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掘本土资源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发掘本土资源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发掘本土白果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柏果小学“银杏文化六jin-g教育”纪实“屋前有棵银杏树,屋后有片翠竹林,屋后采来一枝竹,屋前树上打银杏。

手中翠竹轻轻摇,银杏树下遍地金。

屋前有棵摇钱树,屋后有片聚宝林,屋后编成大竹筐,屋前树下装笑声。

手中竹筐沉甸甸,银杏树下喜盈盈。

”这首骆崇泉的《打银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读起来像童谣一般的诗配上插图,就写在柏果小学的文化墙上,校园里几颗高大的白果树(又名银杏树)枝繁叶茂。

柏果小学,位于潼南县北部,隶属于宝龙镇辖区内。

学校名称是因为原来的柏果公社而得名的,而柏果公社又因本地有两棵“神树”——白果树(又名银杏树)而命名。

近年来我校立足本土资源,发掘“银杏文化”,打造出了“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力争把学校办得独具特色。

一、探究银杏品质,发掘“银杏文化”银杏树(ginkgo gingko)别名白果树,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寿命达到千余岁。

现存三千五百余年的大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是树中的老寿星,人称“活化石”。

银杏树体高大挺拔,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扇形叶片外观古雅,树干光洁,无病虫害,具有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的能力。

它对气候、土壤要求很宽泛,适应能力超强。

银杏叶片有药用价值,种子营养丰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长期食用能够延缓衰老,益寿延年,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

是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之一,可谓浑身是宝。

银杏,气势雄伟、树干虬曲、葱郁庄重。

夏天遒劲葱绿,秋季金黄可掬,给人以峻峭雄奇、华贵典雅之感。

即使数九寒冬,凛冽朔风横扫大地,无叶的银杏也英姿挺拔,直插云天,毫无畏惧萧索之色。

历代文人书写银杏的篇章不少。

尤其是郭沫若,他把银杏称作“东方的圣者”,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只有中国才有,可见银杏树不是一般的树。

而这种珍贵的银杏树(白果树),得天时地利的这方土地却拥有他,并因他而得名,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怎不为之动情?因此我们根据银杏的特点,提炼出银杏的品质:古雅、环保、强劲……又从独特品质“古雅”中锤炼出“敬、静”;从“环保”中锤炼出“净、进”;从“强劲”中锤炼出“劲、竞”。

这就是我们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银杏文化的内涵。

二、搭建“六jin-g”载体,打造“银杏文化”我们根据银杏品质,锤炼出了“银杏文化”,创造出了“敬”、“静”、“净”、“进”、“劲”、“竞”的“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并给六个字做了内涵诠释。

“敬”,即敬畏自然、敬重他人;“静”,即宁静致远、恭默守静;“净”,即净化环境、净化心灵;“進”,即进德修业、进善黜恶;“劲”,即高风劲节、陵劲淬沥;“竞”,即标新竞异,群芳竞艳。

再把内涵拓宽,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安全、健康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六个字中,构建成“六jin-g”的外延,内涵加外延即为“六jin-g”教育的评价标准。

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领导小组,校长亲任组长。

以“六jin-g”为评价标准,建立了班级“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银杏之师”、“银杏校园”的晋级制评价机制。

三、实施“六jin-g”管理,落实“银杏文化”(一)“银杏文化”的板块设计1、图标、校徽、胸卡设计。

办公室文化、教育文化、楼道文化、班牌、花台、校徽、文化墙银杏娃等设计都融入了银杏树及它的叶、花、果为元素。

校徽:三片银杏叶分别嵌有“古雅”——“敬、静”,“环保”——“净、進”,“强劲”——“劲、竞”,组成一个“品”字图形,寓意师生品质。

胸卡:用品字图标、银杏叶等制作了班级“六jin-g”之生胸卡、校级“六jin-g”胸卡、“银杏之生”胸卡、“银杏之师”胸卡。

2、各年级门牌设计及诠释。

以银杏的生长过程对各年级分别命名并阐释其内涵:幼儿园——银杏园(朵朵花儿放光彩,满园春风扑面来)一年级——银杏芽(嫩绿勃发生命,奋斗彰显卓越)二年级——银杏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三年级——银杏叶(因为阳光,所以精彩)四年级——银杏蕾(欲知花开早,含苞待放时)五年级——银杏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竞风流)六年级——银杏果(莫问殷实有几许,但求叁天作栋梁)班级门牌平面图由银杏娃和银杏叶组成,每递增一个年级就增加一张不同颜色的叶片。

(注:若同级有多个班,就命名为银杏蕾一班、银杏蕾二班……)3、展示台设计展示台有班级展示台、校级展示台。

展示台中有不同颜色的六片银杏叶和一个太阳笑脸图,构成一个“银杏(六jin-g)之生,笑脸你我他”的“风轮太阳图”,供班级、校级张贴学生相片。

“风轮太阳图”,喻意六“jin-g”依偎着阳光,借助太阳的能量,演绎人生真谛。

4、文化墙的设计文化墙有银杏的简介,主题图片,校徽,风轮太阳图,银杏诗词,银杏师生图等。

5、宣传栏的设计宣传栏有每期银杏成果展(校级“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之师”、“银杏校园”),师生的手工、绘画作品展,教师简介,银杏文化纪实,“六jin-g”的内涵与“六jin-g”外延等。

