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39人口老龄化问题练习解析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39人口老龄化问题练习解析版.doc

高频考点 39 人口老龄化问题1.(2019 ·临沂高三调研) 为了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个孩子,与此现象关系不大的是 ()A.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B.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C.部分 70 后父母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D.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2019 ·临沂高三调研) 读“ 2010~ 2040 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 含预测 ) 图”,完成下题。

2. 据图推断,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城镇的差异逐步缩小B.农村人口养老负担加重,促使了农村人口出生率的提高C.2040 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D.2010 ~ 2030 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小于农村(2019 ·吉林调研)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读图回答3~4 题。

3.2000 ~ 2010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A.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 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 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4. 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化会()A.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 至 64 岁 ) 人口数的比值。

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

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

读图,回答5~6 题。

5. 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6. 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推迟退休年龄②调整生育政策③输出国际劳工④提高消费水平A. 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④7. 下表为某区域1970 年至 2010 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人口机械增长率( 迁入多于迁出取正值,迁入少于迁出取负值) 变化情况。

2000 ~ 2010 年该区域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1970~1980 ~1990 ~2000~年份1980 年1990 年2000 年2010 年出生率 ( ‰)23 32 17 15死亡率 ( ‰)15 20 15 18机械增长率 ( ‰)- 15 - 8 3 13A. 人口老龄化严重B. 人口就业压力大C. 农村人口比重大D. 国际人口迁移量大(2018 ·深圳中学月考) 人口年龄中位数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2015 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7 岁,即一半的中国人年龄小于37 岁,而另一半则大于37 岁。

比较而言,这一数字似乎比日本的46.5 岁、德国的46.2 岁等要年轻不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中国更严重。

联合国人口预测显示到2050 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高达49.6 岁,接近日本53.3 岁的水平,而瑞典、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依然为 40 岁出头。

据此完成8~ 9 题。

8. 与 2015 年比较, 2050 年下列各国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大的是()A. 日本B. 德国C.韩国D.中国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中位数主要取决于老年人数量B.鼓励生育可以降低年龄的中位数C.人口迁移一定能降低年龄中位数D.发展中国家年龄中位数始终最低(2018 ·西宁月考) 读下图,完成10~ 11 题。

10. 与 2005 年相比, 2050 年退休者人数上升比重最大的是()A. 印度尼西亚B. 日本C. 韩国D. 新加坡11. 针对每百名成年劳动者中退休人数比重过大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①适度延长退休年龄②完善社保体系③开放移民政策④开放生育政策A. ①②B. ③④C.①③D.②④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图,完成12~ 13 题。

12.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13.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25 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A.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B.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C.减少老年人口数量D.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对我国人口政策进行了微调,主要是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材料二2010 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全国65岁及以上老人共 1.19 亿,占总人口的8.87%。

上海市2013 年户籍人口1426.9 万人中,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245.3 万人。

估计到 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4.5 亿。

材料三某地区人口金字塔图。

(1)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调整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2)比较分析我国与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差异。

(3)图中所示地区的人口金字塔图有何特征?(4)分析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给上海带来的主要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15.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中所反映的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特点,并简要说明其经济影响。

答案精析1.B[ “全面二孩”政策后,由于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影响许多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打算;部分 70 后父母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也影响许多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打算;经济的发展,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不高,对子女依赖程度高。

]2.D[ 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逐步增大;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农村的人口出生率不会提高;2040 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能确定是不是最大;2010~2030 年,农村老龄化较城镇老龄化增速高出(11.7% -4.7%) = 7%,农村老龄化增速明显高于城镇老龄化增速。

]3.A4.B [ 第 3 题,读图可知,我国 2010 年人口老龄化程度与2000 年相比,总体呈升高趋势,东部上升明显,西部地区上升不明显,东西差异扩大;北部地区升高,南方地区略有下降,故 A 正确。

第 4 题,读图可知,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是由于大量外来年轻劳动力迁入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降低,青壮年的社会负担减轻;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升幅降低;人口老龄化升高,会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而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故选B。

]5.D6.A [ 第 5 题,据图可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先下降、后停滞, A 错;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停滞, B 错;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因素之一, C 错;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增加社会负担,进而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D 正确。

第 6 题,日本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相对缺乏,所以推迟退休年龄和调整生育政策可以减缓劳动力缺乏的程度, A 正确。

]7.A [ 根据表中数据,2000 ~ 2010 年该区域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机械增长率由原来以迁出为主,到以迁入为主,人口就业压力大不是主要的人口问题,农村人口比重大和国际人口迁移量大从此表中不能得出。

]8.D 9.B [ 第 8 题,与 2015 年比较, 2050 年中国年龄中位数增加了12.6 岁,日本增加了6.8 岁,欧美发达国家增加岁数比较小,选择D。

第9题,鼓励生育可以增加青少年儿童比重,从而降低年龄中位数。

]10.C 11.A [ 第 10 题,读图可知,韩国2005 年每百名成年劳动者中退休者占10%,2050 年增加到约65%,增幅最大。

第11 题,针对每百名成年劳动者中退休人数比重过大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适度延长退休年龄和完善社保体系。

]12.A 13.B [ 第 12 题,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大,“城乡倒置”现象明显,主要是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迁移到城市就业。

第13 题,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到2025 年, 0~ 10 岁年龄段人口数量增加,会带动早期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影响:在短时间内将出现一次生育高峰,从长期来说,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有积极意义。

(2) 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处于7%和 10%之间,已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上海市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10%,已处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阶段。

(3)塔形下端少儿人口和塔尖老年人口呈明显缩减趋势;塔腰成年人口向外扩张。

(4)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等。

措施: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生育;适当引进上海急需的人才,从而提高青壮年人口比重等。

15.特点: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迅速,比重不断提高。

影响:劳动力供给不足,社保支出增大,社会养老负担不断增大,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60 岁以上的人口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说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迅速,比重不断提高。

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重,从而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社保支出增大,社会养老负担不断增大,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