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组织及提高运输效率

浅谈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组织及提高运输效率

浅谈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组织及提高运输效率
公司近几年承接了不少超高层建筑的室内装饰工程,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对各项目的工期履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各项目垂直运输环境各不相同,一个工程由多家施工单位使用有限的施工电梯,如果组织不合理,就会出现人员和材料上不去,运输不及时而出现窝工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其超高的施工高度、大量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都给垂直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难度。

尤其是装饰工程,其材料种类样式繁多,数量巨大,且在装饰施工期间,交叉施工单位多,运输工具较为单一,且运输时间有限,大多数项目在安排材料运输时只注重电梯使用时间和劳动力安排,至于运输期间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劳动力如何安排及如何提高运输效率等都不太注重,往往造成材料运输不能满足项目需求,劳动力窝工,影响工期履约。

所以,如何有效组织提高垂直运输的效率也成为超高层建筑项目是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项目部应针对各工程施工特点根据不同施工阶段通过合理计算和细致分配,对垂直运输组织进行统一规划。

下面就常规材料的运输组织和提高效率浅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运输电梯
装饰施工期间一般主要使用室外施工电梯、室内正式电梯两种垂直运输工具,每个项目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室外施工电梯,在后期因外墙封闭需要且室内电梯也已安装并调试完毕,拆除室外电梯,启用室内正式电梯供垂直运输使用。

由于这两种梯的运行速度恒定,故缩
短上下货时间,减少电梯停滞待料时间是我们提高电梯使用效率的关键。

两种电梯的特点:室外施工电梯具有空间大、载重量大的特点,可装卸体积大、长度长的材料(如石材、钢材等)其缺点是运输速度较慢,运行速度一般为40m/分钟,吊笼空间(长*宽*高)3.2m*1.5m*2.5m/3.0m*1.3m*2.5m,额定载重量每个吊笼为2000KG。

室内电梯空间尺寸规格较多,载重量较小,但运行速度较快,最快电梯为6m/秒(360m/分钟),为确保安全,在施工期间调整为3m/秒(180m/分钟),额定载重量根据不同的电梯一般为800-1600KG。

针对两种电梯特性,室外电梯运输时,充分利用室外电梯空间大的特点,合理搭配运输材料的总类,利用室外电梯的空间优势,提高室外电梯单次运输量是我们提高垂直运输效率的关键。

由于室外电梯运输速度较慢,故我们在配备人员机具时应首先保证电梯运转连续,尽量保证材料处于等电梯状态,避免电梯停滞待料的情况发生。

室内电梯运输时,充分利用室内电梯运输速度快的特点,合理利用电梯空间,提高单位时间内运输次数是我们提高材料运输效率的关键。

二、各类材料的运输措施
1、石材
1)前提准备:
石材包装:下单时要求按施工面(或楼层)包装,用室外施工电梯运输时,根据室外电梯吊笼尺寸,要求每个包装箱宽度尺寸不超过90cm,根据额定载重量要求每包装箱约25-30㎡(按20mm厚),重量
约1.3-1.6吨。

(注:目前我司大多石材合同都是卸货后进行拆箱验收,为减少多次搬运造成石材损耗,建议与石材商前期谈判或合同约定,石材卸货后运输至楼层后再拆箱验货)。

运输设备:叉车1辆(按台班租用,卸货及运输至施工电梯口使用),手动液压叉车3辆(电梯口运输至楼层施工面使用,见下图)。

2)劳动力安排及运输组织:
劳动力配备:劳动力配备2组,一层电梯口一组,楼层电梯口一组,每组4人,跟电梯1人,共9人。

为提高施工电梯使用效率,做到“三同步”,1台手动液压车由1组(4个人)在一层运输至电梯口,1台液压车由1人在运输上楼,1台液压车由1组(4个人)在楼层内从电梯口运输至施工区域,当电梯内的石材运输至楼层推出电梯后,将空的液压车推入电梯内,电梯下行的同时将楼层内的石材运输至施工面,如此循环使用,按施工电梯平均每趟转货、上行、卸货、下行按15分钟计(运输楼层至25层),每次运石材25㎡左右,每小时可运石材约100㎡。

注:若用室内正式电梯运输时,根据室内电梯轿厢尺寸要求石村包装尺寸,重量尽量不超过800kg,约15㎡。

其劳动力配备和运输
组织同室外施工电梯,按室内正式电梯平均每趟转货、上行、卸货、下行按6分钟计(运输楼层至25层),每小时10趟,每趟可运石材10㎡左右,每小时可运石材150㎡。

若室内电梯轿厢尺寸无法容纳手动液压车,可用其他平板车或拆箱运输,效率相对较低。

2、玻化砖
1)前期准备:
玻化砖:玻化砖运输一般都用简易平板车或斗车运输,运输效率极低,为此,玻化砖的运输需准备专门的托盘(便于液压车运输),见下图,
该图片中的托盘是借用别人现有托盘,供参考,自行制作可简化,每个托盘可放玻化砖25箱,托盘数量约8-10个。

运输设备:叉车1辆,手动液压叉车3辆。

2)劳动力安排及运输组织:
劳动力配备:劳动力配备4组,玻化砖堆放场装托盘一组2人,一层电梯口运输一组4人,楼层电梯口运输1组4人,楼层内从托盘卸货1组2人(考虑托盘的周转使用),跟电梯1人,共13人。

