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3抗肿瘤单抗偶联物
5展
望
单抗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其靶向性,来干预肿瘤发生发 展过程中的各个通路,或是激活宿主对肿瘤的免疫等。随着 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出现具有更高靶向性的单抗和 药效更强的“弹头”。近年美国FDA连续批准5个单克隆抗 体药物上市,这无疑是临床医学、制药领域中的巨大突破。 但是,单抗药物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 是如何降低单抗的免疫原性,单抗的异源性所引起的抗体反 应,不但降低了单抗的效价,而且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异源性单抗进行改造以及人源性单抗的研制成为单 抗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转化而来的浆细胞分泌的,每个B
由单抗与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毒素和药物 等)两部分构成,其中包括放射免疫偶联物、免疫毒素、化学 免疫偶联物,此外还有酶结合单抗偶联物、光敏剂结合单抗 偶联物等。 2作为肿瘤治疗药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表1概括了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上市的5个治疗肿瘤 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基本情况,下面具体加以介绍。 2.1利妥昔单抗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形成过程中,B细胞起重要作用。 CD20是前B细胞向成熟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的表面抗 原,参与调节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 一种针对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是第一个被 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单抗。进入人体后可与CD20特异 性结合导致B细胞溶解,从而抑制B细胞增殖,诱导成熟B 细胞凋亡,但不影响原始B细胞。它能通过介导抗体依赖的 细胞毒性(ADC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作用和抗体与 CIY20分子结合引起的直接效应,包括抑制细胞生长,改变细 胞周期以及凋亡等方式杀死淋巴瘤细胞…。 由于利妥昔单抗药物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 性,所以利妥昔单抗药物的优势就在于与其他治疗药物及治 疗方式配合使用。临床研究表明美罗华单药或联合化疗治 疗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还是存在一定的毒副作 用。夏忠军等【2J进行的临床研究:34例确诊惰性淋巴瘤的患
嵌合型l蜘1
嵌合理lgGl
Ttux Avastin
人源化Il;Gl 嵌合型lgGl 人源化lgGl
单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治疗研究,结果 显示所有病人均对利妥昔单抗耐受良好,植入后在8—11
d
显著的效果。但临床研究表明,其还存在一些常见并发症, 如低血压、寒颤、发热、恶心、呕吐、气短、支气管痉挛、皮’疹、 疲乏、呼吸困难、头痛、腹泻、感染等。 2.4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为lgGl单克隆抗体,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拮抗剂,可与表达于正常细胞和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并竞争性阻断EGF和其他 配体,如一转化生长因子(TGF-a)的结合。它通过增加细胞 周期抑制因子p27kip使得细胞周期停留在G1期;增加Bax 表达和减少bel-2表达,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它还可减少基质 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产生。相关实验 表明,西妥昔单抗可抑制过度表达EGFR的肿瘤细胞的增殖, 但是对缺乏EGFR表达的肿瘤细胞则没有抗肿瘤效果,还发 现西妥昔与化疗联用要优于单独化疗【8J。 在对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研究中,BOAD试验最为著 名。576例晚期结直肠癌(ACRC)患者中82%的EGFR过表 达。治疗采取两个方案,第1组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 治疗;第2组单独用西妥昔单抗单药治疗。西妥昔单抗联合 伊立替康与单用西妥昔单抗相比,联用疗效优于单一使用, 有效率分别为23%和ll%,疾病控制率为56%和32%,疾病 进展中位时间为4.1和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问为8.6和6.9 个月,而且西妥昔单抗并没有增加化疗的副作用。以上临床 实验显示:西妥昔单抗能够克服ACRC患者对伊立替康的耐 药性,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引。西妥昔单抗的毒副作用包括: 痤疮样皮疹、虚弱、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过敏反应 等。其中痤疮样皮疹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皮疹主要分布在 脸部和躯干上部,这可能是由于西妥昔单抗干扰了EGF的表 皮生理作用所致【l引。 2.5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是抗VEGF的人源化单抗,主要通过中和VEGF 来阻断其与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肿瘤细胞不能得到 养分和氧,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Presta等【ll】将鼠抗人 VEGF单克隆抗体(muMAB vEGF)A.4.6.1的互补决定区与 人lgGl的恒定区框架嵌合,并对相应氨基酸残基加以修饰, 最终形成了人鼠嵌合型VEGF单抗,仍然有7%的氨基酸来 源于鼠抗体。实验表明,贝伐单抗用于治疗肿瘤安全有效。 郑航等【12】探究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肠 癌的疗效,90例患者中给予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的一 组有效率为43.3%,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浓度治疗前后有显著 变化。这说明贝伐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具有更 高的疾病控制率。200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报道了
