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外部效应理论
P DD dd P0 P2 P1 E1 A E0
SS
○
Qp
Q1
Q0
Q
图中三角形E1AE0,就是社会效率的损失。
上一页 下一页
准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 为了降低或消除准公共物品供给中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就需要 政府进行干预,或者由政府进行供给。实际上,就是降低和消除上图 中三角形E1AE0的面积。
P A E0 F SS SS/
上一页 下一页
(2)政府是土地的主人 政府是土地的主人意味着:农民要开垦土地必须向政府付钱。 对政府:只要农民所付的钱大于水土流失所导致的损失,就愿意。 对农民:只要所支付的钱小于其开垦所带来的收入。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谈判空间也同样在产量Q*和Q1之间。
问题:没有资源(财产、资产)的人会怎样?
3、社会制裁 社会制裁实际上反映的是道德的作用。但社会制裁往往显得比较软 弱。 (二)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1、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主要着眼于对私人边际效益或边际成本的 调整。其思路为: 当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 或厂商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即考虑实际的社会边际效益或 成本时,就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部化。也就是将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进 行定价。
E1
P0 C G
D
DD dd
○
Q1
Q0
Q2
Q
但是,如果免费提供准公共物品,也会导致过渡消费,从而造成社 会福利的损失,损失部分就是该图中三角形E0CD(E0FD)的面积(与三 角形CDG面积相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
正的外部效应是效益外部化,使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供给量小于帕 累托最优供给量。而当成本外部化时,就会导致负的外部效应,使产品 的实际供给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供给量。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6、生产活动产生的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某厂商因别的厂商的生产活动而受益。如养蜂者接近苹果园。 7、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某厂商的生产活动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损失。如厂商造成的污染。 8、生产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某厂商的生产活动给其他厂商带来损失。如湖边的纺织厂给养鱼者 带来损失。
返 回 下一页
(三)外部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
1、消费活动产生的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指某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收益。如A的邻居B拥有 一个美丽的花园,A也会因此而受到该花园的效益。 2、消费活动产生的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指某厂商因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益。如购买者偏好的变化 增加了对厂商产品的需求。 3、消费活动产生的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指某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如A嫉妒B的较高 的生活水平,他会因此而遭受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4、消费活动产生的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指某厂商因某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损。如购买者偏好的变化 减少了对厂商产品的需求。 5、生产活动产生的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某人或家庭因某厂商的生产活动而受益。如由于采用新的技术,使 得企业在追求例如最大化的同时,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质量更好的产品, 消费者就会因此而受到正的外部效应。
正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
负的外部效应
可能是由生产或消 费导致的,也可能 是由生产和消费共 同导致的
公共资源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四)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外部效应导致价格不能反映真实的成本和收益,从而会使资源 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效率准则所要求的最佳状态。 1、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 正的外部效应是指一种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反映其所带来的社 会边际收益。以教育(准公共物品)为例。
上一页
下一页
4、公共管制 公共管制就是通过行政和技术的手段来达到控制产量(或消费量) 的目的。 5、法律措施 法律措施是政府重要的手段,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来界定和保护产权 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外部效应的现象产生。
上一页
下一页
案例分析: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D和S,其交点U的均衡价 格和人次为25元和10万人次。但社会需求是12万人次,因此,10万人次 是无效率的。因此需要进行矫正。
P E0 A SS社会成本
PO
P1
E1
ss(生产者供给曲 线)
MEC(边际外部成本)
DD ○ QO Q1 Q
图中三角形E0AE1就是由于过渡供给而导致的社会福利的损失,也 可以说是社会边际收益不足以补偿社会边际成本。
上一页 下一页
