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来客》
——纪录片分析
我们小组在新学期学习纪录片拍摄课程时花了一个学期完成了一部微型人物传记纪录片《荆楚来客》。
我们小组选题定位是拍摄外国留学生,荆楚理工大学现在外国留学生有很多,学校有专门的中文课程是留学生学习的,一开始来校看到很多留学生很惊奇,现在看到他们,我会思考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以及生活和我们有什么迥异,正好这个学期的纪录片创作课让我能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定位拍摄外国留学生,满足我的好奇心,也让大家知道留学生在华的情况,所有我们小组选择了留学生这样的主题,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外国的留学生在华生活是孤独的,我们不仅有语音上交流的困难,还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更有生活习惯和礼仪的不同。
所以,我们和留学生交流沟通要有耐心和爱心,他们需要我们的友爱和关心。
我们在中国人,也是东方之主,我们要尽地主之谊来对待留学生,我们中国博大精深,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国家向来推崇友爱和善,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是我们中国的待客之道,所以我们拍摄留学生而取名是《荆楚来客》。
再用纪录片纪实的拍摄手法拍摄留学生客观的展示留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大家了解留学生的生活状态,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也是了解留学生和他们深层的交流做朋友,也让大家能好好的尽地主之谊,给留学生留下好印象,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友好仁义。
我们纪录片拍摄选取的主人公是一名黑人留学生,他名字叫马乐迪,他来自科特迪瓦,我们主要拍摄的是他和他朋友李明的生活日常,因为我们拍摄的是微型纪录片,影片的时长只有八到十分钟,所以我们无法淋漓尽致的将留学生的全貌展现给大家看,所以我们用的是蒙太奇的剪辑技巧在影片中选取了留学生的各个生活点,展示给大家看,大致的讲述了他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运用了画外音的形式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进行纪录片编辑,里面还有纪录片的采访,用来补充采访对象画面缺失的信息,使得我们小组的纪录片最大程度上传达最全面的留学生生活的状态。
我们纪录片主要拍摄的是从我们第一次遇见留学生,然后和他们交流后成为朋友。
我们用镜头语言拍摄了环境人物让大家和我们一起来认识留学生熟悉留学生和他们做朋友。
我们会在镜头语言里了解留学生的生活变化,了解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生活学习差异性。
纪录片首先用的是声画同步的拍摄手法拍摄我们的留学生主人公,然后运用采访的形式和留学生马乐迪交流,让马乐迪用汉语介绍自己,让大家了解他。
后来我们拍摄了留学生上课不守时的情景。
拍摄老师都上课了马乐迪姗姗来迟,我们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学习教育方式不同,所以我们对待上课的态度不一样。
也体现了我们和留学生的学习差异性。
在我们中国上课要守规矩,准时上课是一个学生的必须做到的,也是校规中严格要求的。
鲁迅为了上课不迟到在课桌上刻了早,提醒自己要上课准时,所以上课准时是中国学生对自己的要求。
而留学生并没有这样,国家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他们更是把老师当做是朋友,西方化的教育方式更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大家能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思想天性,国外的教育是实践出真知,而我们的老师是最大程度让学生能记住课本里的知识。
所以我们上课必须要准时,这或许是我们和留学生的学习的差异,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拍摄中的不足之处是,我们没有采访关于留学生他们国家上课的状况,来证明和我们学习的差异性。
我们然后继续拍摄了马乐迪在教室上课的情形,马乐迪上课像个三好学生很认真的在听讲,老师教他们的中文也是我们小学的课本中的知识。
但是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语气句义,他们却觉得很难。
老师往往要讲很多遍,还要举一反三,这个也反映了外国留学生在学生上和我们的思维逻辑的不同。
他们学习中文是很困难的,这个也导致了他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不便,但这个也会使他们更有学习的动力。
而我们的主人公上课是格外认真,经常会让老师提问。
所以任课老师在我们采访的时候也对马乐迪的学习态度表示肯定。
我们纪录片的拍摄主题是要让大家了解留学生的生活学习,放大他们的生活状况。
让大家能够关注他们,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温暖,也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在我们采访马乐迪关与他家乡和亲人的时候,马乐迪显得有些忧愁,当我们问到他的家里的时候,他用不很熟悉的中文说:他想家,他很想回家。
这或许是在异国他乡的孩子对家的眷恋。
后来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在假期回家看看,他说到:机票很贵。
所以留学生马乐迪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
在后面的采访中我们问到他有没有朋友时候,他用中文像我们介绍他有朋友,还像我们介绍了他的家人。
我们看的出来他对家乡的思恋,也有对中国的赞美,对中国文化的迷恋。
所以,马乐迪在努力的学习知识,希望让父母看到他在中国有很大的收获。
随着我们拍摄和马乐迪的关系渐进,对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是个含蓄内敛的男孩,他也介绍了他的朋友李明给我们认识,也是个留学生。
李明是个法国人,但也是个黑人。
而李明和马乐迪性格是迥然不同的,李明是非常热爱音乐的,或许黑人天然音乐细胞浓厚,很擅于用音乐表达自己,我们还特意给李明拍了音乐视频,他们俩的友情是很深厚的,特别是在异国他乡更加深重。
马乐迪在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默默的背着书包在校园里散步,像个孤独的行者,我们还特意的拍摄了他一个人孤独行走的背影,他们是我们的朋友,也是中国的朋友,所以我们开始的主题是了解留学生升华到关爱留学生。
因为我们和留学生有着很好的友谊关系,所以在拍摄上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拍摄他们的各个方面,也能以聊天的方式让他们回答我们提的问题,让大家可以很好的全面的了解他们,以用来补充画面的不足,从而让我们的纪录片更加的真实和全面,让大家更能客观的了解熟悉他们。
同时,我们也对任课老师做了采访,从旁观者的角度熟悉他们。
我们的纪录片用的解说词在全片也是举足轻重的补充画面的作用,因为有的时候他们也会说英文,所以用解说词,让大家能够听明白,也是补充画面充实画面的。
也有对人物信形象做了表述和刻画,有的旁白也是表现留学生的内心活动和心情,所以也是全片的情感寄托的载体。
我们拍摄的时候也用了一些空镜头,用来转场,拍摄了车水马龙的街头,也拍摄了具有代表荆门和荆楚理工学院的标志画面,也是寓意留学生的到来,和展现荆楚理工的地域特征。
在我们纪录片在留学生大部分用的是中文和我们交流,从他们不流畅的中文,我们经常听错他们的意思,他们也不很了解我们的语言意思,看出他们学习的困难,和我们采访的困难,但在这里也展现我们在一起交流的趣味,马乐迪经常笑场,让大家从我们语言交流中看到留学生和我们的差异性。
在我们拍摄中的不足之处是,对于马乐迪说想念家乡的情绪我们没有进行很深入的了解和拍摄,对于采访的问题也是没有很全面和精准。
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留学生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
或许我们应该拍摄中国学生上课的情形和马乐迪上课做对比,在我们前期策划中也应该考虑加进中国学生学习生活的元素,从而使内容更加丰富有张力,做对比更加有说服力。
在片中也应该加人荆楚理工的校歌,或许更能体现我们的校园特色。
我们本学期的拍摄纪录片的作业完成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我们加入留学生的生活,我们很大程度上了解了留学生的状况,采用了蒙太奇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技巧以及解说词,使得留学生的生活能大致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小组的成员也是团结合作,都很努力的积极完成。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纪录片让大家能够了解留学生,熟悉留学生,不再以好奇另内的眼光看待他们,而去走进他们熟悉他们关心他们。
2013406020121 王汉东
13级广编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