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与信息传播
摘要: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通过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我们迎来了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的突出特点是传播方式
双向化、接收方式从固定到移动、传播行为更加个性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便于
品牌宣传。
基于这样的特点,虚假信息,负面舆情也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以提倡独立思考、建立舆论责任意识、积极面对负面舆论等方式正确处理组
织以及个人与新媒体时代的关系,提供了一般性解决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时代;舆论
一、新媒体时代概况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
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时
代基于这类新兴技术应运而生。
据统计,当前报纸的阅读率持续下降,从2012
年53.9%下降到2018年的25.6%。
现在读报人群的平均年龄44.7岁。
2009年至
今已有超过100家报纸停刊休刊。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人,每年保持着3000-5000万人的增速。
同时,人们对
手机格外依赖,有机构统计,平均每天每人点击手机的次数在2000次以上。
多
频次、快节奏、短阅读,导致阅读碎片化已经是新媒体的特点,内容不再推崇长
篇大论,而短小精致的信息更受欢迎。
因为移动互联网不可逆转的成为当下舆论
生成、发酵最活跃的阵地,所以,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向新媒体、融媒体转
型发展。
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新闻联播发抖音等。
除了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
转型发展以外,几乎所有的企业、政府、组织都在做自媒体。
今年年初,中央政
治局集体学习,罕见地走出了中南海,把“课堂”设在了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习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
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可见,目前从上到下、从老到少、从国内到国外,大
家都在学网、用网,不断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这也反映出当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
二、新媒体时代特点
1、传播方式双向化
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单向的、线性的、不可选择的。
表现为特定的时
间内由信息的发布者向受众发布信息,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缺少信息的反馈。
这
种静态的传播使得信息流畅性弱,传播效果不佳。
而新媒体传播方式是双向的,
每个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样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进而互动性强,传播效果
明显。
2、接收方式从固定到移动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
使得用手机浏览网页、看电视等等实现动态化,不仅仅局限于固定场所。
3、传播行为更加个性化
微博、微信、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
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
的地盘我做主。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
感。
4、传播内容多元化
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体最大的变化同时体现在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融合化,传
统纸质媒体通过平面展示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而如今,借助新媒体形式,同时
传播带有文字、图片、声音等等于一身的信息已成为可能,提高了信息量,提升
了信息广度。
5、便于品牌宣传
以往的品牌宣传仅仅是录制宣传片或宣传页上传到官网,不利于小型企业的
品牌发展。
而在新媒体的平台协助下小企业也可以简单便捷实现公司自我宣传的
目的。
三、新媒体时代的基本要求
1、提倡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辨识能力,阅读负面、虚假的信息,只能让思维更加混乱。
因此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虚假信
息误导,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优势。
此前山西部分地区即将发生地震
的消息通过手机、网络传播,一时间数百万人涌上街头“避难”。
但最终人们发现,所谓的地震消息,不过是部分群众误听流言以讹传讹的结果。
由于社会大众缺乏
独立思考,没能从中判别真伪,才引起了社会恐慌。
2、建立对舆论的责任意识
最高管理机构为中央网信办负责监管各类网络信息。
各级网信办作为新媒体
的直接管理机构,对网络中各类信息进行监管。
虽然管理机构在政府层面,但是
舆情处置主体是在基层。
企业或地方出现的负面舆情,由舆情所在单位负责出面
应对。
这就要求各级单位,都要随时做好在应对舆情、积极对话的准备。
同时也
要落实到个人,约束、监管个人行为,树立责任意识也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
3、积极面对负面舆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负面舆论时,已经不再是通过“删”“堵”“封”可以消灭负面信息的时代了,任何一条信息一旦在网上发布,就会被很多网站自动抓取、转发,想要彻底从网络上删除是不可能的。
过去,出现舆情事件时,还有一种选择,那
就是避而不谈,或者用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调查真相,再发布信息,但是现在,如果不积极应对舆情,可能当真相还在穿鞋时,谣言就已经跑遍了全世界。
5G技术上来以后,会让信息传播的速度比现在快10—50倍。
因此,新媒体时代,需
要我们每个人树立正确的媒体观,积极应对负面舆情。
参考文献:
[1] 邓海荣.新闻媒介舆论引导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当代传播,2013(3):20.
[2] 陆定一.新闻必须完全真实——陆定一同志对本刊记者的谈话[J].新闻战
线,1982(12):50.
[3] 胡文杰,项仲平.互联网时代提升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思考[J].电视研
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