负的外部效应有三种情况:不变、递增和递减。 3、公共资源与资源配置效率 以公共草地放牧为例。
返 回
下一页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例 由于农民的过渡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治理的 过程,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农民交易的过程。还是 用成本、收益的方法来分析。
美元
a
b
d c
MSC=MPC+MD
MPC(个人边际成本) MD(水土流失的外部损失)
○
Q* Q1
MB
年产量Q
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农民是土地的主人,二是政府是土地的主人。
P
P0
E0
E1
SS+T
P1
SS DD DD/
○
Q0
Q1
Q
用矫正性税收使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一致。
上一页 下一页
3、正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用矫正性财政补贴使私人边际利益与社会边际利益一致。
P dd
DD E0
SS
SS-T E1
○
Q1
Q0
Q
矫正性财政补贴实际上也是通过调节供给和需求,来达到控制产量 (或消费量)的目的。
疫苗接种量(万人次)
当供给曲线为S时,市场均衡点为A,而具有效率的产量在F点。当供给曲线为 S/时,市场和社会的边际收益相等,MEB=0。也就是说,当边际外部效应递 减时,市场机制可以达到最佳效率。
上一页 返 回
本章问题
1、外部效应含义及其分类 2、外部效应内部化的实质 3、科斯定理 4、用图说明正的外部效应纠正的工作过程 5、用图说明负的外部效应纠正的工作过程 6、画图说明“水土流失治理案例”
价 格 、 效 益 和 成 本 ( 元 ) S=MSC
45
30 25 10
Z V U H DD=MSB =MEB+MPB(边际社会收益) D=MPB(边际个人收益) 0 10 12 疫苗接种量(万人次)
图中的V点,MSC=MSB,接种人数从10万人次增加到12万人次,社会获得 UVZ面积大小的净收益,价格从25元下降到10元,其中政府补贴的钱为20 元,市场均衡点为H。
边 际 收 益
SR
AR
MC
○
f*
f
羊群数
图中AR为每只羊的平均产肉量,MC为增加一只羊的边际成本,SR为 羊的边际社会收益。f为牧民根据自己的成本收益确定产量, f*社会角 度确定的羊的产量。 f > f* 表明私人市场机制下对公共资源的过渡利 用和效率损失。
上一页 外部效应的纠正 私人部门克服外部效应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体化 是指通过扩大企业的规模,将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内部化 ,来解 决外部效应的问题。如苹果园的主人同时经营养蜂业务。但必须在苹果 园足够大,使所有的蜂都在苹果园内才能实现。 2、产权与科斯定理 产权通常是指某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自由转让权等。 科斯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科斯定理): 外部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当而引起的,所 以只需要界定并保护产权,而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科斯定理的论点就是:只要产权明确界定并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 就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效果,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 结果的不同。
上一页
下一页
(1)农民是土地的主人 农民是土地的主人,意味着农民有开垦荒地的权利,从而可以从开 垦中获得收入。因此, 对农民:只要政府支付的钱大于农民开垦的收入,农民就可能放 弃开垦。即:政府的钱>农民的边际净收入=(MB-MPC) 对政府:只要政府支付的钱(治里水土流失的损失,图中MSC与 MPC之间的距离)小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损失,政府就愿意付款。即 政府所支付的钱<水土流失的边际损害=MD。 当产量为Q1时: MB-MPC=0;而MD (即MSC与MPC之间的距离) >0 。 当产量为Q*时: MSC与MB(在这里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个人收益相等)相等,社 会净损失为零。 在Q*左边:政府所付的钱都大于MD 在Q*右边:政府所付的钱都小于MD,但大于农民的边际收入。 所以,政府只愿意补偿农民将产量从Q1减少到Q*时其个人的损失。 图中三角形abc就是政府和农民谈判时的空间。
第四章 外部效应理论
一、外部效应概论 二、外部效应的纠正 本章问题
一、外部效应概论
(一)外部效应的定义 外部效应: 就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厂商,却没有 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市 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二)外部效应的分类 1、正的外部效应 也称之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是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 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2、负的外部效应 也称之为的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是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 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3、公共资源问题 公共资源的特征:希缺性和使用不受限止。 公共资源的外部效应是指多增加一个使用者(消费者)而给其他使 用者带来的外部成本。
上一页 下一页
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就是将外部边际成本加到私人的边际
成本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社会边际成本。 对正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就是将外部边际效益加到私人的边际 效益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社会边际收益。 内部化的具体措施大体上有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两类。 通过调节供给和需求,达到调控产量(或消费量)的目的。 2、负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