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压力控制回路分析
2019/11/1
24
8.7 液压卸荷回路
• 8.7.2 用溢流阀实现液压泵卸荷
• 当采用先导式溢流阀进行调压控制时,如果其压力控制 端直接回流,相当压力控制端压力为0,则先导式溢流阀 输出0压力,相当于卸荷。
2019/11/1
25
8.7 液压卸荷回路
• 8.7.3 用蓄能器实现液压泵卸荷 • 当液压系统使用蓄能器时,其储能方式接近于气动方式,
2019/11/1
18
8.8 液压增压回路
• 8.8.2 双作用增压回路
• 由于单作用增压回路是间歇性的单程供油,适合无进给 量或进给量非常小的高保压系统。当为要求相对有进给 量的高压力连续输出系统提供动力时,应选用如图所示 的双作用增压回路。
2019/11/1
19
8.6 气动增压回路
• 8.9.1用冲击气缸实现压力冲 击的控制
当储能结束时,应当让泵卸荷,此时蓄能器可以为系统 提供压力源。
2019/11/1
26
8.8 液压保压回路
• 在液压与气动系统中,经常要求相关执行机构在一定的 行程位置上保持一定的压力并处于停止运动或缓慢运行 状态,而保持的压力要求具有稳定性并采用保压回路实 现。
• 8.8.1 用蓄能器实现保压
2019/11/1
时间与管路长度形成的容积有关,管路越长需要延时的 时间越长。
2019/11/1
9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1 用减压阀实现单级减压 • 减压回路是指由定压减压阀构成的实现压力降低(减压)
与输出稳定(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回路。
• 一般减压阀最低调定压力应大于0.5 MPa,最高调定压力 至少应比主油路系统的供油压力低0.5 MPa 。
2019/11/1
31
8.9 液压平衡回路
• 8.9.2用液控单向阀实现垂直安装液压缸的平衡控制 • 在液压回路中,还可以用串接单向节流阀和液控单向阀
的方式实现背压平衡回路。如图所示为采用液控单向阀 的平衡回路,可以避免溜缸冲击问题的发生。
2019/11/1
32
8.9 液压平衡回路
• 8.9.3 用普通单向阀实现垂直安 装液压缸的平衡控制
27
8.8 液压保压回路
• 8.8.2 用辅助泵实现保压 • 液压系统保压方式除了采用蓄能器方式外,还可以采用
增加高压小排量的辅助泵(长期运转泵)来实现在主泵 卸荷时的保压,从而达到系统压力稳定的目的。
2019/11/1
28
8.8 液压保压回路
• 8.8.3 用单向阀实现保压
• 液压系统的保压方式,还可以选择用液控单向阀和电接 触式压力表的自动补油式保压回路,即利用电接触式压 力表的检测,当系统出现欠压时,则液压泵由卸荷状态 转为供压状态,实现自动保压。
2019/11/1
10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2 用减压阀实现多级减压 • 1、二级减压
• 多级减压回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分时接入不同设置参数 的溢流阀实现对先导式减压阀的压力控制,即用溢流阀 的压力控制先导式减压阀的压力,使系统有多个压力输 出。
2019/11/1
11
8.3 液压减压回路
2019/11/1
37
8.12 液压缸的推力及运动速度计算
• 8.12.1单出杆双作用液压缸的推力及速度计算 • 若液压缸无杆腔进油:
2019/11/1
38
8.12 液压缸的推力及运动速度计算
• 8.12.1单出杆双作用液压缸的推力及速度计算
• 速度的比(面积比)
2019/11/1
39
8.12 液压缸的推力及运动速度计算
• 8.3.2 用减压阀实现多级减压 • 2、三级减压
2019/11/1
12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3 用一个减压阀实现单向减压
• 在液压系统中,经常要求执行元件 正反行程的工作压力不同,此时要 用减压阀与单向阀的并联实现单向 减压。
2019/11/1
13
8.3 液压减压回路
• 8.3.4 用两个减压阀实现双向减压
• 在液压回路中,最简单的背压平 衡回路就是采用串接节流阀和普 通单向阀的方式实现。如图所示 为采用普通节流阀和单向阀的液 压平台平衡回路,可以避免平台 下沉的溜缸冲击问题发生。
2019/11/1
33
8.10 液压缓冲回路
• 8.10.1 用缓冲液压缸实现缓冲 • 在液压系统中,为了防止活塞与端盖的撞击,专门设计了
2019/11/1
22
8.7 液压卸荷回路
• 8.7.1 用换向阀实现液压泵卸荷 • 1、用三位阀中位机能的卸荷回路 • 当三位阀的“M”、“H”、“K”型中位机能时,泵可通过
阀直接卸荷。
2019/11/1
23
8.7 液压卸荷回路
