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8-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8-苏少版


保罗·高更(Paul 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 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梵高的一生,充满世俗意义上 的“失败”。它名利皆空,情 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 与摧残。在生命最后的两年, 他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 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 崇高与辉煌。如果说梵高的奇 迹,是天才加上精神病;那么, 梵高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他无 与伦比的艺术和为艺术而殉道 的伟大的一生。真正的伟大的 艺术,都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 生命。
凡·高仿米勒《播种者》创作的其他作品
考考你的想象力:凡·高临摹 米勒的作品只是在复制、模仿吗? 为什么?
凡·高把播种 者视为撒播黄金 色的上帝,把太 阳的金画得逼人 神往,而紫罗兰 色的泥土虽然平 凡,却寓于到诗 一样的笔墨水中 呈现一种富丽。
日本浮世绘的构图
变体画:画家对同一画题,用几种不同的构图、表现方 式加以处理,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 有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工 具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和内容上的一点改变。
苏少版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七年级下册
在临摹中感受
米勒 法国 作品描绘农民生活为主 巴比松画派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 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 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作品受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影响。
这位易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 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 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 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 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 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 己”。这份执念带他走向了 末路,却也为我们留下了宝 贵的艺术财富。
考考你的眼力:这两幅作品你知道分 别出自哪两位画家之手吗?这两幅画之 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一步》 左图: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右图:凡·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法国画家德加多次去意大利临摹文艺复兴时期 的绘画;
在卢浮宫及其他博物馆内,都收藏着鲁本斯、 毕加索等大师的临摹作品;
让我们沿着前辈大师的影子,去感受不一样的 临摹……
L/O/G/O
在临摹中感受
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技法或风格。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播种者形象?从绘画风 格和表现技法上看两位大师作品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在哪里?
作者:米勒 材质:油彩·画布 101cmX82.5cm
作者:凡·高 材质:铅笔,墨水,布纹纸 48 x 36.8 cm
米勒《酣睡的收割者全家》
考考你的创新能力(一):
凡·高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 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凡·高《午休》
考考你的创新能力(二): 毕加索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
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米勒《酣睡的收割者全家》
毕加索《午休》
看,德加笔下动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舞蹈演员!
德加作品《系鞋带的舞女》
三庭五眼是什么?
找同学上讲台,观察人体比例 用 铅 笔 测 量 人 体 比 例
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是为了——学习观察方法 《舞女》德加(法国)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 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 腿四、足一头。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每天坚持绘画。随 身携带一本写生簿,它 将提醒你经常进行绘画。 把任何事物画下来,在 某种程度上,艺术就像 运动:如果你不练习, 视觉形象感很快就会放 松和变形。你每天进行 写生画的目的不是创造 完整的画作,就像慢跑 的目的不是为了到哪儿 去一样。你必须在不过 于关心练习的成果的情 况下锻炼你的视觉。在 你进行每日的绘画练习 时,期望的目标应该是 更深入地观察事物。
线条造型,构 图要适中,把 握人物比例, 抓住重心线和 动态线。
临摹德加作品《系鞋带的舞女》
用炭笔铺上明 暗调子,根据 光线需要不断 调整。
用白色粉笔结 合个人风格增 加画面对比度, 增强质感。
素描纸、圆珠笔
牛皮纸、彩色铅笔
用大师的语言创作:临摹 大师的作品,结合自己的 理解,对原画进行某种程 度的改变(构图、色彩、 造型、角度等方面),加 入更多的自我表现,画出 你们的风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