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维动画设计》第5章 动画分镜头设计
《二维动画设计》第5章 动画分镜头设计
5.3 画面分镜头台本
5.3.1 认识画面分镜头台本 5.3.2 画面分镜头台本的内容与格 式 5.3.3 画面分镜头台本的创作步骤
5.3.1 认识画面分镜头台本
画面分镜头台本是用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组成的分镜头台本,是美术设计、动作设计、 背景设计、后期合成等各道工序的工作蓝本。 绘制画面分镜头台本时,动画导演要以 文字分镜头台体为依据,把全片的每个镜头 进一步创作、绘制,用简洁的线条画出每个 镜头的画面。 画面包含了剧情所需的场景,人物表演的 范围与环境,动作的起止位置,镜头在拍摄、 剪辑、特技等方面的处理方法,同时要注明 角色在本镜头中的情感、动作、对白及音效 方面的要求。
1.左右横摇 2. 上下直摇
(1)摇上镜头 (2)摇下镜头
5.5.4 横移镜头
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作左、右横移拍摄 的镜头。 移镜头是机器自行移动,不必跟随被摄 对象。 它类似生活中的人们边走边看的状态。 移镜头同摇镜头一样能扩大银幕/屏幕二 维空间映像能力,但因机器不是固定不变, 所以比摇镜头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画面 的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 景。
促使画面分镜头台本产生的真正动力不 是真人电影而是动画片。 美国迪斯尼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 就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从事画面草图设计制 作。 1933年上映的动画片《三只小猪》就是 采用大量草图的工作蓝本方法制作的。
世界动画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 主》也是采用了上千幅草图作为分镜头台本, 然后按照分镜头台本的顺序进行有序的绘制 生产。 日前,画面分镜头已是动画片生产过程 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成了实施动画拍摄 制作全部过程的工作依据和蓝图。 图5-1所示为动画系列片《少年狄仁杰》 的画面分镜头台本。
对场景、场地的了解和熟悉。 了解每场戏所对应的场景,每个情节点
所对应的场地以及每个镜头的背景。
■ 步骤四 绘制画面分镜头的草图,以便能通篇审
阅画面分镜的效果,如图5-12所示。
图5-12 绘制分镜草图
5.4 镜头角度
5.4.1 鸟瞰镜头 5.4.2 平视镜头 5.4.3 俯视镜头 5.4.4 仰视镜头
拉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处的环 境。 这种拉镜头会造成人物即将到来的效果, 以及和其他人物及环境的关系,营造一种宽 广舒展的效果,同时是场景转换的机会。 在Flash中实现推/拉镜头,是通过放大/ 缩小画面的大小来实现的。
5.5.3 摇镜头
摇镜头是指摄影机位置不动,只有摄影 机镜头作上下、左右、或旋转的拍摄方。 摇镜头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围的 一切。 它在描述空间、介绍环境方面有独到的 功用。 左右横摇常用来介绍大场面,上下直摇 又常用来展示高大物体的雄伟、险峻。 摇镜头在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时, 有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 步骤一 接到文字分镜脚本后,一定要仔细阅读,
对脚本中镜头的内容,如角色的性格和动作 等,以及镜头运动的动作等,要在脑海中产 生连贯画面。
■ 步骤二 造型的比例、造型的习惯性动作,以及
相关的道具,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这些达到非常娴熟 的地步。
这有利于画面分镜在画面质量上的提高, 如角色动作定位的准确等。 ■ 步骤三
5.5.5 升降镜头
升降镜头指的是镜头固定,而摄影机本 身进行垂直位移所拍摄到的镜头效果,如图 5-21所示。
5.5.6 跟镜头
跟镜头是镜头锁定在某个行动中的物体 上,当这个物体移动时镜头也跟着移动,以 便快速和详细地表现对象整个的活动情况。 由于跟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着的主体,因 此有特别强的穿越空间的感觉,适宜于连续 表现角色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
图5-27 化出化入
5.6.3淡入淡出
合称“淡”,指镜头画面的渐显、渐隐。 画面由亮转暗,以至完全隐没,这个镜 头的末尾叫淡出,也叫渐隐;画面由暗变亮,
最后完全清晰,这个镜头的开端叫淡入,又
叫渐显。
淡入是采用黑屏和镜头画面渐渐显出来 而进行镜头组接,而淡出则是采用镜头画面
渐渐淡化及用黑屏组接。
1.远景 2.大远景 3.全景 4.中景 5.近景 6.特写 7.大特写
5.2文字分镜头台本
5.2.1 从文字剧本到文字分镜头台 本
文字分镜头台本是一个故事从文字剧本 到画面分镜头的过渡,是用文字手段段落化、 场次化、镜头化、动作化、细节化地表达画 面的形式和内容,或者说是具体画面的文字 表达。
图5-1 《少年狄仁杰》的画面分镜头台本
5.1.2 电影镜头
通俗地讲,电影镜头就是电影的可视画 面,是摄影机不换机位不间断连续拍摄的一 个片段。 同样,动画镜头就是动画的可视画面。 一部Flash动画是由若干个镜头画面组成 的一个完整的影片。
5.1.3镜头的景别