• 8.7.1用换向阀实现液压泵卸荷 • 2、二通阀的卸荷回路
• 采用此方法时卸荷回路必须使二位二通换向阀的流量与 泵的额定输出流量相匹配。这种方法的卸荷效果好,易 于实现自动控制,一般适用于液压泵的流量小于 6.3L/min的场合。
第8章 压力控制回路
2019/11/1
1
要点概述
• 压力控制回路是对液压与气动系统或系统某一部分的压 力进行控制的回路。包括调压、卸荷、保压、减压、增 压、平衡等多种回路。
• 压力控制回路是由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液压与气 动基础控制元件构成的,其阀的共同点是利用作用在阀 芯上的流体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实现压力平衡 与调整,从而达到压力稳定。
三级调压
二级调压
2019/11/1
4
8.1 液压调压回路
• 8.1.3 用两个溢流阀实现双向调压
• 当执行元件的正反行程需要不同的供油压力时,可以将 设置低压力值的溢流阀与设置高压力值的溢流阀并联, 从而使设置高压力值的溢流阀失去稳压能力。可以利用 不同时刻接入更低压力设置值的溢流阀,实现不同时刻 的压力输出。
• 8.12.2 双出杆双作用液压缸的推力及速度计算
2019/11/1
40
8.13 气动压力回路的特点
• 8.13.1 一次压力控制回路是系统安全压力回路 • 如图所示为一次压力控制回路。此回路用于控制系统的
压力,使之不超过规定的压力值。常用外控溢流阀1或用 电接点压力表2来控制空气压缩机的转、停,使贮气罐内 压力保持在规定范围内。采用溢流阀,结构简单,工作 可靠,但气量浪费大;采用电接点压力表对电动机及控 制系统要求较高,常用于对小型空压机的控制。
2019/11/1
15
8.4 气动减压回路
• 8.4.1 多级减压控制 • 在气动系统中,当需要执行元件有多个工作压力时,可
采用多个直动减压阀分时接入先导式减压阀的压力控制 端,即可实现对先导式减压阀分时输出不同压力的控制。
2019/11/1
16
8.4 气动减压回路
• 8.4.2 用减压阀实现高低压输出控制 • 在气动系统中,多压力分时输出回路,可采用多个减压
2019/11/1
35
8.11 气动缓冲回路
• 要获得气缸行程末端的缓冲,除采用带缓冲的气缸外, 特别在行程长、速度快、惯性大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采 用缓冲回路来满足气缸运动速度的要求。
• 8.11.1利用行程阀实现气缸的末端缓冲回路
2019/11/1
36
8.11 气动缓冲回路
• 8.11.2用节流阀和顺序阀实现气缸的末端缓冲回路
2019/11/1
43
• 本章主要通过对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液压 卸荷回路、液压保压回路、液压平衡回路、缓冲回路等 模块的实际应用,达到在性能、原理、选型、安装、调 试等方面对压力基础控制元件和压力基本控制回路的掌 握。
2019/11/1
2
8.1 液压调压回路
• 按照液压系统的实际要求将系统相关各压力调节控制到 各个分支回路工作所需要的不同等级压力。
• 在有些冲击力要求较大的场 合,如金属冲孔、铆接、锻 压、下料等方面,则应根据 冲击力瞬间释放的特点,选 择具有冲击释放效果的气缸 和相应的气动控制回路来实 现其冲击工作过程。如图所 示为用冲击气缸实现压力冲 击的控制回路。
2019/11/1
20
8.6 气动增压回路
• 8.9.2用串联气缸增加压力输出控制 • 当气缸的直径较小或系统的压力较低,但还需要气缸有
直接通过减压阀实现供气。
• 气源压力控制回路的后面,并联了一路减压阀的压力输 出,用两个不同压力的减压阀输出,可得到两路不同的 输出压力。在流量满足的条件下,利用减压阀可以并联 输出多路压力。
2019/11/1
8
8.2 气动调压回路
• 8.2.2 气源压力延时输出控制回路 • 对于长距离管路输出的压力源,由于其稳定压力的输出
• 8.1.1 用溢流阀实现单级调压
• 单级调压回路是指用一个溢流阀元件实现最简单的一个 等级的压力控制回路。
2019/11/1
3
8.1 液压调压回路
• 8.1.2 用先导式溢流阀实现多级调压 • 在液压系统中,随着工作过程的时段不同,对液压缸的
输出力大小的要求会有所改变,因此也就要求系统的压 力在不同时刻改变两次或三次或更多次。
缓冲液压缸。如图 为采用缓冲液压缸的缓冲回路,采用缓 冲液压缸后不会出现活塞和端盖硬碰硬的撞击损害问题。
2019/11/1
34
8.10 液压缓冲回路
• 8.10.2 用溢流阀实现缓冲 • 在液压回路中,为了防止在
换向或中位停止过程中产生 过大的惯性压力,可在液压 缸进出口的两端并联单向阀 和溢流阀的超压释放回路。
较大输出力时,此时可采用气缸串联的形式来增加气缸 活塞杆的输出力,以满足大输出力的要求。如图所示为 用串联气缸实现增加压力的输出控制回路。