为提高施工电梯使用效率,做到“五同步”,1组(2人)专门将玻化砖堆
放至托盘,1组(4人)用1台手动液压车运输至电梯口,1人跟随电梯运输上楼,1组(4个人)1台液压车由在楼层内从电梯口运输至施工区域,1组(2人)专门在楼层内从托盘卸货。

当电梯内的玻化砖运输至楼层推出电梯后,将空的液压车和空托盘放入电梯内,电梯下行的同时将楼层内的玻化砖运输至施工面,如此循环使用,按施工电梯平均每趟转货、上行、卸货、下行按15分钟计(运输楼层至25层),每次运玻化砖25箱左右,每小时可运玻化砖约100箱,折合约192㎡(按800*800mm规格计算)。

注:若启用室内电梯运输时,劳动力安排及运输组织同室外施工电梯,室内正式电梯平均每趟转货、上行、卸货、下行按6分钟计(运输楼层至25层),每趟可运玻化砖15箱,每小时可运150箱,约288㎡(按800*800mm规格计算)。

3、水泥、沙
水泥、沙运输采用工地常用的斗车运输,室外电梯可装4斗车,为提高单次运输效率。

辅助运输设备手推车配备12台,在楼下上货4台、在楼层卸货4台,中间运输4台。

人员配备3组,水泥、沙装斗车一组3人,一层运输至电梯口1组4人,楼层从电梯内运输至施工面1组4人,共11人。

最大限度缩短电梯停滞上下材料时间,做到“四同步”,即水泥沙装斗车、一层运输至电梯口、电梯运行、楼层内运输,斗车循环使用,施工电梯平均每趟15分钟(运输楼层至25层),每次运沙0.6方或运水泥20包,每小时可运沙2.4方,水泥80包。

注:若使用室内正式电梯运输,轿厢内一般只容纳2斗车(且斗车的柄长需改短),通过计算电梯上下的运行时间及装货卸货时间,合理配备装货及卸货人员,确保电梯运输顺畅,避免出现电梯等材料的情况发生。

辅助运输工具配备7-8辆斗车,2辆楼下上货,2辆楼层间卸货,2辆中间运输,1-2辆备用,劳动力配备4组,一层装货2人,一层运输2人、楼层运输2人,电梯口上货1人,总共7人。

平均每趟6分钟(运输楼层至25层),每趟可运输沙子2斗车约0.3m ³,水泥10袋,每小时可上沙约3m³或水泥约100袋。

4、钢材
利用电梯天窗运送超长材料。

钢材运输前,现将需要运输材料采用叉车等运输工具放置电梯口附近,以方便工人搬运。

打开电梯天窗,采用人力将6m长钢材搬至电梯内,电梯顶部站一人协助将材料伸入天窗内,底下上货安排4人,装货完毕后,4人随电梯至卸货楼层将材料卸下。

由于上下货时间较长,施工电梯平均每趟需30分钟,每次运输角钢40支6m左右(方管视截面面积大小运输数量不等),每小时可运80支角钢左右。

注:若启用室内电梯运输,先将6m长的钢材切至3m长并运输到电梯口,运输时上货人员配备4人,将材料搬运至电梯内,每次可运输3m长角钢40支,由于上下货时间较长,平均每趟十分钟,每小时可运3m长角钢240支。

5、木工板、石膏板等板材
卸货后用叉车运输至电梯口,采用人力搬运至电梯,一次运输约
50张,劳动力根据装货、卸货配备2组,每组4人,共8人,由于上下货时间较长,施工电梯平均每趟需30分钟,每趟50张左右,每小时可运100张,室内电梯虽然运行较快,但因装货、卸货难度较大,所以效率基本同室外施工电梯。

6、其他材料
1)腻子粉、石膏粉:劳动力安排及运输组织同水泥、沙。

2)铝单板、铝扣板:重点要求包装不宜太大,且控制每包装箱的重量,另外,到货后根据使用楼层区域分配好,每次运输只到1各楼层,避免电梯每次运行时卸货至各楼层导致效率较低。

运输期间根据铝板堆放点离电梯口距离安排充足劳动力,一般可配备2组人,1组装货(4-6人),1组卸货(4-6人),共8-12人,尽量做到材料等电梯,避免因运输不足导致施工电梯效率低下。

3)不锈钢材料:重点关注材料到货后在电梯口根据使用楼层区域分配好,每次运输只到1各楼层,避免电梯每次运行时卸货至各楼层导致效率较低。

4)施工垃圾:在施工电梯紧张状况下,为先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施工垃圾无法专门进行运输,安排小工清扫各楼层时先进行装袋并放置各楼层电梯口,电梯运输其他材料时,利用电梯下行空载期间顺带将垃圾运至楼下。

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一直是整个工程顺利实施的重点也是难点,希望能给大家在材料运输的组织上提供一些参考,且我们有些项目对材料运输进行可承包模式,也可对运输单价的谈判时可提供一些
依据。

装饰工程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上述未涉及的材料其运输组织在施工期间多想些方式方法,以怎样提高运输效率为目的,而不是进行简单的安排运输,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观察,善于总结,充分挖掘垂直运输工具的潜力,从而提高垂直运输的效率,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材料运输保障。

项管部(工程)
祁玉奎
2015.10.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