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

2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

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代合治①(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曲阜273165)提要 从城市化的角度,运用定量方法在全国209个地级以上城市型政区中筛选了125个构造城市群的基本地域单元,界定了17个不同规模的城市群,分析了我国城市群的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群;城市型政区;空间分布态势中图分类号 F291 城市群是由若干基本地域单元构成的连续区域,城市群区域应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从我国实际出发,城市群地区应为城市型政区,即建制市的行政辖区。

为此,本文综合测度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型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筛选了构造城市群的基本地域单元。

①1 城市群基本地域单元的选择1.1 城市型政区城市化水平的测度至1994年底,全国有省级城市型政区(直辖市)3个,地级城市型政区(地级市)206个,合计209个。

为综合测定各城市型政区的城市化水平,本文运用了多指标加权求和的方法。

首先,选取非农业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a1)、区域人口密度(a2)、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区域总面积之比(a3)、区域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a4)等4项指标作为变量。

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 H P法)确定它们对于城市化水平的贡献度即权重,结果见表1。

第三,以209个城市型政区为样本,利用统计资料计算出各政区上述4项指标的原始值x ij,为消除量纲影响并使标准化值x’ij介于0~1之间,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极大值标准化处理。

第四,利用公式C=∑a j x’ij 进行加权求和,获得了209个城市型政区的城市化综合指数。

表1 各类变量对于城市化水平的贡献度指标变量a1a2a3a4贡献度0.4240.1220.2270.227 1.2 城市群基本地域单元的确定由于我国城市型政区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因此,作为城市群的基本地域单元应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本文在界定其综合指数原则上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0.314),据此确定了125个城市型政区为构造城市群的基本地域单元,它们分别是北京(0.594)、上海(0.758)、天津(0.556)、石家庄(0.323)、唐山(0.342)、秦皇岛(0.322)、保定(0.457)、太原(0.567)、大同(0.398)、阳泉(0.426)、呼和浩特(0.473)、包头(0.533)、乌海(0.676)、沈阳(0.563)、大连(0.479)、鞍山(0.489)、扶顺(0.539)、本溪(0.533)、丹东(0.391)、锦州(0.349)、营口(0.413)、阜新(0.395)、辽阳(0.439)、盘锦(0.461)、葫芦岛(0.334)、长春(0.393)、吉林(0.418)、四平(0.314)、辽源(0.400)、通化(0.391)、白山(0.484)、哈尔滨(0.522)、鸡西(0.453)、鹤岗(0.500)、双鸭山(0.416)、大庆(0.439)、伊春(0.592)、佳木斯(0.356)、七台河(0.421)、牡丹江(0.430)、南京(0.532)、无锡(0.512)、徐州(0.318)、常州(0.441)、苏州(0.415)、南通(0.369)、扬州(0.330)、镇江(0.412)、杭州(0.395)、宁波(0.362)、温州(0.327)、嘉兴(0.355)、舟山(0.332)、合肥(0.366)、芜湖(0.375)、淮南(0.485)、马鞍山(0.470)、淮北(0.416)、铜陵(0.505)、福州(0.337)、厦门(0.519)、南昌(0.410)、景德镇(0.376)、萍乡(0.349)、新余(0.345)、济南(0.461)、青岛(0.417)、淄博(0.464)、第17卷 第2期1998年 6月地域研究与开发A R EAL R ESEA RCH AND D EV ELO P M EN TV o l.17 N o.2Jun.1998①代合治,男,33岁,副教授 来稿日期:1997-12-29枣庄(0.372)、东营(0.388)、烟台(0.369)、潍坊(0.317)、济宁(0.321)、泰安(0.348)、威海(0.337)、莱芜(0.371)、郑州(0.434)、洛阳(0.335)、平顶山(0.316)、鹤壁(0.324)、焦作(0.370)、武汉(0.561)、黄石(0.516)、鄂州(0.370)、长沙(0.371)、株洲(0.314)、湘潭(0.344)、广州(0.607)、韶关(0.337)、深圳(0.662)、珠海(0.620)、汕头(0.534)、佛山(0.549)、江门(0.414)、湛江(0.318)、惠州(0.349)、潮州(0.334)、中山(0.385)、东莞(0.358)、汕尾(0.485)、揭阳(0.340)、南宁(0.390)、柳州(0.481)、桂林(0.401)、梧州(0.413)、北海(0.315)、防城港(0.317)、海口(0.929)、三亚(0.351)、成都(0.400)、重庆(0.355)、自贡(0.318)、攀枝花(0.467)、贵阳(0.627)、昆明(0.426)、西安(0.460)、铜川(0.429)、兰州(0.488)、嘉峪关(0.588)、金昌(0.402)、西宁(0.539)、银川(0.468)、石嘴山(0.475)、乌鲁木齐(0.688)、克拉玛依(0.740)。

2 城市群的界定2.1 城市群的等级标准作为一个城市群应具备3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区域,不能被非基本地域单元分隔。

