天时被提升任用呢?”
放齊曰:「胤子朱,啟明。」 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 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很开明。”
帝曰:「吁!嚚訟,可乎?」 堯曰:“吁!頑凶,不用。” 尧帝说:“唉,他说话虚妄,又好争辩,可以吗?”
2020/4/6
3.缀加式复合词
(2)前缀:
名词前加“有”,如“有苗不服”,“有夏多罪”。 代词和名词前缀“阿”,源于汉代,流行至今。如“上
堂拜阿母”(《孔雀》),“适逢乡里人,家中有阿 谁?”(《汉乐府·十五从军行》)。 动词前缀有“其”“于”“言”。如“言告言归”“之 子于归”。 序数词前附加成分“第”。如“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 双。 ”
2020/4/6
词汇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第二节 古汉语词汇的发展 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四节 词的本义、引申义和词义引申 第五节 同义词
2020/4/6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词和词汇 1 词汇:词汇是语言里词和词的等价物(如固定语)的 总汇。 2 词:词是一种完备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是具有独立 而确定的语音形式、表示稳定而单纯的意义内容、能够 在语法规则支配下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符号。简言之, 词就是形式、意义、功能和结构四位一体的语言符号。 (P90) 3 固定语:固定语是比词大但作用相当于词的语言建筑 材料单位。
*(3)偏义复词
特点:
面目:河伯始旋其面目。(《秋水》) 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
当两个语素意义无所谓好坏之分时,偏义复词意义往往偏向 第一个语素意义。
△例外:星月: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 (《史记·匈奴列传》)
休祲: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魏策》) 存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敢告不敏,摄官承乏。(《鞌之战》)
2020/4/6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2.1从语音方面看
词一般都有固定的音节,各音节有固定的声韵调 词在和别的语言单位的联结处(无论是前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