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主要经济林树种

云南主要经济林树种

云南主要经济林树种(1)核桃
云南核桃因其产品质量高,产量大,
不仅在省内是名符其实的第一经济林
果,在全国核桃产量的排名中也列第
一位。

全省124个县,海拔700- 2900
米有其分布。

比较适宜的海拔范围是
1800-2200米。

年产量在300万公斤左
右的核桃主产县是漾濞、凤庆、永平、
云龙、昌宁、大姚;年产100万公斤
以上的县(市)有楚雄、南华、南涧、
巍山、景东、新平、宾川、洱源、华
宁、会泽、丽江等
(2)板栗
云南板栗种植历史悠久,已在全省广
为分布,122个县都可找到。

中心产区
在滇中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
州(市),是云南排名第二的干果。

云南早板栗成熟于7月下旬至8月中
旬,较国内其它板栗产区早1~2个月,
可提前占领市场。

虽然产量在全国只
排在第11位,但由于坚果色泽好、含
糖量高、风味香甜、肉质细糯,仍受
到国内外客商欢迎。

每年约有50万公
斤分散加工成糖炒板栗在省内销售,
经济效益很好。

但生产各类栗子罐头、
饮料的企业多因亏损而停产,究其原
因,主要是栗果价高,贮藏、保鲜技
术还不过关。

(3)八角
我国栽培八角约有2000年历史,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的90%以上。

主产区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南亚热带海拔500-1600米的湿润山地,适生范围相对有限。

但云南的适生区面积广阔,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仅次于广西,在国内排名第二。

省内主产区为文山州,近年来,屏边、河口、新平、腾冲、盈江等县也开始成片种植。

是云南排名第三的经济林树种。

经烤制的
八角干果及从叶和果皮中提取的八角
油(茴油),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大宗
土特产品。

云南富宁县的八角早已为
国内外客商广泛认同,主要销往东北、
华北、西北各省;国外主要销往日本、
韩国及部分欧洲国家。

富宁已成为云
南八角销售重要的集散地。

由于八角
初产品十分畅销,价格居高不下,目
前省内还没有较大规模的八角深加工
企业。

(4)果梅
云南果梅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
富,地理分布广。

但长期以来,梅果
作为野果不被人们重视,处于野生或
半野生状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
着果梅市场价格回升,云南果梅的需
求量大增,经筛选认定的丽江照水梅、
大理盐梅等优良品种已逐步普及推广
种植。

形成了以丽江市和大理州为中
心产区的云南果梅种植基地。

云南果
梅鲜果的加工基地主要集中在丽江
市、大理州和保山市等地区,其中丽
江、大理区域的果梅加工由于起步较
早,已初具规模,共拥有20余个果梅
加工厂家,个体梅胚加工户达千余户,
产品多达数十种。

仅丽江、大理周边
区域,2002年即加工果梅2.1万吨。

随着丽江、大理“品牌”的升温,果
梅产业将会取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
益。

(5)云南皂荚
是皂荚属中唯一能食用种子外胚乳的植物种。

其外胚乳俗称皂角米,为传统的宴会甜食佳品和营养保健食品。

皂荚壳含活性三萜皂甙,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

现已有厂家将皂荚开发用于洗涤、洗发产品中。

滇皂荚以德宏州梁河县及保山地区的腾冲县民间栽植
历史最长,目前开始规模种植,但产
品开发还仅限于皂角米的利用,尚未
形成产业。

(6)棕榈
属亚热带树种,在云南除高寒山区外,
海拔800-2500米的广大地区均有分
布。

棕榈主产品棕片,全省年产量约1
万吨,位居全国之最。

但大多零星种
植和采收,商品率很低。

目前在红河
州红河县已开始规模种植,产业中心
正逐步形成。

全县有棕片初加工企业
100余家,其中红河县棕麻制品厂具有
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实力,生产多种家
庭生活用品。

拳头产品为红河迤萨天
然山棕床垫,年产量2万余床,远销
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北京等地,
是红河县今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
一。

(7)花椒
在云南以海拔1800-2700米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岩溶地区生长较好,椒果质
量和单产较高。

省内主产区为昭通市。

较好的栽培品种有大红袍、青椒等。

云南花椒的质量和产量在全国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其分布面广,容易种植,产品销售前景好,在局部地区仍是重
要的经济林造林树种。

(8)银杏
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
物。

远在二迭纪云南即有分布。

银杏
喜温凉湿润的气候,垂直分布在云南可达2200m 以零星种植为主。

近年来,腾冲、富源、罗平等县开始规模种植,并对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目前尚未形成产业。

(9)青刺尖
野生青刺尖主要生长在滇西海拔2300至32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面积约3万亩左右,其果实油脂的应用在民间已有悠久的历史。

可在保健、美容护
肤、医药等领域开发应用。

目前已在丽江市成片人工种植,是高寒山区不可多得的特色经济林造林树种。

目前,云南丽江青刺果天然营养植物油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按公司+基地+农户
的模式建设原料基地。

已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建设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