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题百校联盟2018届十二月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题百校联盟2018届十二月联考历史试题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24.韩非在《五蠢》中说:“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富也。

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日可以得贵也。

”由此可见,韩非主张A.奖励耕战B.引导人们重义轻利C.重农抑商D.统治者要重视民生25.东汉中期,对各地荐举上来的孝廉,朝廷要进行复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

这说明当时察举制A.注重选拔特殊人才B.忽视了真才实学C.具有明显的程式化D.实现了公平公正26.术真宗时开始实行和买政策。

“大观库物帛不足,令两浙、京东……市罗、绫、纱一千至三万匹各有差”“江西和买绢五十万匹““(建炎元年)浙东和买组岁九十七万六千匹,而越乃六十万五百匹”。

宋代“和买政策”A.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丝织品的商品率D.导致南北经济差距扩大27.下表为不同历史文献对歙县徽商的记载。

据此可知,当时徽商A.管理体制严格B.善用儒道经商C.注意团结协作D.注重宗法观念28.薛福成认为虽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但“各国之大小强弱,万有不齐,究赖此公法以齐之,则可以弭有形之衅。

虽至弱小之国,亦得藉公法以自存”。

据此可知,薛福成A.认为国际外交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B.指出在国际舞台上弱国无外交的真实状况C.延续了清政府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D.主张中国应该在外交上合理运用国际法规29.近代国际市场对生丝需求急增,江苏省蚕桑业迅速发展起来。

1929年出口生丝价值为7500万美元。

不仅产业规模扩大了,而且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产生了诸如蚕种制造业、植桑业、饲蚕业、蚕行、丝行、机器缫丝业等10余种新的行业。

这表明A.西方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B.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C.中国传统生产模式开始解体D.民族工业结构呈现出不合理性30.下表为陕甘宁边区1937—1940 年财政收人统计。

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边区A.得到同盟国的大力支援B.财政具有对外依赖性C.经济发展状况日益恶化D.遭到国民党经济封锁31.邓小平于1978年11月2日作出指示:“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说也要快。

”中国加快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基于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B.建设市场经济的目标C.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D.实现两岸统一的愿望32.克里斯提尼创立了陶片放逐法。

该法规定,每年春季由公民大会召开一次非常民众大会,征询有无危害民主政体的事情或人,是否需要执行放逐法,然后进行口头表决。

这说明陶片放逐法A.彰显了公民的政治权利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权益C.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D.使雅典的民主发展到项峰33.杰斐逊认为,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是必要的,但中央政府权力不宜过大,因为中央政府如过分集权,就会增加盗窃、投机、抢劫冗员和钻营的机会,就可能变得像英国政府那样腐败和暴虐。

因此,美国A.建立了邦联政治体制B.增强了地方各州的自治权C.否定了英国民主政治D.确立了分权制衡发展模式34.苏联政府加速对个体农民进行粮食收购和催缴农业税、保险费和贷款等各种税款。

1930农业年度,个体农民上交的统一农业税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

这些做法A.保证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成功B.体现新经济政策发生异变C.有利于农业全盘集体化速度加快D.说明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35.《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

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 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此举A.旨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组织B.有利于国际贸易的有序发展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向D.不利于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英国在采掘业、冶铁业等行业中已经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出现了一些雇工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企业。

1855年,英国认可了公司的有限责任性质。

1862年,英国颁布了股份公司法。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股份公司制企业基本上处于单一单位公司的形态,即一家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至多只有两三家工厂。

19世纪最后30年中发生的新的技术革命,再一次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电力、石油、汽车和化学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出现了,重工业发展迅速,开始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股份公司则成了加速资本集中、加速垄断形成的有力杠杆,大量中小公司合并为少数大垄断公司或垄断公司兼并大量中小公司,以扩充实力、巩固垄断地位。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组织遍及于各个主要的工业部门。

——摘编自江满情《中国近代股份有限公司的演变》材料二1872年由官方先垫一部分官款,由李鸿章责成大沙船主朱其昂主持向社会招股集资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股份制企业一轮船招商局。

在1873年制定的章程中表明“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原系仿照西商贸易章程,集股办理”,同时还规定:“资本一百万两为率,先收五十万两作一千股,每股五百两。