62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 2008年第29卷第1期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潘 萌1,一,孔 蕴1,陈 畅3,顾黎1
(1.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北京京城中水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78; 3.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
另1组作为对照j曲妥珠单抗治疗1年组与对照组相比,复
发风险减少了46%,两组的整体生存率无明显区别,说明曲 妥珠单抗用于治疗辅助化疗后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明 显延长了患者的无病生存期【5J。我国也对曲妥珠进行了临 床研究,沈坤炜等【6 J对42例Ⅱ.ⅢA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 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24周,结果单用新辅助化疗组 完全缓解率为26.3%,在新辅助化疗联用曲妥珠单抗组为 65.2%,可见,对于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化疗联用曲妥珠 单抗能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 2.3阿伦珠单抗 阿伦珠单抗是人源化、非结合型单抗,作用靶点为正常 与异常B淋巴细胞的CD52抗原,CI)52广泛分布于正常的B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及 T淋巴细胞瘤细胞表面,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表面尤 为丰富。它与带CD52的靶细胞结合后,通过宿主效应子的 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和 细胞凋亡等机制导致细胞死亡。阿伦珠单抗作为一种作用 机制独特的单克隆抗体,对源于B和T细胞的各种恶性肿瘤 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英国科学家应用阿伦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 淋巴瘤患者,结果总反应率为52%,其中完全缓解8%,表明 联合使用阿伦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是安全可行的。在其它T 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对22例Ⅲ一Ⅳ期皮肤T细胞淋巴 瘤(蕈样肉芽肿病和Sezary综合征)患者静脉输注阿伦珠12 周,结果显示阿伦珠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55%。 其中,红皮病患者总有效率达69%,片状斑或皮肤肿瘤患者 达40%"J。阿伦珠单抗联合其他药物、化疗等治疗肿瘤具有
万方数据
64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es
2008年第29卷第1期
贝伐单抗的最新研究结果,采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顺 铂一线治疗转移性胃癌或者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的患者,治疗 的不良反应除了原有伊立替康和顺铂引起的肾髓抑制、胃肠 道反应等,还有贝伐单抗造成的不良反应包括栓塞性疾病、 胃穿孔等。
100078,China;3.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lO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qing 100029,China)
淋巴细胞株只能产生一种它专有的、针对一种特异性抗原决 定簇的抗体。这种从一株单一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就叫单克 隆抗体(McAb),简称单抗。第一代单抗由Koehler和Milstein 于1975年制备,它来源于小鼠的B细胞杂交瘤,但人体免疫 系统可以识别鼠源性单抗,因此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1982年,levy制备了一个针对B淋巴瘤患者瘤细胞的单抗, 取得很好效果。随后开始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人源或 人源化的单抗以及嵌合型的单抗,人.鼠杂交瘤的构建方法 是1984年报道的,并于1987年进行了首次临床试验,1986年 美国FDA批准抗CD3单抗OKT3用于抗移殖排斥反应。1995 年17.1A鼠单抗在欧洲上市用于治疗大肠癌。单克隆抗体 作为诊断试剂也已经被广泛应用,如:快速乙肝表面抗原酶 标诊断试剂盒、对肿瘤的诊断和检测试剂等。近年来单抗治 疗药物迅速发展,一些已经被应用于临床。下面就单克隆抗 体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分类 单抗药物一般分为:治疗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单抗药 剂、抗肿瘤单抗偶联物、治疗其他疾病的单抗。单抗药剂针 对的靶点通常为细胞表面的疾病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 如:最早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肿瘤的单抗药物利妥昔单 抗;抗肿瘤单抗偶联物,或称免疫偶联物(Immunoconjugate),
万方数据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Mne舱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_rmaceutic8 2008年第29卷第1期
63
表1近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5个治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Tab 1 Cancer-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y
dnl伊approved by FDA of USA recenⅡy
摘要: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领城的一个重要 方面,由于单克隆抗体药物专一性强、疗效显著,因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熟点药物之一。此文就单抗药物的分类、 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不足作了概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药物;抗肿瘤;靶向;联用 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678(2008)01.0062—03
Research progress of monoclonal antibody dru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