第二,组成城市群的地域应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若城市型政区总体水平达不到基本地域单元标准,而其市区与城市群地域相连,则可将其市区并入相应的城市群。

第三,城市群应达到一定的面积、人口、城市规模,若一个或几个地域相连的基本地域单元达不到城市群的规模下限,也不应列为城市群。

结合我国实际,参照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我国城市群的下限标准应为:地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总人口在500万人以上,其中城市人口在150万人以上,城市数量在5座以上,其中应有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并依据城市群的面积、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等进一步将城市群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等4个等级类型,各类型城市群的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各类型城市群的划分标准名称面积 万km2总人口 万人城市人口 万人城市数量 座城市等级结构特大型城市群≥10≥5ぁ000≥2ぁ000≥40完整大型城市群5~103ぁ000~5ぁ0001ぁ000~2ぁ00020~40完整中型城市群3~51ぁ000~3ぁ000500~1ぁ00010~20较完整小型城市群1~3500~1ぁ000150~5005~10不完整2.2 我国城市群的判定依据上述标准,我国现有城市群17个,其中特大型城市群1个,即沪宁杭城市群;大型城市群4个,分别是京津唐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和鲁中南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型城市群4个,分别是吉中城市群,黑东城市群、福厦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小型城市群8个,分别是石太城市群、安徽沿江城市群、郑洛汴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湘城市群、北部湾沿岸城市群、重庆城市群、关中城市群。

需指出的是,有些城市群的判定指标处于不同的类型之中,在判定这些城市群类型时主要依据了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指标。

3 主要城市群的特点3.1 特大城市群我国现有沪宁杭一个特大型城市群。

该城市群包括上海市和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扬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等12个地级市及湖州市区,共有城市48座,其特点一是规模大,城市群总面积9.961万km2,总人口7ぁ339万,城市人口2ぁ565万;二是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完整,48座城市中,超大城市2座,特大城市1座,大城市4座,中等城市15座,小城市26・14・第2期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座,基本上呈梯形分布;三是中心城市地位突出,1995年上海城市人口已达834万,为全国首位城市,次中心城市南京和杭州人口也分别达到226万和121万;四是城市密度大,平均密度为4.82座 万km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7倍多,铁路沿线和苏南地区更为突出,沪宁铁路平均每36ぁkm有1座城市,沪杭铁路平均每38ぁkm 有1座城市,杭州—宁波铁路平均每28ぁkm有1座城市,苏南地区密度高达6座 万km2。

3.2 大型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唐山、秦皇岛、廊坊等地市,面积5.554万km2,总人口3ぁ310万,城市人口1ぁ457万,城市总数9座。

虽然城市数量偏少,但面积、人口规模大,故列入大型城市群行列。

其突出特点一是城市规模集中程度高,北京、天津城市人口已分别达到619万和474万,唐山城市人口亦达到112万,三城市合计占城市群城市人口4 5以上,二是城市分布具有组团式特点,以北京、天津、唐山为核心分别构成了首都城镇组团、天津城镇组团和冀东城镇组团。

辽中南城市群包括辽宁省中南部的沈阳、扶顺、本溪、辽阳、鞍山、丹江、营口、大连、阜新、盘锦、锦州、葫芦岛等12个地级市,面积11.404万km2,总人口3ぁ392万,城市人口1ぁ610万,城市数量23座。

其突出特点为:第一,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完整,超大、特大、大、中、小城市齐全,分别有1,3,5和9座,基本呈金字塔型分布。

第二,城市规模集中程度高,超大和特大城市占城市总人口51.7%,小城市只占7.5%,尤其是辽中地区超大特大城市密度之高居各城市群之首。

山东半岛和鲁中南城市群包括山东省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淄博、济南、泰安、莱芜、济宁、枣庄等11个地级市及日照市区,面积9.483万km2,总人口5ぁ312万,城市人口1ぁ589万,城市总数38座。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城市群规模大,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等已达到或接近特大型城市群的标准;第二,中心城市规模偏小,1995年济南、青岛城市人口仅为164万和166万,中小城市数量多,占城市总数的84.2%,占城市人口的59%;第三,城市密度大,平均为4.22座 万km2,与沪宁杭城市群相当,尤其是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三个地级市,密度达6座 万km2,所辖的16个县(市)中,县级市占15个,只有1个由海岛组成的长岛县,小城镇也很发达,建制镇占乡镇总数的8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东莞、深圳、惠州、汕尾、汕头、揭阳等11个地级市,面积5.2ぁ295万km2,总人口3ぁ094万,城市人口1ぁ175万,城市总数28座,加上香港、澳门,城市人口达1ぁ822万,城市数量达到30座。

其突出特点一是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广州和香港城市人口已达317万和616万,它们都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城市;二是城市密度大,平均为5.35座 万km2,居各城市群之首,尤其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澳门两条城市带,密度高达5.87座 万km2和7.46座 万k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