(二)具有“银杏文化”的校园语言为配合有效传播银杏文化,我校创作了一系列的体现银杏文化的校园流行语:校园银杏飘异香,银杏树下书声朗。

颂你千年神韵,树我柏果强人;崇尚银杏内涵,升华人生品位;爱我银杏气节,壮我人生历程;读银杏文化,树柏果气节;万木敬银杏,雏鹰竞高飞你送柏小童年六载,母校送你硕果三千;给我阳光雨露哺育,送你沁人心脾花果;用心爱我银杏之乡,以才建我生态柏果;这些流行语除了老师平时的宣讲外,在学校重大的活动中我们还将它制作成条幅,悬挂于学校内。

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三)校歌校歌《我爱家乡的银杏树》也让“银杏文化”植根于孩子的心中:“尚小离故乡,悠悠岁月长,难忘村头银杏树,根深叶茂树成冠,树上有神话,树下捉迷藏。

最是八月秋风起,唯独银杏分外看,啊!我爱家乡的银杏树,常在梦里纳阴凉……”(四)以“银杏文化”为主题的丰富别异的校园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力。

1、举办弘扬“银杏文化”的活动。

如,赞银杏诗文朗诵;我做银杏娃故事会;我做银杏根作文大赛……2、举办体现“竞”“進”的银杏书法、拔河、银杏知识比赛以及体现“竞”、“進”的银杏图案设计竞赛。

3、每一板块的争“jin-g”活动。

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孩子们都争做“六jin-g”娃娃。

4、每个节日都银杏文化渗透其中。

如:“母亲节”“父亲节”给妈妈送礼物,“重阳节”教育孩子给长辈洗洗脚,学校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环保日”“安全日”等都渗透相应的“六jin-g”教育。

5、“银杏手工制作”活动。

材料是:银杏叶、银杏果、一张白纸。

师生们创作出了一幅幅独具风格的作品。

如:《银杏树》、《“六jin-g”太阳》、《环保光荣花》、《蜗牛》……(五)六“jin-g”教育管理实施1、班主任按学校的统一要求,有序地设置银杏文化和“六jin-g”教育渗透的目标并实施。

2、按“敬”、“静”、“净”、“進”、“劲”、“竞”的评价标准,评选出班级的“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

(1)班级“六jin-g之生”(初级)根据渗透的目标及“六jin-g”的评价标准,评出的班级“六jin-g 之生”,由班上颁发一枚对应的班级“六jin-g”胸卡。

该生的相片、姓名就载入班内“六jin-g之生笑脸你我他”的展示台中。

(2)校级“六jin-g”(中级)获班级“六jin-g之生”奖两次以上,与班级推荐为校级“六jin-g 之生”,由学校颁发一枚对应的校级“六jin-g”胸卡,学生的照片就贴入校级展示台“风轮太阳图”的对应叶片中。

如:佩戴“敬”的校级胸卡的学生就是“敬”的优秀生。

(3)校级“银杏之生”(高级)凡有三次推荐为校级“六jin-g之生”的学生,就晋升为校级“银杏之生”。

凡是被评为校级“银杏之生”的学生,学校就隆重地为他颁发一枚“银杏之生”胸卡,相片贴入校级展示台“银杏之生,笑脸你我他”的太阳笑脸内。

本期获“银杏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的学生,在学校宣传中巨幅展示。

他们将获得外出学习、实地考察等奖励。

(4)银杏班级银杏班级的评价标准:在银杏文化渗透中,每个“jin-g”都落实的很好,班风变化很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品质都有明显的提高。

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成绩突出。

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硕果累累我们打造的银杏校园文化,“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已实施近两年。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而今,我们申报的“发掘本土教育资源,创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的县级课题已立项。

学校班子奋发图强,教师积极进取,学生勤奋好学。

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下期抽考的成绩,从原来的第六十名上升到了全县的二十三名。

2010年上期语文抽考的成绩名列全县第二名。

2009、2010年度督导考评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

2011年我校被评为县级精神文明单位……总之,校园文化反映校长管理学校的哲学理念,反映教师自我超越的工作状态,反映学生读书学习的精神气质。

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是学校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

山高人为峰,在发掘本土白果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会长期地去渗透、去落实、去完善,把“六jin-g”的管理模式做出特色。

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一、关于六JING内涵的解释用词是否过于深奥?比如“恭默守静;“进善黜恶;高风劲节、陵劲淬沥;等词语学生能否理解?能不能重新提炼,力争做到通俗易懂。

二、晋级制评价机制是否有详细的方案?如果有可以附在第二大条后进行阐述。

三、学校实行六JING管理模式后,取得的成绩由于我没有具体的资料,没办法写,可结合到打造校园文化给学校带来的变化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