”投资入股者便是本局股东,拥有由招商局刊印发的“股份票取息手折”,即股票。

股票需“编列号数,填写姓名籍贯,并详注股份册”,且可以出让,但“必须先尽本局,如本局无人承受,方许卖与外人”,并规定“不准让与洋人”。

虽然开始时集股相当困难,但经过70-80年代的经营,还是取得显著效益。

1876年面额100两的招商局股票只值40至50两,到了1882年便涨到200两以上,最高时达270两。

据记载,当时社会上对招商局招集资本的反应已是“争相附股”。

轮船招商局试办成功,开了中国近代股份制的先河。

“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从1873年到1883年在上海募集资本的煤、铁以及其他金属矿业至少20家。

——摘编自李春梅《从轮船招商局看中国股份制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西方企业组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此趋势的成因。

(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轮船招商局的特点,并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与西方股份制相比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兴起原因的不同及其影响。

(15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在论述“唐宋大变革”时,列出如下表格:——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唐宋大变革”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在第45、46、4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250年夏,他(刘秉忠)根据回中原两年所了解的情况向忽必烈呈上万言治国策,首先阐明“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的道理,接着报告了中原政治的许多弊端,并提出改革措施。

……关西、河南宜设官抚治,招民垦辟;以及设学校、养贤士、开言路、劝农桑、立朝省等多项建议。

……忽必烈即位后即用为中书平章政事。

辅助世祖立法定制,秉忠奉旨与诸儒议定各项制度。

……于是糅合蒙古制度与中原传统制度,初步制订了元朝的新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刘秉忠》(1)根据材料,概括刘秉忠改革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秉忠改革的意义。

(9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1年1—3月,美国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计划人员与其英国同行会晤,在美国尚未参战的情况下,就制定了联盟战略的大致轮廓。

同盟国战略的核心就是“先欧后亚”,击败德国被列为首要目标。

这是因为:德国占领西欧各国后,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大大超过了日本。

德国已控制了西欧,并且威胁到了大西洋和拉丁美洲。

美国的经济中心和大城市都集中在东海岸,与欧洲隔大西洋相望,而西海岸距美国经济中心十分遥远,距日本也有1万多公里,所以美国惧怕德国甚于日本。

美国海外投资很大一部分在欧洲,仅在英国就占有美国120亿美元国外投资额中的42%。

如1937年,美欧贸易额为22亿美元,而美国同亚洲的贸易额仅10.8亿美元。

后来,先欧后亚战略成为同盟国指导战争全过程的战略。

——摘编自尹翔《美国在二战参战前的准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制定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

(9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深受儒家重教思想浸染的盛宣怀,一生心怀经世之志,热衷于兴学育才。

他在洋务大员李鸿章扶掖下,开始投身洋务民用企业的创办与经营,参与赞画开创了我国第一家航运公司一轮船招商局,主持湖北煤铁开采事宜。

李鸿章指示盛宣怀等仿照福州船政学堂,在上海江南制造局内筹设艺馆学堂,培养轮船驾驶人才。

此后,盛宣怀主持设立各类学堂时,李鸿章都予以极大关注与支持。

从1860年代末至1905 年前后30余年间,盛宣怀主持创办或参与兴办各类新式学堂略计14 所,其中主持筹建的学堂有天津电报学堂等9所,参与筹建的有轮船招商局驾驶学堂1所,主管的有汉阳铁厂学堂等3 所,扩建的有北洋医学堂1所,捐助并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格致书院1所。

诚如民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家唐文治先生评价盛宣怀事功时所言:“当世论公政绩者,日轮船,日铁路,日邮电,而公实以学校作之根底,造就实业人才不遗余力。

”——摘编自欧七斤《盛宣怀与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盛宣怀投身新式教育的主要因素。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盛宣怀新式教育活动。

(8分)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韩非的思想。

材料中韩非认为人们愿意耕战,是因为耕战可以给他们带来富贵,因此,他主张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奖励耕战,使人们的行为受到统治者的操纵,为统治者富国强兵目的服务,A项正确,D项错误;重义轻利是儒家的义利观,B项错误;抑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故选A。

2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察举制。

材料中朝廷对荐举上来的孝廉进行复试,说明察举制具有明显的程式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注重选拔特殊人才,A项错误;材料中复试内容“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说明此时察举制开始注重真才实学,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公平公正,D项错误。

故选C。

2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经济。

材料中宋政府消费所需纺织品,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市场和买而来,这促进了家庭丝织产品流向市场转化为商品,从而提高了丝织品的商品率,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外贸易,A项错误;和买政策提高了丝织品的商品率,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