具有不同故事内容的影视镜头,虽然画 面尺寸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形式上出现 了不同视距的画面交替。 这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景别。 景别也称镜头范围,是由摄影机与被摄 角色之间的距离大小决定的,这种距离通常 称为视距。 根据视距的不同,景别主要分为:远景、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这几类。
5.5.7 晃动镜头
晃动镜头是指摄影机镜头作上下、左右、 前后方向性的摇摆拍摄。 主要作主观镜头表现演员精神恍惚或外 力作用产生的摇晃、颠簸视觉画面。
5.5.8 景深
景深是指在影片中营造出空气透视的深度 效果,以模拟三维空间的场景感觉。
5.6 镜头转换
5.6.1 切入切出 5.6.2化出化入 5.6.3淡入淡出 5.6.4划入划出 5.6.5 圈入 镜头运动
5.5.1 推镜头 5.5.2 拉镜头 5.5.3 摇镜头 5.5.4 横移镜头 5.5.5 升降镜头 5.5.6 跟镜头 5.5.7 晃动镜头 5.5.8 景深
了解基本的镜头角度后,就可以通过镜 头的运动,来获得更为灵活的视觉感受。 静止的镜头固然可以表现出许多视觉印 象要素,但运动的镜头则更加强化视觉上的 观赏效果,并使观众产生更丰富的心理激荡。
5.5.1 推镜头
画面中各个人物和物体背景不动,摄影 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 用推镜头,使屏幕或银幕的取景范围由 大到小,画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渐被推移画面 之外,主体部分或局部细节逐渐放大,占满 银幕,在景别上也由远景或全景变为中、近 景或特写。
5.5.2 拉镜头
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影机由近 而远向后移动离开被摄对象。 取景范围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大变小, 与观众距离也逐步加大。 画面的形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变化为整 体。 在景别上,由特写或近、中景拉成全景、 远景。
5.3.2 画面分镜头台本的内容与格式
分镜头台本格式并无行业统一标准,不 同的制作机构有自己的分镜头格式和画面表 达方式。 大多采用表格形式,格式不一,有详有 略。 一般设有:镜号、景别、摄法、画面设 计草图、内容、音乐、时间、备注等栏目, 如图5-10所示。
图5-10 画面分镜头台本
5.3.3 画面分镜头台本的创作步骤
5.1 分镜头台本概述
5.1.1 分镜头台本的由来 5.1.2 电影镜头 5.1.3镜头的景别
5.1.1 分镜头台本的由来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第一 部电影《火车进站》,生动记录了人们生活 中的真实情况,使电影成为人类娱乐的新手 段,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电影的内容和 形式日趋丰富,—些电影导演试图通过画草的 形式来发展丰富故事情节。 如俄国著名导演谢尔益·爱森斯坦就在影 片《战舰波将金号》、 《墨西哥万岁》的拍 摄前,亲自绘制了大量的草图,对影片的拍 摄起了较大的帮助作用。
摄影机与被摄对象所成的几何角度被称 为镜头角度。 了解镜头的拍摄角度,是处理好各种表 现效果的基础条件。 一般来说,镜头角度可以分为5种:鸟瞰 镜头、俯视镜头、平视镜头、仰视镜头、倾 斜镜头。
5.4.1 鸟瞰镜头
顾名思义,鸟瞰镜头是一种以鸟儿在高空 飞翔的位置,向下俯瞰的角度所摄取的镜头, 即从被摄物的正上方直接摄取的镜头,如图 5-13所示。
第5章 动画分镜头设计
5.1 分镜头台本概述 5.2文字分镜头台本 5.3 画面分镜头台本 5.4 镜头角度 5.5 镜头运动 5.6 镜头转换 5.7 分镜构图 5.8 课后思考与练习
课堂学习目标 ● 掌握镜头的景别及特点 ● 了解文字剧本与文字分镜头台本的区别 ● 熟悉画面分镜头台本的内容与格式 ● 掌握镜头的运动与转换 ● 掌握分镜构图的两种构图方式
图5-13 鸟瞰镜头
5.4.2 平视镜头
平视镜头是指摄影机与被摄主体在同一 水平线上,与人眼等高的高度进行拍摄所获 取的镜头,如图5-14所示。 被摄对象不易变形,给人平等、客观、 公正的视觉感受。 平视镜头在普通的场景中经常使用,显 得干净利索,但一味使用就会缺少变化,画 面效果容易流于平淡、呆板。
在本书第11章的Flash动画片《越狱虎王》 中就使用了“淡入淡出”来转换镜头,由两
只老虎逃离动物园的镜头淡出,到两只老虎
进入乡下的镜头淡入。
5.6.4划入划出
影片中表示时间和空间转换过程的技巧之一。 形式很多,如爆破型、扇面型等。 常用的形式是:用一条明晰或模糊的直线,从画 幅边缘开始,或横、或直、或斜地将前一个画面迅 速抹去(划出);同时展现下一个画面(划入)。 这一手法,适用于表现迅速的场景转换,造成 爽利、明快的节奏。 这种技巧,虽能加快画面转换的节奏,有助于 造成紧张的戏剧气氛,但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观众感 到银幕的四面框的存在,如果处理生硬,更会显出 人为痕迹,削弱画面形象的真实感。
图5-15 俯视镜头
5.4.4 仰视镜头
仰视镜头是指摄影机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线, 向上拍摄被摄对象所获取的镜头。 这种拍摄方式称为仰拍。 仰拍的画面表现为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 效果,如图5-16所示。 仰视镜头中形象主体显得高大、挺拔,具有权 威性,视觉重量感比正常平视要大,画面带有赞颂、 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 因此仰视镜头常用来表现崇高、庄严的气氛和 场景,有一锤定音之感。 但仰拍太多,看的人容易累,也不容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